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国;严兴科;阚丽丽;董莉莉;王军燕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同时针对治疗的不同阶段施以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护理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刺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作者:金钰钧;袁涛;张宝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阴生肌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养阴生肌膜组给予养阴生肌膜口腔患处贴敷,3次/d。养阴生肌散给予养阴生肌散组口腔患处贴敷,3次/d。奥硝唑膜组给予奥硝唑膜口腔患处贴敷,3次/d。3组均以用药10天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病例回访,随访时间1.5年。结果:临床疗效养阴生肌膜组、养阴生肌散组与奥硝唑膜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养阴生肌膜组与养阴生肌散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复发间隔时间养阴生肌膜组、养阴生肌散组与奥硝唑膜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养阴生肌膜组与养阴生肌散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阴生肌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晋凤;李新翔;查成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 mg/次,3次/d,连续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51.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2.2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效。
作者:陈士利;宗强;卢朝辉;卜晓刚;胡艳芹;高洪斌;苏利国;卫青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论述腰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腰痛通常选用膀胱经腧穴和辨证选穴相结合的方法,且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治疗采用针刺和多部位刺络放血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作者:徐彦龙;徐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止痒油膏外敷的止痒作用。方法:用磷酸组胺致大鼠瘙痒模型,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并设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观察止痒油膏低剂量(50 mg/mL)、中剂量(100 mg/mL)、高剂量(200 mg/mL),对实验动物局部皮肤瘙痒的影响。结果:止痒油膏能明显降低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瘙痒发作次数,增加大鼠耐受磷酸组胺的致痒阈。结论:止痒油膏外敷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作者:王玉珠;王曌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对超早期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243例超早期中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静脉滴注标准剂量的血栓通针剂。2组患者均在出血后24小时、1周复查颅脑CT。比较2组出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24小时后、治疗1周后2组血肿扩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与中小量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体积扩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袁魁珍;刘志娟;童守义;何慧君;张婷;陈慧君;康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羊水指数变化情况,并随访妊娠结局,分析其安全性。结果:羊水指数及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妊娠期糖尿病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上存在差异(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剖宫产的发生率上无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许晓英;田莉;马临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差错率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依据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的差错率,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调配差错率同比减少52.15%。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减少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差错,减少发药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作者:温明铃;张兰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过程中有关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病理改变以及参附注射液对其的药理作用。方法:提取原代心肌细胞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共培养,BCA法检测细胞总蛋白含量、倒置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细胞直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肌细胞内ATP、ADP、AMP含量并计算腺苷酸含量及能荷水平。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理作用。结果: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肌细胞ATP、ADP含量、总腺苷酸含量、能荷水平显著降低(P<0.01),AMP含量显著增加(P<0.01)。参附注射液组较同期模型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直径减少(P<0.05),心肌细胞ATP、ADP含量著提高(P<0.05),AMP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总腺苷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能荷水平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心肌肥大过程中,存在能量代谢的紊乱。参附注射液在抑制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对能量代谢有益。
作者:于妍;王硕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疗效的优越性、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2000年到2012年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中收录的有关铺灸疗法为主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7篇,涉及患者共1700名。 Meta分析结果显示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口服西药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4,95%(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4,1.35);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7,95%CI(1.05,1.53)。结论:此次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全部为单中心RCT研究,无多中心研究。其次,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多数文献未描述随访、脱落、远期疗效情况,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种类繁多,未能采取国际公认的标准。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铺灸疗法的总体有效率远高于口服西药疗法,疗效优越且复发率较低,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和针刺疗法比较,虽然药物铺灸疗法总体有效率较高,由于纳入研究数目较少,总病例数亦少,无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对比,其结果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刘安国;严兴科;阚丽丽;董莉莉;王军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调脂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于PCI术后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调脂汤,水煎分服,2次/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汤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等各项检测指标。
作者:王瑞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就中医护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目前中医护理现状进行阐述,由此展望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阐述几点思考,以达到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美托洛尔,6.25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袋/次,3次/d,口服。2组均于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律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2.22%,,对照组为44.44%,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6%,对照组为77.78%,2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久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围绕如何提高中医院科研申报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阐述了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科研规划、管理人员、资源配置、科研协作、项目库等方面进行加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以使医院的科研工作得到提高与发展。
作者:罗向霞;俞小艳;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服三黄灭菌汤,每日1剂。2组均于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54%和90.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时和治疗后1年时复发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写国斌;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积长期学习、探索与思考,创立既能使多姿多彩的中医学术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又能使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得以有效治疗的“中医综合疗法”,尤其是用之于中风病预防、治疗与护理,实能全面展示其诸多优势,使当代中医救治中风病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进而为中医事业全面走出困境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赵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优势和新进展。
作者:张军;叶玉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住手外1病区,对照组患者入住手外2病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分别在入院第4天比较2组患者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明显减轻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