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对视力功能的影响

田琦;冯国旗

关键词:视觉障碍/化学诱导
摘要:对药物对视力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1 抗微生物药引起视功能障碍1.1 氯霉素 可引起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及视力障碍.一般成年人用1~2 g/d,连用1个月即可引起中毒性视神经炎[1].停用后部分患者可获改善,但亦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尤其是小儿更易发生.本品还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表皮松懈症,使眼睑粘连及产生过敏性结膜炎.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上肢断肢再植成功率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提高上肢断肢再植术后护理,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从2003-01/2006-1243例上肢断肢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再植成活42例.结论: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及时判断血管危象的发生是患肢成活的关键.

    作者:常宝波;葛季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院外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失败58例原因分析

    2006-01/2006-12我院收入院取环共有193例,其中58例有院外取环失败史,分析如下.

    作者:陈素文;由杨;南秀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不同麻醉用药、方法及麻醉效果.方法:11个月至8岁患儿329例,随机分为三组:氯胺酮组(Ⅰ组)、氯胺酮+地西泮组(Ⅱ组)和氯胺酮+地西泮+r-羟基丁酸钠(Ⅲ组),比较各组手术中呛咳,咽喉反射,下颌肌松弛,呼吸暂停,发绀,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氯胺酮+地西泮+r-羟基丁酸钠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地西泮组(P<0.01).结论:应用氯胺酮、地西泮和r-羟基丁酸钠实施复合麻醉,麻醉深度适宜,术中并发症少,是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国利;王昊;柴丽;康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右胫骨畸形性骨炎1例分析

    对右胫骨畸形性骨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因右小腿畸形伴跛行多年于2007-08-06入院.患者14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隐痛不适,给予自行补钙及以关节炎处理,不见好转.12 a前始出现胫骨前侧缓慢增大,行走轻度跛行,以后逐渐发现右小腿向前外弯曲而隆起,跛行加重.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黄祖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眼部感染1例分析

    蜡样芽胞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导致胃肠道感染,致眼部感染极其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秀丽;谭友军;贺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18例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本文简称亚甲炎)是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多样,很易误诊.现将亚甲炎误诊18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31例分析

    目的:探索改良胫骨近端前内侧小切口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内翻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高位骨侧切口截骨,截骨面植骨,根据术前测量选用相应的矫形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a,参照Coventry疗效评定标准,优26膝,良13膝,中2膝,差1膝,优良率92.8%.结论:改良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方法易于掌握,截骨部位愈合佳,疗效满意.

    作者:韦竑宇;梁立;谭明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宫颈妊娠误诊5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01/2007-12我院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诊误诊率100%,其中3例早期诊断明确保守治疗均取得成功,2例停经天数大于85d确诊保守治疗失败.结论:B超特别是彩色B超及β-HCG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明确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方碧梅;林凛然;许霄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双结节周围型肺癌1例

    1 病历摘要男,62岁.1998-03-15以腹股沟斜疝来我院住院治疗.无其他临床不适症状.且于当日做术前常规透视检查时,发现并点片;同时建议做CT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X线征象:右肺下叶外侧段见两个结节状阴影,轮廓清晰,边缘毛糙,密度中等,大小均约20 mm×18 mm,结节间部分融合,融合部经线约6 mm;余肺野清晰,肺门不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膈面光滑,心肋膈角锐利,心脏大小、形态正常.X线诊断:罕见右肺下叶双结节周围型肺癌.

    作者:郭宝忱;曲桂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原发性气管肿瘤误诊17例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肿瘤误诊原因,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大一院(1995/2007年)24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资料,查阅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诊率70.8%,平均误诊时间(14.15±4.05)个月.早期易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导致误治.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低,易误诊,应提高认识,积极行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雪冬;李文雅;张林;许顺;韩立波;杜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药物所致味觉功能障碍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味觉功能障碍摘要如下.1 卡托普利男,56岁.主因鼻出血0.5 h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6℃,P88次/min,R 18次/min,BP 220/180 mm Hg,面部潮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好.经降压、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病情趋于稳定,血压维持在150/95 mm Hg,给予口服卡托普利25 mg,3次/d.服药1周后味觉减退,继续服用2周后患者对酸、甜、苦、辣、咸均感淡而无味,逐渐味觉消失,但对冷热温度反应正常.查体:舌苔薄白,口腔、舌面无溃疡,舌乳头无肿胀,舌体运动灵活,伸舌居中,无歪斜.

    作者:江萍;周玫;李泽卿;薛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豚鼠气单胞菌被错误地鉴定为河流弧菌1例分析

    2007-11我们从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一株发酵葡萄糖且氧化酶阳性的菌株,用商品化鉴定试剂盒鉴定,结果被错误地鉴定为河流弧菌.

    作者:隋秀丽;王燕;宫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妥布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摘要女,30岁.因左腰部外伤伴疼痛1 d收住入院.查体:T37℃,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无明显叩击痛,尿常规示:RBC(+++),诊断为肾挫伤.处理:给予5%葡萄糖盐水500 ml,氨苄青霉素5.0 g,静滴,1次/d;5%葡萄糖液250 ml,止血敏3.0 g,静滴,1次/d;5%葡萄糖盐水500 ml,妥布霉素240 mg,静滴,1 d/次.

    作者:付春红;朱春季;朱秀凤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86例分析

    目的:观察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N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06/2007-07在我院放置IN IUD者86例均为前次置器有不良反应者,于月经干净后1~3d或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结果:经1 a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带器妊娠为0,自然脱环2例.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作者:关勇;李海玲;赵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泡状视网膜脱离误诊12例分析

    泡状视网膜脱离是继发于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的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可因病变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的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改变,因而易与其他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混淆,导致误诊,并采用不恰当的治疗,而延误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卢爱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生儿溶血误诊2例分析

    对我科收治的新生儿溶血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日龄.因皮肤黄染2d、拒乳4h收入院.第2胎,第2产,39+6周.出生第2天皮肤黄染,逐渐波及全身.

    作者:闫安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晚期产后出血3例分析

    对晚期产后出血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35岁,孕3产2.产后6d,阴道出血4d伴发热、腹痛2d,于2006-08-11由外院转入.2006-08-05在当地医院自然分娩,胎盘胎膜娩出不全,人工剥离困难,阴道出血较多,予输血200ml.4d前突然阴道出血增多约700ml,当地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

    作者:范爱霞;崔文;韩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误诊10例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肿物外观相似,极易误诊.结论:详细采集病史、重复检查、重视病理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谭爱荣;杨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的医院执业药师工作探讨

    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临床各科,做好门诊和病房处方以及领药单等调配发放工作.但随着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执业药师的工作涵盖面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医院执业药师的执业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慧娟;胡鹏飞;左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对58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确诊后,一律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正规治疗,于2~4周后,症状消失、咳嗽停止.结论: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对临床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及作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何亦龙;达素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