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张彦丽;崔晓燕;刘琳;刘云
目的 了解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合理用药系统(PASS),选取医院2016年7月至12月抗肿瘤辅助用药病历801份,对抗肿瘤辅助用药医嘱进行点评.结果 801份病历中,有240份存在不合理用药,合理率为70.04%;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剂选择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抗肿瘤辅助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医嘱点评合格率高的为斑蝥维生素B6注射液(98.36%),合格率低的为磷酸肌酸钠注射液(52.34%).结论 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用药干预及行政监督,以规范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秦颖;高柏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如咳嗽、气急)消退时间、肺部体征(如肺部罗音、喘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观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儿哮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如咳嗽、气急)消退时间、肺部体征(如肺部罗音、喘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改善肺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王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传统饮片剂型改革的新产物,具有综合性的比较优势,已是当前临床应用中较常用的剂型.该文通过分析和总结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的临床应用方法,以期为配方颗粒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葛少波;刘婕;张杰;施务务;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各24例.丙泊酚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过程进行丙泊酚腰硬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过程进行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镇静总有效率,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疼痛呻吟、烦躁不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麻醉前和手术开展0.5 h患者心率、镇静评分、脑电双频指数的差异.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镇静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丙泊酚组的75.00%(P<0.05);右美托咪定组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疼痛呻吟、烦躁不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镇静评分、脑电双频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开展0.5 h右美托咪定组各指标显著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镇静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巨长桥;刘德民;张琦;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促排卵治疗方法,研究组先实施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再给予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性激素水平,先兆流产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比常规组好(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性激素水平比常规组患者好(P<0.05);研究组先兆流产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降低先兆流产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佳权;马莉;赵婉馨;宫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酮替芬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5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酮替芬与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干湿性罗音、肺部喘鸣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和21.74%,差异显著(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鉴别荆防除湿茶的薄层色谱(TLC)法.方法 通过TLC法对荆防除湿茶中的荆芥和枳壳进行鉴别.结果 在荆防除湿茶中检出荆芥和枳壳,斑点明显,色谱带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温度、相对湿度对TLC鉴别的效果无明显影响,可用于荆防除湿茶的质量控制,但处方中其他成分的鉴别还需继续研究.
作者:周涓;杨瑜珍;陈华杏;刘廷利;彭镇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提高儿童普通感冒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PASS临床药学系统软件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的儿科门诊处方,每月500张,共6000张,对其中普通感冒用药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分析评价,针对突出问题制订并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分析评价干预前后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前,儿童普通感冒用药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抗感冒复方制剂使用率高、重复用药及不恰当联合用药;干预后,儿童普通感冒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元化药学教育及用药指导等药学干预,能提高医师对普通感冒合理用药的认知水平,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提高儿童普通感冒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唐捷;唐志立;龙云;苏强;李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玻璃酸钠注射辅助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MFx)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KOA患者9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交替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32例.低剂量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0 mg,中剂量组25 mg,高剂量组30 mg.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12%,96.88%,81.25%,中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治疗后7 d、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Lequesne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剂量组治疗后3个月Lequesne评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3组患者,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中剂量组治疗后3个月Lysholm评分下降幅度大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25 mg玻璃酸钠注射辅助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KOA近期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大川;胡春林;孙浩;黄淮;颜文;叶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发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均予胰岛素治疗,进行健康教育,比较患者行健康教育前后对胰岛素及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并评价其自我护理的能力状况.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和强化教育后,相比于实施健康教育前患者对胰岛素及注射操作知识的了解,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识别能力均有显著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具有提升对自身病情和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作用,进而强化患者的治疗意识,提升自我护理水平.
