唐月学;曾志;向大军
我科2004-01/2007-05收治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9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月学;曾志;向大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36例,分为早期药物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和再次介入治疗率或血管搭桥术,以及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显著降低,介入治疗组在心绞痛复发率、再住院率方面同药物保守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辅助药物流产时胎囊排出时间及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情况.方法:将186例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3例行五加生化胶囊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对照组93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观察两组胎囊排出时间、药物流产有效率及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胎囊排出时间对照组明显缩短,胎囊6 h内排出试验组占92.47%,对照组占69.89%,流产有效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96.77%,对照组有效率81.72%,流产后阴道出血量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辅助药物流产可缩短胎囊排出时间,提高药物流产有效率,减少流产后阴道出血量.
作者:芦金玲;诸雪峻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为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并正确处理,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对我院87例羊水过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2005年以来我科收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所患肺结核30例,对其延误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伟;史慧敏;李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生化检验中的参考值范围指的是正常人体的各种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参考值范围对于临床医生及患者判断各种检验测定结果是否正常以及观察治疗是否有效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刘文良;贺秋萍;姜永广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报道7例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不良反应,落实对症治疗护理.结果:钆喷酸葡胺对比剂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0.06%.结论: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安全性评介,及时处理.
作者:朱创英;苏筠洁;吴林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成人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较佳方式.方法:对2004/2007年656例成人包茎、包皮过长手术(随机分为环套组343例、环切组3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5±2)min和(32±6)min(P<0.01),环套术不需包扎,护理简单,但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环切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环切组.结论:成人包皮过长、包茎手术,仍然是传统的环切术较为稳妥.
作者:何光达;卢锦丽;张细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右胫骨畸形性骨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因右小腿畸形伴跛行多年于2007-08-06入院.患者14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隐痛不适,给予自行补钙及以关节炎处理,不见好转.12 a前始出现胫骨前侧缓慢增大,行走轻度跛行,以后逐渐发现右小腿向前外弯曲而隆起,跛行加重.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黄祖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能够阻断钾通道,延长复极,主要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房颤和室颤的发生.其半衰期为20~100 d,可以通过口服和静脉途径给药.但是长期应用胺碘酮可会出现多种器官的毒性反应.文献[1]报道胺碘酮连续使用1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4%,连续使用3a可达到94%.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防止重要器官的损害,现简要介绍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作者:杨少辉;乔志芬;乔艳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索改良胫骨近端前内侧小切口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内翻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高位骨侧切口截骨,截骨面植骨,根据术前测量选用相应的矫形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a,参照Coventry疗效评定标准,优26膝,良13膝,中2膝,差1膝,优良率92.8%.结论:改良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方法易于掌握,截骨部位愈合佳,疗效满意.
作者:韦竑宇;梁立;谭明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肿瘤误诊原因,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大一院(1995/2007年)24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资料,查阅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诊率70.8%,平均误诊时间(14.15±4.05)个月.早期易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导致误治.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低,易误诊,应提高认识,积极行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雪冬;李文雅;张林;许顺;韩立波;杜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男,65岁.因头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入院.血常规采血后用雅培CD-17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均正常,红细胞各参数结果如下:RBC2.88×1012/L,Hb 145 g/L,HCT 24.5%,MCV 85.0 fl,MCH 50.3pg,MCHC 592 g/L,血红蛋白与RBC、HCT结果严重不呈比例.经查阅医嘱及治疗记录,患者被禁食,每日输入静脉营养剂3%脂肪乳250 ml,抽血前曾输注过脂肪乳.
作者:沈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提高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运用领导技巧和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加强服务态度,定期考核,奖罚分明.结果: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无护理纠纷和投诉现象,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结论:护士长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小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妊娠合并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3岁,孕1产0,因停经40 d,阴道少量流血2 d,下腹部疼痛1 h来诊.
作者:宋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男,62岁.1998-03-15以腹股沟斜疝来我院住院治疗.无其他临床不适症状.且于当日做术前常规透视检查时,发现并点片;同时建议做CT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X线征象:右肺下叶外侧段见两个结节状阴影,轮廓清晰,边缘毛糙,密度中等,大小均约20 mm×18 mm,结节间部分融合,融合部经线约6 mm;余肺野清晰,肺门不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膈面光滑,心肋膈角锐利,心脏大小、形态正常.X线诊断:罕见右肺下叶双结节周围型肺癌.
作者:郭宝忱;曲桂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并4次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7岁.因反复发热6个月,剖腹探查术后伴肠瘘2个月于2008-01-06入院.6个月前出现发热(T 38 C左右,高39.2C),诊所诊断为感冒,抗炎对症治疗缓解,但反复发作.
作者:成正军;郑乃国;刘平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中心供氧装置的效果.方法:对中心供氧装置各部位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中心供氧装置消毒前后合格率明显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供氧装置管道复杂,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彻底消毒,才能减少由此引发的外源性感染.
作者:申瑶;郭兰君;王春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我院2005-10/2007-12对86例肺部结节性占位疾病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如下.
作者:李戈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廊坊市人民医院2000-12/2008-02分别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对患者进行检查,我们对两种操作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琴;王志刚;张文洪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