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加强中医院科研管理

罗向霞;俞小艳;李军

关键词:科研管理, 中医, 医院
摘要:围绕如何提高中医院科研申报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阐述了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科研规划、管理人员、资源配置、科研协作、项目库等方面进行加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以使医院的科研工作得到提高与发展。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45例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 mg/次,3次/d,连续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51.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2.2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效。

    作者:陈士利;宗强;卢朝辉;卜晓刚;胡艳芹;高洪斌;苏利国;卫青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小卵泡排卵的相关因素和中医体质调查

    目的:调查小卵泡排卵患者心理、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采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中的90种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以及中医体质量表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疾病发生的心理、生活相关因素以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小卵泡排卵患者SCL-90测评与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敌对方面存在差异(P<0.05);LES调查显示困扰小卵泡排卵患者大的生活事件为家庭有关问题,其次为工作学习问题以及社交与其他问题;小卵泡排卵患者的偏颇体质分布从高到低分别是气郁质(18%)、痰湿质(14%)、气虚质(11%)及阴虚质(11%)、特禀质(8%)、湿热质(6%)、瘀血质(4%)、阳虚质(3%)。结论:在临床诊治中,对小卵泡排卵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疏导,引导其认识和解决家庭有关问题,减轻敌对情绪和强迫症状,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明确小卵泡排卵患者所属的体质类型,并予以相应的饮食、情志调摄、生活指导和中药调理,应该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慧珊;朱蕊;廖飞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止痒油膏外敷的止痒作用。方法:用磷酸组胺致大鼠瘙痒模型,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并设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观察止痒油膏低剂量(50 mg/mL)、中剂量(100 mg/mL)、高剂量(200 mg/mL),对实验动物局部皮肤瘙痒的影响。结果:止痒油膏能明显降低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瘙痒发作次数,增加大鼠耐受磷酸组胺的致痒阈。结论:止痒油膏外敷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作者:王玉珠;王曌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通冠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

    目的:观察通冠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冠丸,20丸/次,口服,3次/d。治疗4周后观察心绞痛临床疗效及HCY、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2.5%,2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HCY、hs-CRP值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通冠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UA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

    作者:孙涛;朱成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血糖等指标和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张艳玲;高文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杏林撷英--甘肃省中医院“345”人才鄢卫平

    鄢卫平,男,生于1968年,甘肃酒泉人,中医骨伤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为甘肃省中医院康复骨科主任,第五党支部书记,兼任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优秀队长”“甘肃省优秀工产党员”“甘肃省中医院功勋员工”“甘肃省中医院‘345’人才”等荣誉称号。曾受到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可以提升全院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理念,增强医院感染意识和法律意识,掌握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可以逐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权金林;党建中;程麦莉;石丽丽;薛世萍;杨玉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给予曲马多电针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冷诱发持续性疼痛和机械性痛阈的变化。在开始治疗后的第0、1、3、7天处死动物,取整段脊髓组织,测定TNF-α、IL-lβ、PGE2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电针、曲马多及针药联合治疗后,手术组动物的冷板抬足次数均有明显下降,50%缩足阈值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7天后,针药联合组冷板抬足次数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50%缩足阈值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治疗3天后,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均降低(P<0.05),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IL-10的水平均升高(P<0.05),而针药联合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脊髓中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镇痛效应。

    作者:谢朝晖;李艳萍;安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肩胛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同时针对治疗的不同阶段施以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护理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归芪三七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在HBV相关性肝癌经动脉栓塞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归芪三七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ETV)在HBV相关性肝癌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2组均在行TACE治疗前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同时加用归芪三七口服液治疗,行TACE治疗后1月监测血常规、肝脏功能、HBV DNA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常规、肝脏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HBV DNA定量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归芪三七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在HBV相关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可以降低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预防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作者:马永华;唐育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

    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治疗及中药离子导入4个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指出中医药治疗该病是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的基础上体现的个性化治疗。

    作者:李兴勇;徐霞;麻虎;姚兴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栓通对超早期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栓通对超早期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243例超早期中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静脉滴注标准剂量的血栓通针剂。2组患者均在出血后24小时、1周复查颅脑CT。比较2组出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24小时后、治疗1周后2组血肿扩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与中小量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体积扩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袁魁珍;刘志娟;童守义;何慧君;张婷;陈慧君;康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通痹活络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75例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给予依达拉奉静脉输注,治疗组同时加服通痹活络汤,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1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活络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包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加强中医院科研管理

    围绕如何提高中医院科研申报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阐述了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科研规划、管理人员、资源配置、科研协作、项目库等方面进行加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以使医院的科研工作得到提高与发展。

    作者:罗向霞;俞小艳;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伤科洁肤液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应用HPLC法建立伤科洁肤液的指纹图谱。方法:以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1.0 mL/min。结果:建立了伤科洁肤液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靠,为控制伤科洁肤液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刘效栓;张小华;陈二林;李喜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120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124例妊娠多形疹患者予中药熏洗治疗,2次/d,共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日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观察病例124例,脱落4例。120例患者治疗后3、7、14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67%、77.50%、92.50%。对瘙痒、红斑的控制起效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颖;温晓文;徐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调脂汤对冠心病PCI术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调脂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于PCI术后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调脂汤,水煎分服,2次/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汤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等各项检测指标。

    作者:王瑞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38例,2组均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加服独活寄生汤,1剂/d,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结果:2组术后随访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观察组为92.75%,对照组为81.8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想福;石瑞芳;王兴盛;杨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刺消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刺消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其抑制基因Bax的影响,探讨骨刺消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细胞凋亡及调节Bcl-2、Bax的表达有关。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局部打击来制备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外敷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3周后处死动物,TUNEL法检测软组织损伤细胞的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细胞中Bcl-2、Bax水平。结果: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Bcl-2在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中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Bax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Bax是细胞凋亡的2个调控基因,骨刺消巴布剂对损伤的软组织细胞的影响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来抑制细胞的过度凋亡,这可能是该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邢涛;董林;魏国俊;雷宁波;王志勇;徐玉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