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平;李晓娟;袁冰华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按、揉、擦、挫等手法配合中药外敷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并计算疼痛指数.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达93.0%.结论:采用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大平;张晓刚;宋敏;姜劲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机理.方法:以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对大鼠进行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造模,测定大鼠血清及组织匀浆中IL-2的含量.结果:痹痛灵颗粒具有良好的抑制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组织中IL-2含量的作用,且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痹痛灵、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覃仕化;汪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6年8月间36例胫骨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做非负重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5~16月),36例均达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7~30周,平均13周,骨延迟愈合3例,肢体缩短5例,无断钉、骨髓腔感染、脂肪栓塞、关节僵硬及再次骨折等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感染率低的优点.
作者:邓强;王兴盛;李盛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考察改进硫酸-苯酚法测定阿胶口服液中粗多糖含量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改进的硫酸-苯酚法连续测定10批阿胶口服液中粗多糖含量.结果:样品经改进苯酚-硫酸显色剂显色后于485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在此波长处溶液的吸收度(y)与葡萄糖含量(x)在0~0.20 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0.007 2x-0.0015 6,R2=0.9974.加样回收率为103.7%,RSD为2.15%(n=6):10批口服液多糖含量以葡聚糖计分别为21.6,21.5,21.8,22.6,21.6,22.0,22.6,22.9,22.8,22.4 mg/100 mL.结论:改进苯酚-硫酸显色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阿胶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之一,其生产工艺稳定,可控.
作者:谷陟欣;辛秀;刘淑妦;张妮瑜;卢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分析近3年针灸治疗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的程度,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与活动能力均有较好效果,但尚需进行严谨的研究设计与报告,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为临床医生提供完整、透明的针灸治疗肌肉痉挛的方案.
作者:王超;赵晔;郭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骨科微创技术除个别技术较为成熟外,大多仍处于起步阶段,现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予以思考与总结,以期对骨科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盛华;谢兴文;李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GK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随机血糖≥11.1 mmol/L的GK大鼠40只随机分为雷米普利组、参芪复方高剂量组、参芪复方低剂量组、模型组4组,设正常SD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灌胃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TG、TC)、肾脏PPARγ,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的变化.结果:参芪复方高剂量组用药后GK大鼠血糖,血脂水平降低,PPARγ表达增强,和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复方高剂量能够增强PPARγ活性,可能是其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预防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孙凤平;钞建峰;郑君;谢春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桑葚籽中总生物碱提取的佳工艺.方法:将桑葚籽粉碎,用正己烷对桑葚籽进行脱脂.以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考察盐酸浓度、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溶剂倍量、浸提温度、浸提次数等因素对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选取浸提温度、乙醇浓度、盐酸浓度进行工艺优化的正交设计,得出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的佳工艺.结果:对提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盐酸浓度、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总生物碱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0.05 mol/L.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70℃.桑葚籽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0.7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节能,生产周期短,提取效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吕志强;田景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1例)予自拟脱发方治疗,干预组(49例)在脱发方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饮食和生活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脂溢性脱发的疗效.
作者:邝瑞明;黄春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天水地区献血者血小板血型1~16抗原基因多态性,找出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建立本地区HPA血型库.方法:采用SSP-PCR法对天水地区172名血小板献血者进行HPA-I~16抗原32个等位基因检测分析,并与不同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已检的样本中,通过Hardy-Weiberg吻合度检验,P>0.05,即期望的基因频率和检测到的基因频率是吻合的.其中以HPA-2、3、15为复杂,各种基因型(a/a、a/b,b/b)均能见到;HPA-5、6的杂合子基因型较少见,分别为2例和4例;HPA-4、7、8,9、10、11、12、13,14、16均表现为单倍体型.结论:天水地区人群中,HPA-2、3、15为复杂,抗原暴露率高,较易产生抗体,可为临床血小板输注提供免疫学依据.同时据此建立了天水地区人群的HPA血型库.
作者:陈永兰;杨俊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连翘醇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为连翘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9批不同产地的连翘样品采用HPLC法进行指纹图谱的测定,选定8个共有峰,并使用SPSS 17.0软件,对样品共有峰的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该色谱方法简便,且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指纹图谱对药材质量作出评价,可表达药材的产地和储存时间信息.结论:通过本实验建立的HPLC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作为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手段.
作者:杨树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列举5个不同疾病导致发热病案均采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立足辨证的特色,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为青蒿鳖甲汤运用于临床治疗发热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作者:王慧芬;钞建峰;周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OFL方案化疗,治疗组在OFL方案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清毒方药治疗.结果:实体瘤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44.12%,受益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35.29%,受益率73.53%,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益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CEA、CA19-9水平以及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3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30个月;治疗组第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6.47%、64.71%、58.82%,对照组第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59%、52.94%、44.12%,2组比较第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3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OFL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控制肿瘤,延长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熊墨年;唐晓玲;余炅;张进;樊亚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速效伤风胶囊治疗.7天后观察比较2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3天的有效率分别为78.40%和60.00%,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5~7天的治愈率分别为94.00%和78.00%&,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出现厌食3例.恶心2例、呕吐1例、皮疹1例;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感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芳;李应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吴克明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总以肾虚为本,早期以肾阴虚为主,多脏受累,阴阳偏颇,气血失和,后期可致阴阳两虚或阳虚;如以滋水清肝饮为主辨证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收到明显效果.
作者:李小梅;潘耀军;肖家玲;吴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凝血酶对大鼠脊髓组织毒性损伤机制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凝血酶受体1(PAR-1)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显微镜和MOTAC病理图像分析仪检测PAR-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实验各组PAR-1阳性表达及脊髓组织水肿在脊髓损伤后6小时开始,72小时达到高峰(P<0.01);水蛭素可明显降低各时相PAR-I阳性表达(P<0.01或P<0.05).结论:凝血酶对脊髓组织有细胞毒性损伤作用,且于72小时时损伤严重;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可以选择性和特异性抑制凝血酶对脊髓组织的损伤.
作者:邢涛;宋焱峰;董林;王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调护等方面介绍了吴克明教授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和主要观点,并对其运用艾附暖宫丸加减治疗血虚气滞,下焦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验案作了简要分析.
作者:谷云;李小梅;潘耀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集中见习护生完成护理基础目标教学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集中安排护生见习4周,制定一套完整的见习期教学目标,按此目标要求对学生见习进行规范,对388名学生分别在教学见习前和见习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集中见习,学生较好掌握了晨晚问护理、铺床法、生命体征测量、无菌技术等操作;学生集中见习后效果明显,6项指标对比均P<0.05,达到见习前制定的教学目标.结论:集中见习并严格规范见习的教学目标,能全面提高护生的实践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护生对医院环境、文化也有了初步了解,增强了医院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作者:张蕴梅;徐雪华;陈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四藤通脉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在术后进行预防感染,脱水、尼莫同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藤通脉饮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TCD检查,血管痉挛符合率达100%,治疗组第5天、第10天脑血管痉挛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后Hunt-Hess分级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藤通脉饮有助于缓解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宋良鹏;葛丽丽;孙西周;汤苏文;杜福宏;李洪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失眠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1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1 mg,每晚睡前1次;对照2组口服中药交藤龙牡二仁汤,1剂/d;治疗组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西药艾司唑仑口服.结果:治疗组在稳定情绪,控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1、2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耀龙;代凤英;周启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