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 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姚亚宾;张志坚

关键词:脓毒症, 气阴两虚型, 参麦注射液, 胃肠功能,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各41例.分别于入住急救部当时、入住后3 d及7 d(D0,D3,D7)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D-乳酸(D-Lac)水平变化,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及血浆DAO,IFABP,D-La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逐渐下降,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在D3[(16.12±2.15)分比(18.65±2.17)分]、D7[(11.11±2.13)分比(14.33±2.87)分]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IFABP含量在D3[(55.11±6.24)ng/mL比(67.32±5.87)ng/mL]、D7[(9.37±6.45)ng/mL比(29.77±5.39)ng/mL]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7时的血浆DAO[(2.76±0.75)U/mL比(5.13±1.08)U/mL]、D-Lac[(1.10±0.75)mmol/L比(2.43±1.17)mmol/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中药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肠屏障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抗血小板用药监护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1例80岁高龄男性患者,因胸闷、胸痛不适加重合并消化道出血而入院,给予抗血小板、保护胃黏膜、稳定斑块、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室重构、利尿、活血通络等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包括抗栓治疗药物的调整、消化道出血及胃黏膜保护药物的合理应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与结论 根据监护结果及时有效地调整给药方案,并强化用药教育,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肖丹丹;董先红;余年喜;陶霞;陈万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合理调配方案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的合理调配方法,保证调配成品安全有效.方法 将盐酸丙帕他莫按体积比1:50稀释,分别配伍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以及与0.9%氯化钠注射液按体积比1:100稀释配伍,观察其配伍后的外观性状,检测pH、不溶性微粒及盐酸丙帕他莫含量变化.结果 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按照1:50体积比稀释配伍后,成品溶液在2 h内稳定性较好,盐酸丙帕他莫含量变化小,pH、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结论 临床应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的溶剂,配伍稀释体积比为1:50,且调配后应在短时间内尽快使用.

    作者:许红;李国春;伍伦玲;尹加珍;李欣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肝肾滋总多糖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肝肾滋总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肝肾滋总多糖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肝肾滋总多糖的佳工艺条件为,浸泡1 h,加10倍量水,回流2 h,提取2次.结论 该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用于肝肾滋总多糖的提取.

    作者:郑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行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与对照组(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各100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10 min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行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较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史春光;安慧霞;高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 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疗效.另取该院健康体检儿童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监测3组研究对象的Foxp3基因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Foxp3基因表达和Treg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正常组儿童(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oxp3基因表达与Treg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升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高患儿的Foxp3基因表达与Treg细胞比例,增强免疫力.

    作者:潘娜;崔亚琦;焦黎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对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患者行药学干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PA感染患者84例,依据初始给药方案有无优化(采用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少于3次/日)来确定是否进行干预,观察组(44例)为已经优化或接受干预患者,对照组(40例)为拒绝干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及病情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程、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好转例数及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恢复正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WBC和NEUT恢复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出现轻度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皮疹,及时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后均明显好转.结论 对PA感染患者进行给药方案干预,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菁;肖瑶;奉川程;周理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6年某院蔗糖铁注射液临床使用评价及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蔗糖铁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信息系统(HIS)2016年1月至12月所有使用蔗糖铁注射液的住院病例,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9例患者蔗糖铁注射液使用基本合理,其中不合理应用主要为贫血类型未明确诊断、用法用量不当及溶剂品种选择不适宜等情况.结论 医院临床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时,需强化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的监测,甄别贫血类型,对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方可使用该药.

    作者:倪寂;冯伟民;范赟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肿意膏外敷治疗颈淋巴结核4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肿意膏外敷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确诊为颈淋巴结核的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肿意膏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发热、乏力及颈部疼痛等症状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转手术率分别为2.50%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15.00%(P<0.05);观察组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细胞计数下降及局部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肿意膏外敷联合常规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较低,且并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何益平;钟骏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于专利地图的预警方法研究及启示

    目的 研究专利地图分析方法 对制药企业专利预警的作用.方法 选取晶型药物专利类型及抗心绞痛类药物专利地图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专利地图在专利风险预警中有直观作用,对其分析可为我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梁津毓;杨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鸢尾甲黄素A对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 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射干中鸢尾甲黄素A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性反应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鸢尾甲黄素A进行干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鸢尾甲黄素A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生成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6的含量.结果 鸢尾甲黄素A能明显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生成NO和IL-6,且作用强度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鸢尾甲黄素A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NO和IL-6的生成有关.

