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元;彭永富;刘松青
治疗疫苗的研发为治疗慢性病提供了新的手段.与供健康人用的预防疫苗不同,它们的潜在用途是治疗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和神经变性疾病.其中,癌疫苗的研发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热点,现有 150多种癌疫苗正处于研发的不同阶段,其中有许多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并有 2种癌疫苗已被批准上市,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治疗黑素瘤、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癌疫苗研究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安富荣;曹惠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易达拉封注射液中易达拉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 Kromasil C18色谱柱上,以 0. 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甲醇( 45∶ 55)为流动相,流速为 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 242nm,外标法定量.结果:易达拉封在 1. 24~ 24. 8μ 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r=0. 9 999),平均回收率为 100. 3%( n=6),精密度为 0. 9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控制易达拉封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方法.
作者:郭涛;孙学惠;宋洪涛;高声传;安晔;李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药物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拓展医院药师的职能.方法:分析我国医疗机构 ADR监测工作开展的现状,介绍国外医院药师参与 ADR监测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我国医院药师参与 ADR监测工作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医疗机构加强 ADR监测工作刻不容缓,药师参与 ADR监测工作有其有利条件.结论:医院药师应将 ADR监测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己任.
作者:张抗怀;杨世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测定果糖 1, 6-二磷酸钠镁中镁的含量.方法:采用离子交换-乙二胺四乙酸滴定法.结果:用本方法测定样品,精密度和准确度均 <0. 52%( n=6);平均回收率为 99. 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 ,测定结果准确,能满足果糖 1, 6-二磷酸钠镁原料药含量测定的要求.
作者:潘黎军;王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促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医药领域内的应用.方法: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应用软件,分析医药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益处及应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帮助医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苏琳;冯国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正确判断生产、销售假劣药品行为的罪与非罪以及与其他有关犯罪行为的区别.方法:运用犯罪构成理论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应对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罪的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作具体分析;关键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上均为间接故意,客观上生产、销售假药罪为危险犯,生产、销售劣药罪为实害犯.
作者:陈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精神病是一种尚不明病因的疾病,需长期维持用药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长期用药存在副作用多、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通过改变剂型可有效发挥原药物的疗效,降低副作用,但目前上市的抗精神病药剂型单调,仅有片剂、注射剂、长效制剂等.随着药剂学的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抗精神病药的治疗作用,降低副作用,国内、外学者作了一些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宋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的一次性输液器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吸附作用.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不同厂家输液器对葛根素的吸附率均小于 2%,对葛根素的吸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不同厂家的输液器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吸附不会引起药物浓度的显著变化.
作者:邹素兰;钱爱而;王晓杰;董荩;蒋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展开剂为苯-丙酮( 9∶ 1);锯齿扫描,λ S=443nm,λ R=600nm.结果:菝葜皂苷元在 1. 028μ g~ 3. 624μ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 995),平均回收率为 100. 89%, RSD=3. 36%( n=5).稳定性与精密度良好.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作者:曾道元;黎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 2000年~ 2002年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西南 4省市医院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现状和趋势.方法:对西南 4省市 51家医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 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年~ 2002年共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13个品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 7 391、 9 342、 13 242万元,年平均增长 34.08%,用药金额上升主要是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的用量增加所致; DDDs 2001年、 2002年比 2000年平均减少 17.58%、 19.38%,主要是诺氟沙星的用量显著减少所致,但每年日平均用药金额无明显差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滴眼液、滴鼻液用量较大.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西南地区是一类应用普遍的抗菌药物,一些较新的品种如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用量正逐年迅速增长.
作者:夏培元;彭永富;刘松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弄清产区多元化对虫草药性品质的影响.方法:对不同产地虫草样本的甘露醇含量进行直接比较和相互变异率分析.结果:大宗药材川草、藏草、滇草以及泸草、灌草之间甘露醇含量的相互变异率为 0. 012~ 0.32,而各大宗药材内来自不同微生态环境的虫草样本之间甘露醇含量的相互变异率为 0. 037~ 1. 36.结论:虫草甘露醇含量受物种多样性和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超过了大的地域气候的影响.
作者:蔡仲军;尹定华;黄天福;陈仕江;李泉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胃乐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簿层色谱法对胶囊中浙贝母、元胡、厚朴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浙贝母、厚朴、元胡;盐酸小檗碱在 0. 1~ 1. 0μ g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 991),平均回收率为 97. 84%, RSD=2. 86%( n=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胃乐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新春;杨竞春;张孝增;王景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中国药房杂志社信息中心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吡嗪酰胺凝胶体外抗结核作用和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方法:手工法、仪器法分别测定吡嗪酰胺单体、吡嗪酰胺凝胶的小抑菌浓度( MIC)和小杀菌浓度( MBC)及家兔经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吡嗪酰胺凝胶对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 MIC值分别为 1mg/L、 1mg/L、 10mg/L, MBC值分别为 10mg/L、 10mg/L、 40mg/L;吡嗪酰胺凝胶与吡嗪酰胺单体 MIC、 MBC值无显著性差异;动物安全性试验阴性.结论:吡嗪酰胺凝胶具有与吡嗪酰胺单体相同的抗结核菌药效,卡波姆基质不影响吡嗪酰胺的抗菌活性;卡波姆基质吡嗪酰胺凝胶应用安全.
作者:冯端浩;李洪敏;林明贵;徐燕杰;史迎昌;刘蔚;刘洪尊;缑宇轩;高杉;王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氟罗沙星-替硝唑中空泡腾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 36型半合成脂肪酸酯作基质制备氟罗沙星-替硝唑中空泡腾栓;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氟罗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结果:氟罗沙星和替硝唑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72%、 99. 08%( n=5),精密度分别为 0. 95%、 1. 02%.结论:本方法设计合理,工艺可行.
作者:张雷;李欣;李中华;梁毅;陈涌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 清热剂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暑祛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热自内生的各型里热证.根据里热证症状和组方功效的不同,清热剂主要可分为 4种类型:
作者:张石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治疗人体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观察,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烧伤创面、肉芽创面和溃疡面进行随机自身对照观察.结果: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14. 08± 2. 47)天,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18. 35± 5. 14)天,分别较对照创面缩短 3. 09天和 3. 90天; rh-bFGF治疗浅Ⅱ度创面、慢性创面总有效率均为 100%,治疗深Ⅱ度创面总有效率为 95.24%.结论: rh-bFGF能够有效促进深Ⅱ度、浅Ⅱ度烧伤创面及慢性创面的愈合,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虎军;齐顺贞;杨建民;李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维生素 M的由来维生素 M又叫叶酸,顾名思义,是存在于蔬菜叶子中的一种有机酸,天然品存在于动物肝肾、酵母及绿叶蔬菜(如豆类、甘蓝、菠菜、洋葱、蕃茄、胡萝卜等)内,目前临床应用的为人工合成品.维生素 M属于维生素 B族类的物质,故又名维生素 BC,它是一种对人体红细胞发育成熟起辅助作用的水溶性维生素.
作者:孙定人;张石革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