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新;蔺兴遥
目的:了解儿童感冒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武威市人民医院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处方2 575 张,统计其药味数、常出现的方剂、单味中药用药剂量以及常用中药等.结果:中药处方中的药味数平均为13 味,11~16味的占中药味数的89.6%;使用频次高的是麻黄、苦杏仁.结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内外调护,在治疗儿童感冒中起关键作用,但应注意控制剂量,合理使用,以减少或避免中医药的副作用.
作者:王莉民;曹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消脓汤治疗腹部术后残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消脓汤组、抗生素组、联合用药组各30 例,抗生素组常规给予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消脓汤组给予消脓汤,水煎分服,1剂/d.联合用药组将上述2 组治疗药物联合使用.3组均以不间断治疗7 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消脓汤组为83.34%,抗生素组为86.67%,联合用药组为96.67%.其中消脓汤组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脓汤组、抗生素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症状、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消脓汤组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脓汤组、抗生素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消脓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腔残余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赵磊;李强;柴琛;宋爱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面干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进行护理结果比较.结果:全面干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睡前血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全面干预护理组的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全面干预护理组治疗后的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治疗后(P<0.05).结论:全面干预护理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花费、减少医护诊疗过程中不必要的纠纷,对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早日康复均有积极意义.
作者:戴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提升教学技巧、不失时机地利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拓展思路激发探索精神等方面,阐述了提升中医内科教学质量的方法,认为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重州;肖高红;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烧山火法联合患侧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取穴联合TDP 照射治疗,治疗组60 例在对照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合谷、手三里、足三里烧山火手法进行治疗,2组针刺治疗均留针30~40分钟,中间行针1~2 次,1 次/d,连续治疗15 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50 例,显效5 例,有效4 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山火法联合患侧TDP照射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常规针刺疗法.
作者:薄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小儿智力糖浆对脑性瘫痪儿童早期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 例.2 组患儿均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脑蛋白水解物,1 次/d,连续10 天,休息20 天,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脑细胞治疗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语言训练,每项训练1 次/d,40 min/ 次;治疗组3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月龄1~3 个月者,5 mL/ 次,2 次/d,3~6 个月者,5 mL/次,3次/d.疗程均为3 个月,疗程结束后通过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粗大运动行为能区、精细动作行为能区、适应行为能区、语言和个人- 社交行为能区的发育商(DQ)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疗效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对脑瘫高危儿童脑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晓;朱艳芳;丁艳梅;魏水珍;王润妮;张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纵观历代主要药物著作中对人参功效的记述后指出,金元以前无人参补元气一说,现公认的人参大补元气系金元以后的讹传.
作者:李纬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现状,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开展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及患者求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通渭县84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欠缺且获得途径单一,但需求愿望很强烈,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密切相关.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急症现场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高血压急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行高血压急症急救技术的培训,减少高血压急症引发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涛涛;许瑞;余君莲;李德芳;韩晓琴;包响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肾汤联合厄贝沙坦、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66 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汤治疗.2 组疗程均为2 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 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6.7%,2组差异虽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 组治疗前后Scr、BUN 保持稳定.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 个月后2 组MAP、UAER及β2-MG均明显下降(P<0.01).与治疗1 个月后比较,治疗2 个月后2 组UAER 及β2-MG 水平仍继续下降(P<0.05 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2 个月后UAER、β2-MG 下降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益肾汤联合厄贝沙坦、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DN 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更有效地降低UAER 和β2-MG 水平,是延缓早期DN 进展的有效办法.
作者:林晓芬;黄燕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强心方对扩张型临床心衰期心肌病患者血浆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 例临床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的1 型受体阻断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煎服,1 包/ 次,2 次/d.2 组均以连续治疗3 个月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超EF值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强心方能显著改善患者肾虚症状积分(P<0.05),治疗后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都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的缩短(P<0.05),同时神经体液因子血浆NT-pro-BNP的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其中NT-pro-BNP、EF较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对照组作用不明显.结论:强心方可能通过加强临床心衰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射血分数)及调节神经体液因子(降低血浆NT-pro-BNP 浓度),干预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作者:何文;董耀荣;陈兆善;胡坚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对近年来灵龟八法的文献进行分析,认为作为时间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龟八法法的疗效已经在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大量研究中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①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疗效评定所观察的指标也相对比较单一;②分子蛋白水平的研究相对匮乏,且部分研究未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③相对缺乏对灵龟八法机理的研究.
