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郑萍;苗凤华;张晓菊
目的:比较单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片与联合消溃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治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片,治疗组同时服用消溃愈疡汤。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5.00%,对照组为5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8%,对照组为0.45%。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腹痛、烧心、反胃、反酸、嗳气等症状积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以消溃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上述西医者。
作者:翟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住手外1病区,对照组患者入住手外2病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分别在入院第4天比较2组患者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明显减轻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1片/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0天后评估治疗结果。观察组采用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1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接续下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NIH-CPSI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计数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秀梅;徐彦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血糖等指标和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张艳玲;高文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止痒油膏外敷的止痒作用。方法:用磷酸组胺致大鼠瘙痒模型,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并设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观察止痒油膏低剂量(50 mg/mL)、中剂量(100 mg/mL)、高剂量(200 mg/mL),对实验动物局部皮肤瘙痒的影响。结果:止痒油膏能明显降低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瘙痒发作次数,增加大鼠耐受磷酸组胺的致痒阈。结论:止痒油膏外敷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作者:王玉珠;王曌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50 mg/次,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晨僵时间、15 m步行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观察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治疗AS疗效显著,并可降低ESR、CRP水平,缩短晨僵时间、15 m步行时间。
作者:鄢卫平;李景周;强天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按肛肠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肛肠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水足浴、腹部按摩、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饮食调理、情绪调控、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危害认识等便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饮食调理、情绪调控、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危害认识等便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8.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赵君健;方健;彭洪;张璇;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可以提升全院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理念,增强医院感染意识和法律意识,掌握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可以逐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权金林;党建中;程麦莉;石丽丽;薛世萍;杨玉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疆昌吉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证候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所有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高的证候是寒哮,其次是虚哮和热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的状况因证型不同存在差异;哮喘发作的诱因以外因为主;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前三位的病性要素是痰、风和气虚;病位要素是肺、脾和肠。结论: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寒热是辨证的关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表现出由实证向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转化。气虚是哮喘的一种基本病理状态。外因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哮喘发作期病位以肺、脾、肠为主,病性要素则以痰、风、气虚为主。
作者:玛丽亚;孙学健;严兴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124例妊娠多形疹患者予中药熏洗治疗,2次/d,共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日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观察病例124例,脱落4例。120例患者治疗后3、7、14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67%、77.50%、92.50%。对瘙痒、红斑的控制起效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颖;温晓文;徐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给予曲马多电针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冷诱发持续性疼痛和机械性痛阈的变化。在开始治疗后的第0、1、3、7天处死动物,取整段脊髓组织,测定TNF-α、IL-lβ、PGE2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电针、曲马多及针药联合治疗后,手术组动物的冷板抬足次数均有明显下降,50%缩足阈值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7天后,针药联合组冷板抬足次数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50%缩足阈值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治疗3天后,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均降低(P<0.05),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IL-10的水平均升高(P<0.05),而针药联合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脊髓中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镇痛效应。
作者:谢朝晖;李艳萍;安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就中医护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目前中医护理现状进行阐述,由此展望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阐述几点思考,以达到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在兰州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值。方法:通过Roche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清AFP和CEA检测,采用SPSS16.0建立本实验室95%可信区间。结果:兰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AFP、CEA结果呈正态分布,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群AFP参考范围为0~4.33 IU/mL;CEA>61岁为0~4.33 ng/mL,<61岁为0~3.07 ng/mL。结论:兰州地区健康人群AFP参考范围为<4.33 IU/mL;CEA>61岁为<4.33 ng/ml,<61岁为<3.07 ng/mL。
作者:邢福军;王小萍;柳渊洁;田卫花;杨邵华;查成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杜仲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多酚类成分,主要包括木脂素类、酚酸类和黄酮类,同时分离得到环烯醚萜、单萜、三萜、有机酸酯、挥发油、多糖、胶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多个成分具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上升、抗补体活性、抗氧化等活性。同时发现杜仲有许多新的药理活性,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马博;张媛;张达义;佟宇;肖正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4例,观察组主要以焦氏头针区为主,参考靳三针,结合电针治疗;体针组主要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2%,对照组为82.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头电针治疗中风效果显著,且具有取穴少而精、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薛媛;付玮;杨继若;卢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硝酸酯类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2组入院后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5%葡萄糖20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0例,药物不良反应0例,对照组并发低血压2例(占5.88%),头痛、面红等不适者3例(8.82%),药物不良反应15例(14.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万兰;苏昶才;熊新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论述腰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腰痛通常选用膀胱经腧穴和辨证选穴相结合的方法,且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治疗采用针刺和多部位刺络放血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作者:徐彦龙;徐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服三黄灭菌汤,每日1剂。2组均于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54%和90.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时和治疗后1年时复发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写国斌;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CONSORT标准评价Jadad评分≥3分的有关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RCT报告质量。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出2013年1月以前的所有有关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CONSORT声明和一些中医药评价指标对Jadad评分≥3分的RCT文献的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数据提取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完成,如有争议通过讨论或由主要研究者解决。结果:共检出480篇文献,只有16篇RCT符合纳入标准。在纳入的16篇RCT中,含诊断标准的有16篇,占100.0%;说明详细用药方案及疗程的有14篇,占87.5%;正确地说明随机分配方法的有11篇,占68.75%;说明统计学方法的有15篇,占93.75%;描述对象纳入期间的有12篇,占75.0%;描述各组基线资料的有14篇,占87.5%;提及退出/失访例数的有5篇,占31.25%;提及不良反应的有9篇,占56.25%;描述中医证型的只有1篇,占6.25%。没有1篇文献提及样本含量的估计、分配方案的隐藏和实施、受试对象流程图,意向性治疗分析和终点指标观察。结论:大部分RCT的方法学及结果部分报告不够详细,建议尽量按照CONSORT标准来报告RCT以提高RCT的报告质量和真实性。
作者:任芳;徐厚谦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