作者:郝广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简化调强放疗技术(s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sIMRT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吉非替尼靶向介导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时间(OS)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吉非替尼靶向介导联合s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生存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洪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医院收治的30例AIS患者给予rt-AP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溶栓后6 h,AIS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溶栓前的(21.32±2.64)分下降至(15.87±3.25)分;溶栓后24 h,NIHSS评分下降至(11.14±3.12)分;溶栓后7 d,NIHSS评分进一步下降至(6.45±4.35)分,下降均明显(P<0.05).治疗前、溶栓后6 h、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5 h时,96.67%(29/30)的AIS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均可生活自理.结论 在4.5 h的治疗时间窗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AI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光宁;利伟江;李金彩;陈伟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血塞通分散片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保持1 min,再以5℃/min升温至100℃,保持13 min,再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20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为240℃;检测器温度为30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5 mL/min.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 正己烷、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14~16.224,1.060~16.960,1.610~18.576,1.169~18.704,0.985~15.760,1.129~18.064μg/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6,0.9999,0.9999,0.9996,0.9994,0.9992(n=5);回收率均在97.14%~98.73%(n=9);理论板数均大于10000,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在2.0以上.结论 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检测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排除了辅料的干扰,可作为血塞通分散片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考察方法.
作者:李培;董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益康胶囊中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2:28),检测波长为208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23-乙酰泽泻醇B进样量在0.0221~0.5526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23-乙酰泽泻醇B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为0.30%(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益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立志;姜雪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的黄芩药材及炮制前后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及炮制品中黄芩苷含量,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通则项下方法检测灰分及浸出物含量.结果 来自不同产地的黄芩药材质量有一定差异,药材炮制前后黄芩苷、灰分、浸出物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黄芩苷含量、醇浸出物含量在炮制过程中,依次按黄芩药材、酒黄芩、焦黄芩、黄芩炭降低;在炮制过程中,灰分含量依次按黄芩药材、酒黄芩、焦黄芩、黄芩炭升高.结论 通过对不同产地黄芩药材及炮制品中相关检测指标的比较性研究,可为黄芩的质量研究、品质评价等提供参考.
作者:谭安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四黄定痛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化的提取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潘传波;郭剑华;郭亮;李卿;马善治;刘渝松;漆伟;刘才英;叶承莉;唐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益赛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赛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枕壁距、BASFI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胸廓扩张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ESR和CRP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略高于对照组(22.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赵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补肾养血颗粒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Gemini 5u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结果 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288~2.3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6.27%,RSD为1.20%(n=9).结论 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徐冲;刘霞;范智琴;杨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16年6月至8月金振口服液的处方应用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应用金振口服液提供参考.方法 从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全院含有金振口服液的处方357份,对处方中患儿的年龄分布、诊断、科室分布、联合用药及处方不合理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57份处方中,1+~3岁和3+~6岁患儿服用金振口服液比例较高,分别占36.41%和29.97%;支气管炎诊断占42.58%,肺炎诊断占39.50%;357份处方主要分布于儿科门诊、中医儿科、急诊儿科、住院病区,分别占48.46%,17.09%,25.77%,5.88%;单独用药的比例达36.69%,联用1种的比例达45.10%,联合用药处方中,主要是联合清热药(30.58%)、解表药(28.18%)、抗生素(23.71%);有64份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重复用药19份(29.69%),联合用药不适宜17份(26.56%),与适应证不符13份(20.31%).结论 该院金振口服液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与适应证不符等现象,应针对问题予以整改.
作者:何欣欣;姜英凤;石祥奎;姚丛月;苗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医院儿科应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集的抗菌药物ADR报告206份,统计并分析患儿的性别、年龄、涉及抗菌药物品种、给药方式、ADR发生的时间及ADR主要受累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结果 206例抗菌药物ADR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4:1;29 d至6岁患儿比例高(82.52%);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例数多(129例,62.62%);给药方式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为主(168例,81.55%);ADR的发生时间集中在1 h以内(161例,78.16%);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附件(131例,63.59%).结论 抗菌药物ADR与患儿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儿童ADR的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严重ADR.
作者:闫孝永;江春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