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刘月

关键词:卡泊芬净, 伏立康唑,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卡泊芬净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护理。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细菌与真菌培养情况、干扰素( IFN-γ)和白细胞介素( IL )-10表达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及其他真菌分布比例均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念珠菌及曲霉菌分布比例降低( P<0.05);观察组念珠菌及曲霉菌分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10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恶心及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与对照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视觉异常发病率为7.6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好,能提高对念珠菌及曲霉菌的清除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配合适当的护理能增强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综合分析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通过查阅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煎煮法、半仿生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酶提取法等17种,方法各有优劣。结论通过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进行综述,可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药品生产中选择合理的提取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夏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清开灵雾化吸入对大鼠口、鼻、气管及肺的刺激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清开灵雾化吸入对SD大鼠的口、鼻、气管及肺泡的刺激性。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清开灵低浓度组(1:10)和清开灵高浓度组(1:1),进行为期7 d的雾化吸入试验,每次给药后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变化。第8天取口腔黏膜、鼻中隔黏膜、气管、左肺,制备石蜡切片,观察形态学结构变化,并进行右肺泡灌洗,测定灌洗液蛋白分泌量和乳酸脱氢酶( LDH )活力。结果切片显示高、低浓度给药组大鼠的口、鼻、气管及肺泡的切片均有明显损伤,且高浓度组损伤显著高于低浓度组;各组肺泡灌洗液中BCA蛋白测定值无显著差异;LDH活力测定结果则显示给药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清开灵雾化吸入对大鼠口、鼻、气管及肺泡有刺激性,且高浓度雾化时会造成较大的呼吸道黏膜组织损伤。

    作者:杨欣;董博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长疗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4例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长疗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7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及对照组73例,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两组腹痛和腹胀时间变化和排便次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0.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14%(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的持续时间和排便次数均减少,且治疗组的持续时间和次数减少更明显( 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匀未发现有肝、肾等功能损害。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匹维溴铵长疗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扬;郑仕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尤瑞克林对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用于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神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单位加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残疾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后动脉( PCA )、椎动脉( VA )、基底动脉( BA )血流速度及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善情况。记录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试验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及局部脑血流量水平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MCA,ACA,VA,BA及rCB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供血情况更佳,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降低( P<0.05),且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促进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焦燕;何晓燕;李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菊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香菊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8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和咖啡酸进样量分别在2.034×10-2~5.085×10-1μg ( r=0.9999,n=7)和2.218×10-2~5.545×10-1μg ( r=0.9999,n=7)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3%和98.72%( RSD分别为0.86%,0.88%,n=6)。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香菊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孙欣;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2年至2014年我院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医院2012年至2014年抗精神病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DUI)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3.84%,8.90%;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4.04%,DDDs平均年增长率为10.92%;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稳居前3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3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C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DUI趋于1。结论医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符合当前精神疾病临床治疗原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导。

    作者:曾环思;张璇;钟彩妮;李裕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076例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静脉用静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的一般情况、规律,为减少临床给药错误,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5年收集的1076条静脉用药中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主要为药物溶剂选择不当、浓度不当、药物选择不当、配伍禁忌、超说明书用药等。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袁晓燕;杨淇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双层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目的:制备用于时辰治疗心绞痛的酒石酸美托洛尔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并探讨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采用混合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双层片,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酒石酸美托洛尔速释片芯的崩解剂,优选佳漂浮层处方。以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对时滞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和工艺条件:交联聚维酮作为片芯崩解剂,用量为8%;包衣层处方中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凝胶材料,乳糖作为致孔剂,用量比为4:1,漂浮层以聚羧乙烯30%,羟丙甲基纤维素36.3%,碳酸氢钠33.7%组合优。体外释放试验表明,酒石酸美托洛尔双层漂浮型脉冲释药片经6h滞后期药物脉冲释放。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双层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可达到瞬时起漂并持续到预定时滞期后脉冲释药,能满足时辰治疗学、治疗心绞痛的需求。

