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芳;徐厚谦
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治疗及中药离子导入4个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指出中医药治疗该病是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的基础上体现的个性化治疗。
作者:李兴勇;徐霞;麻虎;姚兴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月经第一天口服丹那唑400 mg/d,分2~4次,持续1个月。观察组给予辨证论治。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43例,有效6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显效34例,显效4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8.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证型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优势和新进展。
作者:张军;叶玉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刺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作者:金钰钧;袁涛;张宝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围绕如何提高中医院科研申报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阐述了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科研规划、管理人员、资源配置、科研协作、项目库等方面进行加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以使医院的科研工作得到提高与发展。
作者:罗向霞;俞小艳;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杜仲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多酚类成分,主要包括木脂素类、酚酸类和黄酮类,同时分离得到环烯醚萜、单萜、三萜、有机酸酯、挥发油、多糖、胶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多个成分具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上升、抗补体活性、抗氧化等活性。同时发现杜仲有许多新的药理活性,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马博;张媛;张达义;佟宇;肖正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DSES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鄢卫平,男,生于1968年,甘肃酒泉人,中医骨伤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为甘肃省中医院康复骨科主任,第五党支部书记,兼任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优秀队长”“甘肃省优秀工产党员”“甘肃省中医院功勋员工”“甘肃省中医院‘345’人才”等荣誉称号。曾受到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论述腰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腰痛通常选用膀胱经腧穴和辨证选穴相结合的方法,且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治疗采用针刺和多部位刺络放血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作者:徐彦龙;徐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性神经外科患者适宜的接尿方法。方法:将伴随尿失禁的99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留置导尿组、假性导尿组和改良接尿器组,每组33例。对其尿常规、尿液外漏、会阴部皮肤有无尿液性皮炎、日均床单污染更换次数及排尿护理相关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尿道刺激、尿比重、出入液量统计准确性、有无漏尿及尿液性皮炎、尿WBC、日均排尿护理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接尿器接尿法可降低排尿不能自控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尿液性皮炎发生率。
作者:石守兰;芦国芳;张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就中医护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目前中医护理现状进行阐述,由此展望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阐述几点思考,以达到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预约诊疗服务具有节约时间、降低医疗管理成本、防止倒卖门诊号等优势,能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但存在患者爽约、医生停诊、知名专家少、网络拥堵、系统支持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趋于人性化,确保预约诊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真正改变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局面。
作者:马郑萍;苗凤华;张晓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小卵泡排卵患者心理、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采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中的90种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以及中医体质量表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疾病发生的心理、生活相关因素以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小卵泡排卵患者SCL-90测评与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敌对方面存在差异(P<0.05);LES调查显示困扰小卵泡排卵患者大的生活事件为家庭有关问题,其次为工作学习问题以及社交与其他问题;小卵泡排卵患者的偏颇体质分布从高到低分别是气郁质(18%)、痰湿质(14%)、气虚质(11%)及阴虚质(11%)、特禀质(8%)、湿热质(6%)、瘀血质(4%)、阳虚质(3%)。结论:在临床诊治中,对小卵泡排卵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疏导,引导其认识和解决家庭有关问题,减轻敌对情绪和强迫症状,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明确小卵泡排卵患者所属的体质类型,并予以相应的饮食、情志调摄、生活指导和中药调理,应该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慧珊;朱蕊;廖飞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羊水指数变化情况,并随访妊娠结局,分析其安全性。结果:羊水指数及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妊娠期糖尿病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上存在差异(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剖宫产的发生率上无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许晓英;田莉;马临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血糖等指标和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张艳玲;高文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海口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116张麻醉处方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频率高(DDDs=1232.33),其次是盐酸布桂嗪注射液(DDDs=573.50),盐酸哌替啶片使用频率低(DDDs=3.33);限定日费用高的是美施康定片(DDDc=27.84),盐酸布桂嗪片限定日费用低(DDDc=1.68)。结论:海口市人民医院需进一步提高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水平,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吉训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1片/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0天后评估治疗结果。观察组采用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1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接续下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NIH-CPSI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计数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秀梅;徐彦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美托洛尔,6.25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袋/次,3次/d,口服。2组均于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律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2.22%,,对照组为44.44%,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6%,对照组为77.78%,2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久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疆昌吉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证候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所有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高的证候是寒哮,其次是虚哮和热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的状况因证型不同存在差异;哮喘发作的诱因以外因为主;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前三位的病性要素是痰、风和气虚;病位要素是肺、脾和肠。结论: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寒热是辨证的关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表现出由实证向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转化。气虚是哮喘的一种基本病理状态。外因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哮喘发作期病位以肺、脾、肠为主,病性要素则以痰、风、气虚为主。
作者:玛丽亚;孙学健;严兴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过程中有关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病理改变以及参附注射液对其的药理作用。方法:提取原代心肌细胞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共培养,BCA法检测细胞总蛋白含量、倒置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细胞直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肌细胞内ATP、ADP、AMP含量并计算腺苷酸含量及能荷水平。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理作用。结果: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肌细胞ATP、ADP含量、总腺苷酸含量、能荷水平显著降低(P<0.01),AMP含量显著增加(P<0.01)。参附注射液组较同期模型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直径减少(P<0.05),心肌细胞ATP、ADP含量著提高(P<0.05),AMP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总腺苷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能荷水平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心肌肥大过程中,存在能量代谢的紊乱。参附注射液在抑制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对能量代谢有益。
作者:于妍;王硕仁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