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萍;周玫;李泽卿;薛飞
对大网膜巨大转移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主因上腹疼痛1a,发现上腹肿物2个月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无黏液脓血便,无肉眼血尿等症状,身体较瘦.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局部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浅静脉驽张,上腹部压之不适,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上腹可触及一10cm×8.0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活动良好,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肝脾末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高生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例1:男,18岁.因咽痛、发热2 d就诊.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T 38.6℃,咽部充血、水肿,两侧扁桃体均Ⅱ度肿大,表面有较多脓点.心、肺、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示:RBC 4.6×1012/L,Hb 130 g/L,WBC 1.3×109/L,N0.76、L0.24,胸透正常.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青霉素过敏,红霉素类不能耐受,而用林可霉素静脉滴注.
作者:高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规范病案首页的书写,提高病案质量.方法:由病案科组织各临床科室对我院2007-07/2007-09的出院病案进行抽查.结果:2582份病案首页中有缺陷病案952份,占37%.结论:为提高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应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质量监控.
作者:赵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脾破裂为常见的腹部损伤[1],由于损伤程度不同,在治疗上亦不相同.我院1992-08/2007-08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斌;于子华;于铁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提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4例患者早期均误诊,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肠型过敏性紫癜1例,肠型过敏性紫癜1例,急性细菌性痢疾1例.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惟一方法.
作者:杨美菊;李文燕;朱红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Creutzfeldt-Jakob's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主因失眠头晕50 d,走路不稳、精神异常35d入院.主要表现为初期失眠、头晕伴呕吐、走路不稳继之精神异常,惊恐骂人,哭笑无常,并发热,阵发性头后仰肢体抽动,近1周进食差,小便失禁,尿色红.
作者:王丽;祝伟华;文蕾;李辉;夏艳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3-05/2006-05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治疗3~6个月后复诊,进行分析.结果:61%的子宫肌瘤患者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酬后肌瘤变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有使子宫肌瘤缩小的作用,可作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及术前用药.
作者:李玉兰;赵卫华;阿曼古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ALB水平.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RBP、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RBP、PA、ALB同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型差异(P<0.01).结论:血清RBP可作为判断急性肝损害的灵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作者:韩根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皮肤发黄7 d于2007-07-10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P 80次/min,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腹部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混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100 U/L,AST 1356 U/L,TB 198μmol/L,DB132.8.μmol/L.
作者:袁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笔者在近5a中经治奔豚病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26岁.因反复发作性烦躁、伴胸腹闷胀不适0.5a,复发0.5h就诊.
作者:吕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重症胰朱炎治疗体会探讨如下.1 空肠营养胰腺炎的患者需要抑制胰液分化,减少自身消化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和禁食,已经取得了临床工作者的共识,但胰腺炎禁食时间较长,仅靠静脉营养,又引来了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机体不利于战胜疾病,且肠道长期禁用,也会带来肠道菌群移位,加重肠源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女,13岁.因腰痛半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放射痛3 d于2007-10-26入院.入院前2个月曾出现发热,呈持续高热,体温达39℃.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7 d,高热缓解.入院前半月,开始出现腰痛,对症治疗无缓解,入院前3 d,腰痛加重,并伴有双下肢放射性疼痛.
作者:张洪征;张树雷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总结腮腺炎症与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对近6a来本院腮腺炎症与肿瘤互为误诊的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误诊,延误了治疗.结论:对腮腺肿块的诊断要充分利用针吸活检和CT的检查.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6a来收治的5例Dieulafoy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例为胃Dieulafoy病,1例为盲肠Dieulafoy病.3例病灶行楔形切除,1例行出血血管缝扎,1例行回肓部切除术,经1a随诊均无复发.结论:Dieulafoy病可发生于消化道各部位,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作者:高新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并4次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7岁.因反复发热6个月,剖腹探查术后伴肠瘘2个月于2008-01-06入院.6个月前出现发热(T 38 C左右,高39.2C),诊所诊断为感冒,抗炎对症治疗缓解,但反复发作.
作者:成正军;郑乃国;刘平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自2002-09-01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开始分布实施后,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复印或复制病历,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就病历复印或复制管理实践中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郑永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我院957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调查我院2007-11/2007-12出院病历957份,其中男509份,女448份,小年龄出生20min,大年龄92岁,平均46岁.平均住院时间10.4 d.
作者:缪淑霞;丛军兹;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妊娠合并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3岁,孕1产0,因停经40 d,阴道少量流血2 d,下腹部疼痛1 h来诊.
作者:宋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男,35岁.因声嘶、咽部异物感、渐进性吞咽不适3 a,活动时呼吸困难0.5 a.于2000-07-10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喉肿物为诊断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吸气性呼吸困难Ⅱ度,全身情况可,表浅淋巴结末触及.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喉面有一乒乓球大小肿物,表面溃烂,有灰白色坏死物附着,触之无痛,易出血.
作者:张宇;贾云志;马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将我院近3a来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8~67(平均53.5)岁.
作者:谭平;黄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