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师光永

关键词:CT, 精准微波消融, 奥沙利铂,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生存率,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联合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生存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TACE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以2016年12月31日或死亡为随访终点,比较两组患者1,2,3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补体C3及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08%,88.24%,82.35%,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35%,62.75%,49.02%;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6%,78.43%,60.78%,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71%,41.18%,25.49%.观察组患者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70.59%,肝包膜下少量出血发生率为1.96%;对照组的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72.55%,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联合奥沙利铂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肌酸钠对急性胎儿窘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静脉注射对因急性胎儿窘迫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诊断为急性胎儿窘迫需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剖宫产手术常规处理,对照组于麻醉前10 min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观察组于麻醉前10 min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0 g加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5 min和10 min Apgar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p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碳酸氢根离子(HCO3-)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静脉血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为(0.08±0.02)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0.88)μg/L(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因急性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前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可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胎儿缺血、缺氧及酸中毒状况,有利于新生儿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有利于预防新生儿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赖永娥;陈小强;杨成刚;欧有权;张朝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院2014年至2016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序号比(B/A)等情况.结果 医院抗抑郁药年销售总金额由2014年的859556.70元增长至2016年的1000897.40元;2015年和2016年总销售金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16%和2.90%;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米氮平销售金额在3年中均稳居前3,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增长率较快;DDC值2015年较2014年相对稳定,2016年较前2年明显下降;各年度抗抑郁药的B/A值与上年度比较均相对稳定,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多虑平和度洛西汀的B/A值趋近于1,B/A值超过1的品种有西酞普兰和舍曲林,多虑平、舍曲林和西酞普兰的DDC值均较低(2016年低于3元),度洛西汀DDC值高(约11元).结论 2014年至2016年,医院应用的抗抑郁药中,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再摄取抑制剂及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占主导地位,中成药前景可观.

    作者:郭彩娥;张玉英;乔泽国;杜文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穴位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输液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呕吐次数、尿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呕吐次数、尿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好、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会荣;陈秀菊;曹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对1例老年糖尿病并败血症抗菌药物选择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应如何进行药学监护以避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方法 从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性别,发生感染的前期判断,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使用时机方面监护用药情况.结果 患者在控制血糖、及时更换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糖尿病患者除了引起急、慢性并发症致残或致死外,更易患以泌尿道、肺部为主的感染,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导致肾盂肾炎和败血症.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原因可能为病原微生物、抗菌药物经验性选择及使用时机,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在恰当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抢救患者生命.

    作者:高羽;陈波;李根;梁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联合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生存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TACE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以2016年12月31日或死亡为随访终点,比较两组患者1,2,3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补体C3及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08%,88.24%,82.35%,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35%,62.75%,49.02%;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6%,78.43%,60.78%,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71%,41.18%,25.49%.观察组患者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70.59%,肝包膜下少量出血发生率为1.96%;对照组的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72.55%,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联合奥沙利铂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师光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罗帕酮治疗川崎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普罗帕酮治疗川崎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收治的川崎病合并心律失常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观察组患儿的心功能、C反应蛋白与肌钙蛋白等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结论 普罗帕酮治疗川崎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金凤;王淑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用抗菌肽RISE-AP12对放射治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加用抗菌肽RISE-AP12对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细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确诊的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菌肽RISE-AP1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时间为(18.87±8.66)min,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5.19±2.05)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1.84±10.12)min和(7.28±3.54)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抗菌肽RISE-AP12可有效改善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董颖韬;贾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香樟果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方法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其对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并比较固相微波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樟果中挥发性成分效果,并研究香樟果挥发性成分对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微波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和鉴定,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采用对照法研究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对神经细胞的活性.结果 2种方法提取的香樟果挥发性化学成分有差异.利用固相微波萃取从香樟果中分析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 β-侧柏烯(16.07%)、樟脑(14.31%)、3-蒈烯(13.70%)、桉叶油醇(11.53%)和莰烯(5.09%);利用水蒸气蒸馏从香樟果中分析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黄樟素(19.81%)、桉叶油醇(9.68%)和芳樟醇(5.88%).香樟果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能增强神经细胞活性.结论 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香樟果挥发油成分,主要成分差异较大,可根据目标产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同时,固相微波萃取法提取香樟果挥发性成分,集萃取、进样于一体,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对香樟果的质量控制有应用价值.

    作者:杨锦强;杨念云;于生;崔小兵;郭舒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培美曲塞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肺腺癌临床评价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进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B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进行化疗.结果 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45.71%,34.29%,80.00%,明显高于B组的26.47%,23.53%,50.00%,A组的进展率明显低于B组;A组和B组出现Ⅰ~Ⅳ级骨髓抑制的比率分别为47.06%和8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肺腺癌的有效率较高,但用于二线治疗时,患者可能会不耐受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周英文;周玉福;张莉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五味子乙素调控NF-κB通路对顺铂致HK-2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对顺铂致HK-2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及顺铂干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活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细胞形态明显改变;五味子乙素呈浓度依赖性地减轻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五味子乙素能显著抑制顺铂所致NF-κB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在细胞上清液中及mRNA表达的升高.结论 五味子乙素能通过调控NF-κB通路对抗顺铂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症损伤.

