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

李兵;符永驰;孙海舒;李斌;王蕊

关键词:多媒体, 中医药信息, 数据库, 文献资源
摘要:通过对多媒体信息资源和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发展现状的阐述,指出开展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建议,以期真正发挥出中医药多媒体资源的文献和社会价值.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感冒2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速效伤风胶囊治疗.7天后观察比较2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3天的有效率分别为78.40%和60.00%,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5~7天的治愈率分别为94.00%和78.00%&,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出现厌食3例.恶心2例、呕吐1例、皮疹1例;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芩连抗感胶囊治疗感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芳;李应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集中见习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集中见习护生完成护理基础目标教学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集中安排护生见习4周,制定一套完整的见习期教学目标,按此目标要求对学生见习进行规范,对388名学生分别在教学见习前和见习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集中见习,学生较好掌握了晨晚问护理、铺床法、生命体征测量、无菌技术等操作;学生集中见习后效果明显,6项指标对比均P<0.05,达到见习前制定的教学目标.结论:集中见习并严格规范见习的教学目标,能全面提高护生的实践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护生对医院环境、文化也有了初步了解,增强了医院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作者:张蕴梅;徐雪华;陈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现状

    总结近年来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成果,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高,临床中运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疗程短、见效快、疗效确切等特点,但其机理尚不十分明确,需深入研究以进一步确保其疗效.

    作者:宋渊;李亚军;梁雄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6年8月间36例胫骨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做非负重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5~16月),36例均达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7~30周,平均13周,骨延迟愈合3例,肢体缩短5例,无断钉、骨髓腔感染、脂肪栓塞、关节僵硬及再次骨折等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感染率低的优点.

    作者:邓强;王兴盛;李盛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的影响,探讨肠毒清口服液对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n=8).用腹腔注射(ip)酵母多糖悬浊液(ZPS)制造SIRS模型(A组750 mg/kg,ZPS;B组1 000mg/kg,ZPS),生理盐水组和模型A,B组用NS灌胃(ig),治疗组(A及B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低、中、高剂量的肠毒清口服液.每天记录大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并计算实验末各组大鼠死亡率.结果:各组(除NS组外)均出现一般状况的恶化情况,治疗组较轻;实验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较NS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随给药时间延长体质量和进食量有恢复的趋势,B中剂量和高剂量表现较为明显;B中高剂量与NS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肠毒清口服液可能对酵母多糖所致的大鼠SIR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进凡;刘媛;柳渊洁;杨育红;肖正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吴克明教授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的经验

    从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调护等方面介绍了吴克明教授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和主要观点,并对其运用艾附暖宫丸加减治疗血虚气滞,下焦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验案作了简要分析.

    作者:谷云;李小梅;潘耀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吴克明教授运用滋水清肝饮化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吴克明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总以肾虚为本,早期以肾阴虚为主,多脏受累,阴阳偏颇,气血失和,后期可致阴阳两虚或阳虚;如以滋水清肝饮为主辨证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收到明显效果.

    作者:李小梅;潘耀军;肖家玲;吴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吴澄《不居集》之学术贡献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的医学著作<不居集>博采前贤治虚损之法,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又结合自己的临症心得,创外感致虚之说,合而汇为治虚之大成,同时又全面阐述了脾阴虚的证治方药,对脾胃学说有着积极的贡献.

    作者:张秀芳;李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痫煎剂对戊四氮诱导小鼠癫痫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痫煎剂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诱导小鼠癫痫模型的抗痫作用.方法:先用PTZ腹腔注射造成小鼠急性痫性发作模型,再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苯巴比妥(B组)、抗痫煎剂(C组)灌胃法给药,2次/d,共15天,第16天3组再予PTZ腹腔注射,然后记录痫性发作的潜伏期、痫性发作的级别、持续时间以及惊厥发作次数.结果:抗痫煎剂能明显降低致痫大鼠惊厥潜伏期、发作级别、惊厥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结论:抗痫煎剂对PTZ诱导小白鼠癫痫模型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

    作者:谭文澜;张永全;陆晖;欧阳升;杨国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目的:建立连翘醇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为连翘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9批不同产地的连翘样品采用HPLC法进行指纹图谱的测定,选定8个共有峰,并使用SPSS 17.0软件,对样品共有峰的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该色谱方法简便,且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指纹图谱对药材质量作出评价,可表达药材的产地和储存时间信息.结论:通过本实验建立的HPLC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作为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手段.

