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张媛;张达义;佟宇;肖正权
积长期学习、探索与思考,创立既能使多姿多彩的中医学术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又能使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得以有效治疗的“中医综合疗法”,尤其是用之于中风病预防、治疗与护理,实能全面展示其诸多优势,使当代中医救治中风病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进而为中医事业全面走出困境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赵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杜仲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多酚类成分,主要包括木脂素类、酚酸类和黄酮类,同时分离得到环烯醚萜、单萜、三萜、有机酸酯、挥发油、多糖、胶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多个成分具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上升、抗补体活性、抗氧化等活性。同时发现杜仲有许多新的药理活性,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马博;张媛;张达义;佟宇;肖正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同时针对治疗的不同阶段施以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护理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按肛肠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肛肠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水足浴、腹部按摩、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饮食调理、情绪调控、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危害认识等便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饮食调理、情绪调控、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危害认识等便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8.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赵君健;方健;彭洪;张璇;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循证护理在颈椎骨折前路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颈椎骨折前路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36例接受传统护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63%,对照组为52.7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颈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巧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服三黄灭菌汤,每日1剂。2组均于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54%和90.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时和治疗后1年时复发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写国斌;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硝酸酯类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2组入院后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5%葡萄糖20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0例,药物不良反应0例,对照组并发低血压2例(占5.88%),头痛、面红等不适者3例(8.82%),药物不良反应15例(14.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万兰;苏昶才;熊新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论述腰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腰痛通常选用膀胱经腧穴和辨证选穴相结合的方法,且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治疗采用针刺和多部位刺络放血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作者:徐彦龙;徐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指征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下,在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阳的基础上,临证时只要辨证准确且方证相应,不仅可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的浓度,提高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率、控制率、甚至增加治愈率,而且在减少复发率、减少终点事件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作者:令丽梅;王智先;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 mg/次,3次/d,连续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51.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2.2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效。
作者:陈士利;宗强;卢朝辉;卜晓刚;胡艳芹;高洪斌;苏利国;卫青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50 mg/次,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晨僵时间、15 m步行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观察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治疗AS疗效显著,并可降低ESR、CRP水平,缩短晨僵时间、15 m步行时间。
作者:鄢卫平;李景周;强天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4例,观察组主要以焦氏头针区为主,参考靳三针,结合电针治疗;体针组主要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2%,对照组为82.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头电针治疗中风效果显著,且具有取穴少而精、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薛媛;付玮;杨继若;卢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观察组)和1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肠系膜淋巴结影像资料,观察其高频超声表现特点。结果:高频超声筛查出腹痛患儿所显示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均为多发,其中以右下腹和脐周为多见,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肿大淋巴结体积均有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能为临床明确诊断和观察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正顺;高翠霞;林潇;王桂玲;牛思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差错率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依据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的差错率,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调配差错率同比减少52.15%。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减少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差错,减少发药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作者:温明铃;张兰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小荣;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止痒油膏外敷的止痒作用。方法:用磷酸组胺致大鼠瘙痒模型,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并设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观察止痒油膏低剂量(50 mg/mL)、中剂量(100 mg/mL)、高剂量(200 mg/mL),对实验动物局部皮肤瘙痒的影响。结果:止痒油膏能明显降低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瘙痒发作次数,增加大鼠耐受磷酸组胺的致痒阈。结论:止痒油膏外敷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作者:王玉珠;王曌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疗效的优越性、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2000年到2012年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中收录的有关铺灸疗法为主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7篇,涉及患者共1700名。 Meta分析结果显示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口服西药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4,95%(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4,1.35);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7,95%CI(1.05,1.53)。结论:此次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全部为单中心RCT研究,无多中心研究。其次,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多数文献未描述随访、脱落、远期疗效情况,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种类繁多,未能采取国际公认的标准。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铺灸疗法的总体有效率远高于口服西药疗法,疗效优越且复发率较低,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和针刺疗法比较,虽然药物铺灸疗法总体有效率较高,由于纳入研究数目较少,总病例数亦少,无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对比,其结果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刘安国;严兴科;阚丽丽;董莉莉;王军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实施明晰职责、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实行弹性排班等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考评指标。结果: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三基及专科知识考试合格率、差错事故发生例数、患者投诉例数等指标2012年与2011年相比,差异明显(P<0.05),2012年全科护理质量考评结果优于2011年。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开展对护理质量控制成效显著。
作者: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粉外敷治疗小腿部小面积皮肤缺损难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龙血竭粉伤口处外敷,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冶疗费用。结果: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为18.4天,长为68.7天,平均40.7天;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为15.6天,长为45.7天,平均35.6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平均费用对照组为694元,观察组为540元,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龙血竭粉外敷治疗小腿部小面积皮肤缺损难愈伤口临床疗效较好,且具有方法简单、经济易行的特点。
作者:谢丽君;冯彩忠;胡惠桃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