作者:陈曦;杜晨;胡幼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清宫汤治疗药物流产的疗效及对阴道流血时间和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方法:将317例药流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162例)与对照组(155 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逐瘀清宫汤协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2 组间流产效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分别为156(96.30%)和134(86.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胚胎排出时阴道出血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流产后出血持续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逐瘀清宫汤协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中期妊娠,可有效降低药物流产的不全流产率,明显减少药物流产过程中胚胎排出时阴道出血量,有效地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
作者:张秀芳;左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对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后认为,工作量大、经常值夜班、职业风险性高,以及医患关系、自身年龄、社会地位等是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调节护士工作压力的若干措施.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无糖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126例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稳心颗粒组(稳心颗粒无糖型口服+ 常规治疗,n=63)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3),比较2 组在PCI 前1 天、PCI 后1 天、PCI后第4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稳心颗粒组PCI前1天、PCI后1天的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稳心颗粒组PCI后第4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均有显著回降(P<0.05).PCI 后1 天和PCI 后第4 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的浓度均有明显变化(PCI后1 天为增加,PCI后4 周为回降,均P<0.01).结论:稳心颗粒(无糖型)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 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作者:王银娣;曹云;崔琪;张小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中医食疗在肝硬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在肝硬化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食疗的机理与方法.方法:按照常规饮食护理与中医食疗护理2 种方法获取临床护理资料,对比2 种饮食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医食疗在肝硬化临床护理中对患者饮食、病情状况方面有良性辅助治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护理在肝硬化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该推广中医食疗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萍;朱建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 例.2 组均予以糖尿病知识教育和糖尿病饮食调理,对照组使用胰岛素和甲钴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100 mL 静滴,1 次/d,治疗2 周停1 周,再治疗2 周;多贝斯片0.5 g,口服,3 次/d,共4~6 周.结果:治疗组显效41 例,有效18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显效28 例,有效22 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8.1%.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和多贝斯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神经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载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拔罐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止咳抗感染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柴顺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射贝止咳液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IFN-γ、IL-4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5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50 例,口服射贝止咳液;对照组45 例,口服酮替芬.2 组均在用药前后分别记录患儿症状、体征及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50 例中显效39 例,有效10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45 例中,显效25 例,有效14 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FN-γ、IL-4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组内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治疗组中IFN-γ、IL-4 表达更加明显(P<0.05).结论:射贝止咳液治疗小儿CVA 疗效明显优于酮替芬,主要通过抑制IL-4水平及提高IFN-γ水平,使Th1/Th2 失衡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减少病理活性产物的释放,从而控制气道炎症,减缓哮喘发作.
作者:樊彩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卧床患者压疮护理的新措施新方法,以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0 年3月至2012 年3 月在泾川县人民医院住院的160 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 组,每组8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决明子糜子垫进行护理,观察对压疮的护理效果.结果:2 组在护理时间、翻身次数、工作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在皮肤潮湿感、皮肤热感、皮肤发红、压疮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决明子糜子垫新方法、新措施综合护理压疮患者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酸枣仁皂苷A 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胞浆细胞色素C(CytC)表达及Caspase-3 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500 μmol/L 过氧化氢作用4 小时建立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酸枣仁皂苷A(20 mg/L)在造模前干预24 小时.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胞浆CytC 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 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经500μmol/L 过氧化氢作用4 小时后,细胞核暗淡,伪足显著变细,细胞间连接明显减少,搏动节律明显减慢,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能显著改善心肌细胞形态、提高细胞活力及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模型组中胞浆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 组的胞浆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酸枣仁皂苷A 可明显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及caspase-3 活性有关.
作者:黄宜生;贾钰华;糜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