    作者:邹桂欣;孙小玲;王光函;尤献民;李国信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干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分别抽取医院2015年1月至6月(干预前)和2016年1月至6月(干预后)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各200份(剔除重症监护室和小儿内科病历),比较该类药物的使用率和人均费用等指标,并对其临床应用合理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疾病转归情况、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干预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疾病转归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使用率由12.67%降至7.75%,人均费用由307.94元降至178.60元,预防用药率由40.50%降至10.00%(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降低各项应用指标,干预效果显著,可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应用该类药物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王颖琳;赵泉;刘飞宇;霍雪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辅以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85.45%,与对照组的83.64%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溃疡面直径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院外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型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菌株486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52株,数量居第4位,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35.22%)、呼吸科(15.06%)和重症监护室(ICU,13.64%);经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与非多重耐药患者比较,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感染前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插管因素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天数超过7 d、机械通气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院内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呼吸科和ICU,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感染前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插管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使用抗生素天数超过7d、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袁红萍;张霞军;周文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的含量及溶出度

    目的 建立测定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比较2种片剂的含量及溶出度.方法 用HPLC法测定2种钠片中的左旋甲状腺素钠含量,并按照《中国药典》的测定方法测定2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的溶出度.色谱柱为Hyper sil B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600:400:1),检测波长为225 nm,流速为1.5 mL/min.结果 2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的含量占标示量的百分率分别为101.39%和99.32%;2种片剂溶出50%及63.2%所需的时间和m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LC法是测定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的有效方法,2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含量无明显差异,但溶出度差异明显.

    作者:常海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脑部营养、抗血小板聚集和脱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1%(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刘洪涛;刘又榕;梁海山;谢常燕;黄鹏;奚振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 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各41例.分别于入住急救部当时、入住后3 d及7 d(D0,D3,D7)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D-乳酸(D-Lac)水平变化,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及血浆DAO,IFABP,D-La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逐渐下降,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在D3[(16.12±2.15)分比(18.65±2.17)分]、D7[(11.11±2.13)分比(14.33±2.87)分]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IFABP含量在D3[(55.11±6.24)ng/mL比(67.32±5.87)ng/mL]、D7[(9.37±6.45)ng/mL比(29.77±5.39)ng/mL]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7时的血浆DAO[(2.76±0.75)U/mL比(5.13±1.08)U/mL]、D-Lac[(1.10±0.75)mmol/L比(2.43±1.17)mmol/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中药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肠屏障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作者:姚亚宾;张志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盐酸贝那普利片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盐酸贝那普利片的定性分析模型.方法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采集全国4家生产企业61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OPUS建立2层定性分析模型串联确证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专属性.结果 模型的准确性和专属性好,能准确识别21批验征集样品,区分出4个结构类似物片、假冒A企业样品及21个非结构类似物片.结论 该试验中建立的模型能快速、准确识别盐酸贝那普利片的真伪,适用于药品检测车对该品种的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金鹏;刘艳;卜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配合综合护理用于 妇科腹腔镜手术48例分析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配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妇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断为良性子宫肌瘤并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镇痛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前(T0)、麻醉时(T1)、术毕时(T2)、拔管时(T3)及术后1 d(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唤醒时间与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T0和T4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2,T3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R,MAP,Sp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且镇静效果明显.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 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多酶片组和慷彼申组,各40例.多酶片组采用多酶片治疗,慷彼申组采用米曲菌胰酶片(商品名慷彼申)治疗.结果 慷彼申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多酶片组(P<0.05);且术后餐后饱胀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烧灼感消失时间短于多酶片组(P<0.05),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多酶片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壁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药热奄包治疗项痹病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项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接受中药热奄包治疗的项痹病患者35例,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5.18±2.37)分,VAS评分为(2.24±1.0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2.03±2.24)分和(2.24±1.05)分(P<0.05).总有效率为94.29%,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热奄包治疗项痹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消除患者的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方芳;周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