    作者:张丹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卡泊芬净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护理。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细菌与真菌培养情况、干扰素( IFN-γ)和白细胞介素( IL )-10表达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及其他真菌分布比例均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念珠菌及曲霉菌分布比例降低( P<0.05);观察组念珠菌及曲霉菌分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10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恶心及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与对照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视觉异常发病率为7.6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好,能提高对念珠菌及曲霉菌的清除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配合适当的护理能增强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医院2010年至2014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 )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与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DDDs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对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还与头孢菌素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青霉素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与喹诺酮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 P<0.05);碳青霉烯类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明显负相关( 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蔡惠惠;王萍;赵水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该文综述了痛风的发病机制、现有的各类抗痛风药物及其近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痛风的认识及治疗水平,并为后续痛风治疗药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沈小莉;张廷剑;刘瞳;陈家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人体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并对两种药物的药动学模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4名健康者进行试验,给予两种高、低2个剂量的给药方案,测定其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结果血浆样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钠均为0.4~400μg/mL;将血浆样品置-20℃以下的温度存放,质量浓度下降的相对偏差均在15%以内;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的血药峰浓度( Cmax )比与0~6 h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6 h )比与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采用HPLC法检测该药血药浓度,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血浆中该药的人体内动力学行为与线性药动学一致,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范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中老年重症带状疱疹42例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中老年重症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予以更昔洛韦和强的松(0.5 mg/kg·d)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2.5~5 g)治疗;对照组38例,仅予更昔洛韦和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完全脱痂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第4天、第8天及1个月、2个月时的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VAS )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皮损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完全脱痂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 t=4.93,6.12,2.82,3.20,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治疗第4天、第8天、1个月、2个月时的VAS评分明显减少( t=2.40,3.34,3.12,3.31,P<0.05),后遗神经痛减少;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0,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和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可明显提高中老年重症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促进皮损的恢复,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

    作者:雷田兵;罗模桂;刘官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100例

    目的:观察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P<0.05);试验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为(0.64±0.28)h、觉醒时间为(1.92±0.58)h、觉醒次数为(1.02±1.28)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1.33)h、(3.04±1.65)h和(3.92±1.13)次;试验组患者的睡眠总时间为(8.46±4.94)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2.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5)。结论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49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三酰甘油( TG )及总胆固醇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为(1.52±0.05)mPa·s,斑块面积为(27.09±3.22) mm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为(1.49±0.57)mm,TG为(1.51±0.06)mmol/L,总胆固醇含量为(4.58±0.11)mmol/L,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9±0.07)mPa·s,(38.24±4.21) mm2,(1.11±1.67)mm,(1.99±0.14)mmol/L,(5.98±0.07)mmol/L,61.22%和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式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能有效改善血浆黏度、斑块面积大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TG及总胆固醇含量,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但其远期临床疗效仍需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付茜;龙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盾叶薯蓣中薯蓣总皂苷生物酶预处理法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总皂苷的新方法。方法以薯蓣总皂苷的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生物酶预处理过程的酶解温度、pH、生物酶预处理水用量、酶用量、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考察,以正交试验设计对醇提总皂苷过程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生物酶预处理过程佳酶解条件:酶解温度70℃,pH=5.5,生物酶预处理水用量4 L/kg,酶用量8 mL/kg,酶解时间24 h;醇提总皂苷过程佳提取条件: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8,提取2次,每次1.0 h。结论新工艺可稳定高效地提取出盾叶薯蓣中的薯蓣总皂苷。

    作者:杨光义;雷攀;杜士明;惠小娜;叶方;张晨宁;魏晋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腺法新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6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辅助治疗,作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临床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免疫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或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8+比值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则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 P<0.05)。结论应用胸腺法新辅助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不仅疗效显著,还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近两年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4年医院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查,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采用WHONET 5.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149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6647株,占72.6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共2502株,占27.3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均超过50%;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1.45%、60.24%和74.7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8.90%和50.9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而主要非发酵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除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外,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4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5%。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78%和1.15%,对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2.78%和11.06%,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医院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见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偏高,必须加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

    作者:蒙光义;潘鹏;王冬晓;彭评志;庞家莲;邹超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4例,均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临床单次应用剂量分别为40 mg,80 mg与120 mg,持续治疗4 d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评估中总有效率为91.18%,胃镜检查疗效评估中总有效率为88.23%;C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评估中总有效率为94.12%,胃镜检查疗效评估中总有效率为91.18%,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药物,高剂量用药时可发挥佳药用效果,单次静脉滴注用药剂量80 mg时为佳。

    作者:房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单用与联合依达拉奉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与氯吡格雷单用对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截至2015年9月,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组在总有效率[ RR=1.23,95% CI(1.17,1.28),P<0.00001]、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 MD=-4.46,95% CI(-4.96,-3.95),P<0.00001]均优于氯吡格雷单用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但该研究纳入试验质量均较低,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代承志;辜建伟;彭竹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