    作者:李佳;尹一子;简晓顺;林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妇科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同步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来医院复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为(68.3±2.16)IU/L,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为(16.3±4.21)IU/L,LH/FSH为1.6±0.52,体质量指数(BMI)为(24.7±3.3)kg/m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6±3.48)IU/L,(29.6±3.11)IU/L,2.8±0.21,(27.5±2.1)kg/m2,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臀比(W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好,能纠正患者体内LH和FSH水平,恢复月经节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竹罐疗法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98例,按诊疗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等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竹罐疗法,同时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31%(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7±2.1)d(t=10.0867,P<0.05).结论 药竹罐疗法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继红;代芳芳;丁哲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通贴膏结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骨通贴膏与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4例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3组,A组为骨通贴膏联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组(简称贴膏护具组),B组为免荷型膝关节护具组(简称护具组),C组为骨通贴膏组(简称贴膏组).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股四头肌肌力、双足四点负重d值(简称d值)、压痛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骨痹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共108例患者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各组股四头肌肌力、d值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压痛、VAS及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A组改善均优于B组及C组.自拟疗效评价标准显示,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2,P=0.012<0.05),进一步比较,A组和C组中位数有明显差异(χ2=-20.778,P=0.009<0.01),A组和B组、B组和C组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1,-8.347,P=0.227,0.699>0.05).结论 骨通贴膏结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可显著提高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斌;顾力军;李文华;唐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流程重组及差错防范研究

    目的 完善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流程,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为合理优化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工作流程改进前后和期间各类差错发生情况以及目前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结果 优化及新增工作流程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各项差错发生率呈逐季度下降趋势.结论 工作流程的改进优化,降低了差错率,为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助于较好地完成配置任务.在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的同时,对今后工作流程设置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正富;赵声定;刘绍飞;胡艳芬;胡国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间歇组和连续组,各1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间歇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歇推注法经鼻胃管推注力衡匀,连续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连续鼻胃管泵注.结果 治疗14 d后,间歇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和CD4+/CD8+均低于治疗前(P<0.05),CD8+高于治疗前(P<0.05);连续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CD3+,CD4+和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连续泵注的肠内营养方式,明显优于间歇推注力衡匀,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陈越芬;王迪麟;朱巧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芹菜素对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抗肿瘤药物的增敏作用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抗肿瘤药物的增敏作用.方法 选择鼠龄约5周A/J系小鼠140只,随机分成3组,第1组40只,第2组60只,第3组40只,每组均平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鼠龄6~7周时,在第1组中试验组、第2组经腹腔注射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酮(NKK)10 mg/kg,第1组中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2~3 d,第2组中试验组每日大剂量芹菜素灌胃;第3组给予NKK腹腔注射,给药第52~62周,试验组每日芹菜素大剂量灌胃;第2组中对照组、第3组中对照组小鼠分别以植物油大剂量灌胃.在试验第52周将第1组、第2组小鼠处死,63周第5 d将第3组小鼠处死;3组小鼠均被处死解剖切片观察,并利用奥沙利铂及博来霉素对肺癌切片进行处理.结果 第1组中试验组平均发现(1.35±0.22)个肺癌病灶,对照组未见癌性病灶;第2组中试验组仅2只小鼠偶见肺癌病灶,对照组发现(1.71±1.28)个癌性病灶;第3组中试验组发现(1.01±1.19)个癌性病灶,对照组发现(1.56±0.78)个癌性病灶.抑制率第1组为0,第2组为(94.32±0.27)%,第3组为(0.36±0.03)%;芹菜素与奥沙利铂及博来霉素联用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CI多小于1).结论 芹菜素对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抗肿瘤药物的增敏作用良好.

    作者:黄好武;黄欢文;姜一平;管丫仔;冯家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蛤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蛤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紫菀、前胡和五味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 建立的TLC法科学,专属性强;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946~9.4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12%,RSD为4.17%(n=7);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370~5.81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6.83%,RSD为3.08%(n=8).结论 建立的方法科学、简便、专属性较强,可有效控制复方蛤青胶囊的质量.

    作者:吴芳;杨燕子;樊宝娟;罗定强;戴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汤方联合罗红霉素及泼尼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汤方联合罗红霉素、泼尼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耳鼻喉科2016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红霉素+泼尼松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汤方辨证施治,疗程均为2周,观察期3周,对比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期内治疗组复发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质量浓度为(331.29±53.19)pg/mL,中耳积液内毒素质量浓度为(317.42±35.12)pg/mL,TNF-ɑ检出率为100.00%,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5.14±63.97)pg/mL,(388.13±53.64)pg/mL,67.50%(P<0.05).结论 自拟中药汤方联合罗红霉素及泼尼松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提高疗效,标本兼治,且能控制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谋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曲肽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奥曲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切除术患者65例,其中35例患者在术后应用奥曲肽作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在术后未应用奥曲肽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腹腔积液、腹腔引流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2,3,4天的引流量、引流总量和腹腔积液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可有效降低患者腹腔积液的发生率,并可减少术后腹腔引流量,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作者:孙建军;徐化恩;陈智颖;陈永峰;陈国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三级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目的 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医院2015年1月至6月和2016年1月至6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斜疝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指标.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两年同期(17.20%,14.53%)均在标准范围内;无指征用药率由58.14%升至61.90%,2016年1月至6月选用药物不合理率、用药时机不合理率、用药疗程不合理率分别为16.67%,7.14%,42.86%,分别低于上年同期的39.53%,30.23%,55.81%,无联合用药情况.结论 该院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符合国家的要求,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不合理现象有好转,但仍有待改善,建议院方进一步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覃柳凤;汪洋清;韦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