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芹
目的 建立测定药材腊梅花中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结果 以芦丁峰面积的常用对数(Y)对进样量的常用对数(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1643977.49 X+34610.54,线性范围为0.00519~1.5570μg(r2=1.00),加样回收率为98.91%,RSD为1.5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腊梅花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玮;肖新月;吴秀清;姚强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喹硫平治疗,试验组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痴呆病理行为(BEHAVE-AD)评分、精神状况(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奥氮平均可用于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但奥氮平的短期疗效更好,临床价值更大.
作者:刘晓东;刘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促进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分别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给药时间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84.74%下降至28.27%,第2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由89.58下降至29.65;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得到了有效改进.
作者:安洪亮;葛俊;马宗强;程敏;时友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阳和膏3种双酯型生物碱限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25:15)及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 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分别在0.2148~2.1480μg,0.1968~1.9680μg,0.2040~2.04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4%,98.49%,94.93%,RSD分别为2.12%,2.51%,2.65%(n=6).结论 该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阳和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锦雄;罗嘉琪;翟文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剖析我国中药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对策及建议.方法 从立法、监管力度、质量标准体系、监管队伍素质、中药从业人员水平等方面阐述中药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结果与结论 通过完善中药法律监管体系,能够保证监管机构合法、有效地执法,从而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马韶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益口含漱液联合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蘸0.5%过氧化氢溶液湿棉球按牙齿、牙龈、颊部黏膜、舌的顺序进行擦洗,再使用益口含漱液进行口腔冲洗,4次/日;对照组仅采用益口含漱液口腔冲洗,4次/日.结果 观察组有14例(17.07%)发生了VAP,其中早发型5例(6.10%);对照组有25例(30.49%)发生了VAP,其中早发型13例(15.85%).两组间VAP总发生率和早发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口含漱液联合过氧化氢溶液为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消除口咽部致病菌,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张珍菊;陈红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1200张(干预前)及2016年1月至9月门诊处方900张(干预后),对干预前后的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医院门诊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6.67%和21.06%降至14.38%和19.06%,门诊处方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3.00%降至10.89%,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比率也由干预前的21.79%降至8.16%.结论 通过持续的处方点评和干预,处方质量可得到持续改进,从而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毕伟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柴胡配方颗粒中柴胡皂苷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柴胡皂苷a进样量在0.6604~6.60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88.216 X-6.057,r=0.99997,柴胡皂苷a的平均回收率为101.99%,RSD为1.91%(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缪希红;李晓燕;高君文;苏平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加拿大医院药学部门的药学服务模式等情况.方法 通过在加拿大McGill大学访学,实地参观当地药学中心,与当地医院药师进行交谈,并查阅相关资料.结果与结论 加拿大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以患者为中心、分工明确、贴近临床,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是世界各地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嵩;郤庆;吴婉静;李国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何首乌致肝损伤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至2015年有关何首乌饮片及其制剂所致肝损伤的病例,并结合检索、汇总中国知网中何首乌所致肝损伤的相关信息,分析何首乌产生肝损伤的特征和原因.结果 医院和中国知网共检出204例病例,导致肝损伤与性别、年龄、家族史关系不大,大多数患者是超剂量服用,201例经保肝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转归不明,2例死亡.结论 何首乌致肝损伤可能与其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和鞣质有关,患者服用剂量与时间长短也有一定关系,故应合理用药,同时监测肝功能指标.
作者:常乙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文献库中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药学宣教、处方分析与药学监护等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结果 现阶段,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药师在提供药学服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佳的药学服务方法.结论 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活动,可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刘雪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舒肝和胃丸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Zo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14:86)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06126~1.22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为1.6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提高舒肝和胃丸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王祯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行PFNA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者10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输血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硫酸亚铁片、当归补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指标分别为(118.6±8.4)g/L和(0.49±0.0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06.2±6.5)g/L和(0.4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7.6±6.5)分、(81.4±5.5)分、(84.5±5.1)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1.4±6.3)分、(75.3±5.3)分、(80.7±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各项指标也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可缓解患者的贫血表现,加速髋关节恢复的进程.
作者:吴兴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的发展策略.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内部环境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寻求其在医院的发展策略.结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优势-机会发展策略为认真贯彻执行行业规范与标准,充分发挥药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优势-威胁发展策略为加强沟通改善社会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认知度,通过规范化培训来降低职业风险;劣势-机会发展策略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科室凝聚力,以及争取合理收取调配费;劣势-威胁发展策略为积极推行药师下临床参与静脉用药治疗.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独特的优势,新形势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发展充满了机会,也有其劣势,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作者:邱妮娜;孙兆荣;武夏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氟哌啶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阴性和阳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血常规检测结果,临床疗效,锥体外系反应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2周PAN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4,8,12周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下降,淋巴细胞(LY)升高,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帕金森综合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3%和6.67%,优于对照组的73.33%和30.00%(P<0.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振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蒿甲虚热清颗粒中丹皮酚、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药材提取液作为黏合剂,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采用YMC-Pack ODS-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I.D.S-5μm,12 nm);柱温为35℃;流动相为甲醇(A)-水(B)-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 丹皮酚和葛根素进样量分别在0.418~1.464μg和0.608~2.1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不超过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4%~103.84%,98.98%~102.99%,RSD分别为1.93%,1.74%(n=6).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蒿甲虚热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远苹;余楚钦;杨怡;林华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儿童应用止咳药的合理性,特别是药物的品种选择和联合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处方评价方法,抽取2015年门诊、急诊儿童应用止咳药的处方9873张,对处方用药指标和用药适宜性进行分析和点评.结果 门诊、急诊儿童应用止咳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83例,占3.88%,不规范处方148张,不适宜处方227张,超常处方8张.结论 开展止咳药处方分析及用药适宜性点评,有利于促进止咳药的合理性,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马超;于凝;张树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炮天雄的质量,测定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差异.方法 色谱柱采用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结果 四川、湖北的炮天雄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高,毒性成分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则以四川、香港的为低.结论 不同产地的炮天雄受当地原药材的影响,更受炮制经验、工艺的影响,应尽快制订炮天雄相关标准.
作者:覃军;邓广海;陈艳红;龚又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评价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5月至12月(干预前)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3500张及2015年1月至12月(干预后)抗菌药物处方6000张进行点评.结果 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5.45%下降至13.95%;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从干预前的28.89%下降至18.87%;主要存在问题,如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占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11.47%下降至5.48%.结论 通过持续的处方点评、干预,质量持续改进,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曾美玲;王快;罗崇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医院门急诊头孢地尼应用情况,提高其合理应用水平.方法 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5年所有门急诊头孢地尼处方12290张,根据相关指南对其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并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头孢地尼不合理处方3637张,处方不合格率为29.59%,主要包括不适宜、无指征、超量等问题.结论 头孢地尼在医院临床应用不合理情况较普遍,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曹成;张茜;柴兰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