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漏诊Mirizzi综合征Ⅱ型1例分析

石红;赵宏

关键词:胆结石/超声检查, 误诊
摘要:对我院超声漏诊Mirizzi综合征(MS)Ⅱ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0岁.因15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持续性闷胀感,黄染伴低热入院.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误诊为脑血管病32例分析

    对我院1998/2006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误诊为脑血管病32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维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脑梗死1例分析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脑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 h于2007-11-06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及甲状腺疾病史.入院查体:T 36.5℃,P82次/min,R16次/min,BP 130/70mm Hg,神情,精神萎靡,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颈软,甲状腺Ⅰ度肿大,质地韧,无血管杂音,心率82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末引出,肺膜刺激征阴性.

    作者:王丹;王若平;申黎艳;李华;尚振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腮腺炎症与肿瘤误诊4例分析

    目的:总结腮腺炎症与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对近6a来本院腮腺炎症与肿瘤互为误诊的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误诊,延误了治疗.结论:对腮腺肿块的诊断要充分利用针吸活检和CT的检查.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药物所致味觉功能障碍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味觉功能障碍摘要如下.1 卡托普利男,56岁.主因鼻出血0.5 h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6℃,P88次/min,R 18次/min,BP 220/180 mm Hg,面部潮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好.经降压、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病情趋于稳定,血压维持在150/95 mm Hg,给予口服卡托普利25 mg,3次/d.服药1周后味觉减退,继续服用2周后患者对酸、甜、苦、辣、咸均感淡而无味,逐渐味觉消失,但对冷热温度反应正常.查体:舌苔薄白,口腔、舌面无溃疡,舌乳头无肿胀,舌体运动灵活,伸舌居中,无歪斜.

    作者:江萍;周玫;李泽卿;薛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病案首页书写缺陷评析及对策

    目的:规范病案首页的书写,提高病案质量.方法:由病案科组织各临床科室对我院2007-07/2007-09的出院病案进行抽查.结果:2582份病案首页中有缺陷病案952份,占37%.结论:为提高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应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质量监控.

    作者:赵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 Ⅰ级的早期妊娠需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单纯丙泊酚1.5~2 mg、kg静注;B组:先行盐酸丁卡因胶浆宫颈表麻后2 min,静注丙泊酚1 mg/kg.结果: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丙泊酚用药量少于A组,B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药量和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张志军;张明德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支气管肺炎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

    对急性支气管肺炎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4岁.因突发高热伴咳嗽2 d就诊.患者2 d前着凉后出现畏寒发热,逐渐加重,体温高时39.5 C,自服对乙酰氨基酚片2片后体温下降,症状好转.

    作者:崔婷;尹玉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对我院957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调查我院2007-11/2007-12出院病历957份,其中男509份,女448份,小年龄出生20min,大年龄92岁,平均46岁.平均住院时间10.4 d.

    作者:缪淑霞;丛军兹;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的医院执业药师工作探讨

    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临床各科,做好门诊和病房处方以及领药单等调配发放工作.但随着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执业药师的工作涵盖面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医院执业药师的执业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慧娟;胡鹏飞;左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奔豚病2例诊治分析

    笔者在近5a中经治奔豚病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26岁.因反复发作性烦躁、伴胸腹闷胀不适0.5a,复发0.5h就诊.

    作者:吕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关于生化检验中参考值范围设定的几点体会

    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生化检验中的参考值范围指的是正常人体的各种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参考值范围对于临床医生及患者判断各种检验测定结果是否正常以及观察治疗是否有效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刘文良;贺秋萍;姜永广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TCT筛查宫颈病变480例分析

    目的:评价TCT(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在妇科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02/2007-04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480例,对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TCT细胞学检查标本满意率95.9%,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9.58%.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符合率高.结论:TCT检查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在妇科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宫颈癌普查方法.

    作者:姜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21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误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全部病例均经过耳鼻喉科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后,继续抗感染治疗治愈.结论:医生对疑有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要耐心细致的询问异物吸入史,常规胸片和胸透结合诊断.对以呛咳、刺激性咳嗽为主症,或不能解释的慢性咳嗽、喘憋的患儿,即使否认异物吸入史,也应高度警惕支气管异物的可能.

    作者:张凤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肠间质瘤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

    对小肠间质瘤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7岁.主因突发右下腹痛伴畏寒、发热1d于2006-08-23急诊入院.此前患者无类似右下腹疼痛病史,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血便病史.

    作者:汪磊;王梦炎;蒋小春;周建平;吕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ALB水平.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RBP、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RBP、PA、ALB同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型差异(P<0.01).结论:血清RBP可作为判断急性肝损害的灵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作者:韩根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南阳医专附属医院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对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的102例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用药频度、细菌耐药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02例病历中,使用非限制抗菌药物的占21.6%,使用限制抗菌药物的占78.4%,超剂量用药的占85.3%,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3.7%.结论: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需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作者:卢立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钆喷酸葡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7例分析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报道7例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不良反应,落实对症治疗护理.结果:钆喷酸葡胺对比剂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0.06%.结论: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安全性评介,及时处理.

    作者:朱创英;苏筠洁;吴林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综合病房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目的:提高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运用领导技巧和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加强服务态度,定期考核,奖罚分明.结果: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无护理纠纷和投诉现象,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结论:护士长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小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例分析

    对2006-03我们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6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反复发作,咳嗽白天较轻,常在夜间或闻到刺激性气味时咳嗽加重,痰少,曾在个体诊所和乡卫生院多次治疗.

    作者:孙俊棋;徐赫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摘要男,4岁.因发热、咳嗽于2007-01-30到我院儿科就诊,两侧扁桃体肿大,T 38.9℃,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首先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 ml(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61105),加入10%葡萄精液100 ml静脉滴注约10 min后,患儿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眼角出现红斑,皮肤瘙痒.考虑为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静推氟美松2.5 mg,约3min后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再给予氟美松5 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 ml静脉滴注,约30min后,皮肤瘙痒、红斑消失.

    作者:李云峰;付晓翠;王光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