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韩根良

关键词:肝炎, 病毒性, 人/诊断,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分析, 前白蛋白/分析, 血清白蛋白/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ALB水平.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RBP、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RBP、PA、ALB同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型差异(P<0.01).结论:血清RBP可作为判断急性肝损害的灵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不孕并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分娩1例

    1 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5-10因月经量多2 a,发现肌瘤1 a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患者已婚6 a,未孕.2 a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未诊治.1 a前症状加重伴贫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服用宫瘤清等药物,无效.自诉无尿频、便秘、头晕、胸闷等症状.查体:T 36.5℃,P 90次/min,R19次/min,BP100/60mm Hg.贫血外观,心肺无著变,下腹触及包块、质硬、界清.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少量、黏膜苍白,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新生儿头大小、质硬、光滑、边界清.

    作者:刘海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误诊10例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肿物外观相似,极易误诊.结论:详细采集病史、重复检查、重视病理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谭爱荣;杨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对部队中、小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思考

    2008-01卫生部在北京42家医院启动了为期2 a的临床药师制度试点工作,要求医院根据床位数和医疗服务质量确定临床药师数量,并参与临床实践工作.这表明临床药学正逐步替代原来的药品制剂、供应、维护工作成为医院药学工作的新焦点.但对于大多数中小部队医院来说.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困难.探讨如下.

    作者:刘弘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误诊18例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X线钼靶照像误诊病例影像特点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钼靶X线误诊的病例18例.结果:18例中误诊为乳腺增生8例,误诊为良性占位7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误诊为炎症1例.结论:乳腺癌易误诊为乳腺增生及其他良性病变.提高对乳腺癌不典型影像表现的认识并密切结合临床是降低乳腺癌误诊的关键.

    作者:揣淑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超声漏诊Mirizzi综合征Ⅱ型1例分析

    对我院超声漏诊Mirizzi综合征(MS)Ⅱ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0岁.因15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持续性闷胀感,黄染伴低热入院.

    作者:石红;赵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前牙冠桥修复体并发龈炎32例(42牙)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前牙冠桥修复后引起牙龈炎的原因.方法:收集近5a前牙冠桥修复后并发牙龈炎的患者32例42颗牙,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悬突、粗糙性、粘固剂残留等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牙龈炎原因:32颗牙冠桥修复体存在修复缺陷,其次修复体边缘在龈沟内过深、粘固剂残留等.结论:前牙修复后引起龈炎的主要原因是修复缺陷,修复体边缘龈下过度延伸也不可忽视.

    作者:李瑰琦;姜传前;黎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的医院执业药师工作探讨

    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临床各科,做好门诊和病房处方以及领药单等调配发放工作.但随着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执业药师的工作涵盖面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医院执业药师的执业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慧娟;胡鹏飞;左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快速诱导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拟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或司可林用于小儿插管时的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快速诱导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作者:麦伟良;黄坚;顾彩洁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50例分析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状混合痔的价值及防治并发症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50例环状混合痔PPH治疗体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min,平均住院4.5d.术后发生尿潴留15例(10%),吻合口出血3例(2%),术后剧烈疼痛6例(4%),女性患者无1例发生直肠阴道瘘,无盆腔严重感染,150例患者均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结论:PPH可安全治疗环状混合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张雄杰;曾国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哌替啶治疗剂量致呼吸骤停1例

    1 病历摘要女,58岁.体重55 kg,2007-10-17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初发型心绞痛.因劳累后初发心前区闷痛10 min自然缓解入院,入院后15 min又发心前区闷痛.含服硝酸甘油10mg不缓解.BP 105/75mmHg,R20次/min,P89次/min,呼吸平稳,口唇不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音纯,节律规整,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不大,下肢不水肿.ECG示广泛前壁心肌供血不足,窦性心律.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占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外出务工人员肺结核延误诊治30例分析

    2005年以来我科收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所患肺结核30例,对其延误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伟;史慧敏;李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困难气道处理1例分析

    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气管插管的病例,我们应用七氟醚诱导插管喉罩联合纤支镜引导法成功实施困难气管插管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万福红;左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肺癌并皮肌炎误诊1例分析

    对肺癌并皮肌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9岁.因皮疹1个月,伴四肢乏力2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发现头额部皮肤瘙痒并有红斑,第2天累及颈、前胸、四肢.

    作者:徐红;徐征红;牟雪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药物对视力功能的影响

    对药物对视力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1 抗微生物药引起视功能障碍1.1 氯霉素 可引起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及视力障碍.一般成年人用1~2 g/d,连用1个月即可引起中毒性视神经炎[1].停用后部分患者可获改善,但亦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尤其是小儿更易发生.本品还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表皮松懈症,使眼睑粘连及产生过敏性结膜炎.

    作者:田琦;冯国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12例分析

    将我院近3a来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8~67(平均53.5)岁.

    作者:谭平;黄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Bcl-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Bcl-2蛋白,并评价其与AML患者临床特征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产物P170的关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中Bcl-2蛋白及P170表达.结果:AML中存在Bcl-2高水平表达,但复发的AML与初发AML 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初发AML中,Bcl-2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低于Bcl-2阴性组(P<0.01).Bcl-2的阳性与阴性组中P170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Bcl-2和P170间无相关表达(r<,s=0.171,P0.05),但Bcl-2/P170双阳性组化疗CR率显著低于双阴性组(P<0.01)或P170/Bcl-2单阳性组(P<0.05).结论:初发AML中Bcl-2蛋白高水平表达与化疗耐药有关;Bcl-2与P170联合表达患者化疗反应更差.

    作者:裘哲君;王健民;闻宏升;夏炎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颈椎损伤误诊45例分析

    我院2001/2007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颈椎损伤的患者共45例,早期均被误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冷玉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骨科医院道路交通群体伤救治中的医师组织管理

    目的:探讨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伤群体伤紧急救治中医师组织管理体系的具体运作模式.努力提高群体伤的救治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唐山市第二医院2004-06-01T00:00/2006-05-31T21:59止急诊科接诊的52起6.01名群体伤救治的病历资料,分析急救中救治体系的运作不足,提出完善的救治管理模式.结果:总体救治效果满意.结论:完善的医师组织管理体系是骨科医院急诊交通群体伤救治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保障.

    作者:张淑艳;张志燕;张雪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眼部感染1例分析

    蜡样芽胞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导致胃肠道感染,致眼部感染极其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秀丽;谭友军;贺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分析

    对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6岁.因发热1周、咳嗽咳痰1 d于2007-05-06入院.既往患者1岁开始易感冒后发热(具体温度不详),1~2次/月,后发热间歇期延长,1次/2月,每次持续1周左右,抗炎治疗后可好转.

    作者:廖洋;陈建斌;杨泽松;卢前微;葛群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