    作者:杨树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30例

    目的:观察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失眠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1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1 mg,每晚睡前1次;对照2组口服中药交藤龙牡二仁汤,1剂/d;治疗组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西药艾司唑仑口服.结果:治疗组在稳定情绪,控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1、2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耀龙;代凤英;周启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护生带教工作探讨

    从护生的入院管理,护生岗前培训,精选优秀带教老师,明确带教职责,按计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及加强相互交流5个方面探讨护生带教工作,以期使带教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工作质量.

    作者:张丽平;李晓娟;袁冰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

    通过对多媒体信息资源和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发展现状的阐述,指出开展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建议,以期真正发挥出中医药多媒体资源的文献和社会价值.

    作者:李兵;符永驰;孙海舒;李斌;王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消定膏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消定膏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消定膏外搽患处,48小时换药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乳胶剂4 g外搽患处,4次/d,20 min/次,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种方法的止痛效果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消定膏可明显消除膝关节肿胀(P<0.05);2组惠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消定膏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止痛效果与双氯芬酸乳胶剂基本相同,但能更好地减轻膝关节肿胀程度.

    作者:赵军;吴锦秋;李玉吉;孔令俊;赵振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OFL方案化疗,治疗组在OFL方案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清毒方药治疗.结果:实体瘤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44.12%,受益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35.29%,受益率73.53%,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益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CEA、CA19-9水平以及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3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30个月;治疗组第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6.47%、64.71%、58.82%,对照组第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59%、52.94%、44.12%,2组比较第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3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清毒法联合化疗OFL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控制肿瘤,延长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熊墨年;唐晓玲;余炅;张进;樊亚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改进硫酸-苯酚法测定阿胶口服液中粗多糖含量

    目的:考察改进硫酸-苯酚法测定阿胶口服液中粗多糖含量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改进的硫酸-苯酚法连续测定10批阿胶口服液中粗多糖含量.结果:样品经改进苯酚-硫酸显色剂显色后于485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在此波长处溶液的吸收度(y)与葡萄糖含量(x)在0~0.20 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0.007 2x-0.0015 6,R2=0.9974.加样回收率为103.7%,RSD为2.15%(n=6):10批口服液多糖含量以葡聚糖计分别为21.6,21.5,21.8,22.6,21.6,22.0,22.6,22.9,22.8,22.4 mg/100 mL.结论:改进苯酚-硫酸显色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阿胶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之一,其生产工艺稳定,可控.

    作者:谷陟欣;辛秀;刘淑妦;张妮瑜;卢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优选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探讨桑葚籽中总生物碱提取的佳工艺.方法:将桑葚籽粉碎,用正己烷对桑葚籽进行脱脂.以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考察盐酸浓度、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溶剂倍量、浸提温度、浸提次数等因素对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选取浸提温度、乙醇浓度、盐酸浓度进行工艺优化的正交设计,得出桑葚籽总生物碱提取的佳工艺.结果:对提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盐酸浓度、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总生物碱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0.05 mol/L.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70℃.桑葚籽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0.7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节能,生产周期短,提取效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吕志强;田景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治疗的影晌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1例)予自拟脱发方治疗,干预组(49例)在脱发方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饮食和生活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脂溢性脱发的疗效.

    作者:邝瑞明;黄春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气通络方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同时配合益气通络方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能有效改善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

    作者:周俭;葛信国;陈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人参养荣汤干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人参养荣汤干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化疗后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化疗,3周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人参养荣汤,10天为1个疗程.2个化疗周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中医临床症状、一般状况(KPS)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降低,一般状况(KPS)评分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有所下降,CD8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有所升高,一般状况(KPS)评分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中医临床症状、一般状况(KPS)评分明显改善,CD3、CD4明显上升、CD8 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人参养荣汤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后续的综合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琛;吴黎雅;赵红佳;杨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