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
从组方的药物性味、升降浮沉、组成、配伍、用量、功能、应用、机理、单方验方、煎煮、服药方式等方面探讨李泉云老师提出的临证组方用药要效而简,不可滥而繁,以免相互抵消或制约其功效.同时强调用药应既在理法之中,又不拘泥于成规,为名相所束缚;其组方十分重视小方与小方配套应用;小方之中,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平胃散可谓方剂中四大台柱,涵盖了中医气、血、痰、湿四大方面;临证时应敢用药、会用药、慎用药.
作者:周云霞;周红霞;赵雪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救艾归芎汤治疗人流术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人流术后宫内残留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口服救艾归芎汤,1剂/d,连用7剂;对照组予益母流浸膏10 mL,口服,3次/d.共7天.治疗7天后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B超宫内异常回声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10%,对照组为69.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复旧及转经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救艾归芎汤能有效促进人流术后恶露的排出,并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
作者:钟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温肾胶囊对抑郁症大鼠模型性行为学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为温肾胶囊治疗抑郁症性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CUMS和沈氏等建立的慢性应激法复制抑郁症模型后进行交配实验,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含量.结果: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骑跨潜伏期均明显缩短,温肾胶囊高剂量组骑跨次数增多,各组骑跨活动鼠数、射精活动鼠数均明显增加,说明各组大鼠性能力均有所提高;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体内血清睾酮含量明显升高;而各组大鼠体内雌二醇含量明显降低.结论:①温肾胶囊对抑郁症大鼠性功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②温肾胶囊不同剂量对抑郁大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的治疗作用强于低剂量组.
作者:寇宁;张玉香;王一强;张元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分析传统医学防病的理论精髓和社会实践,<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的治未病原则、养生保健理念以及甘肃省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阐述现代健康教育的作用,指出围绕生活方式转变的疾病防治活动是提高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而且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甘肃省将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是欠发达地区实施新医改的亮点和特色,且与新形势下的医学模式转变完全吻合.
作者:钱国宏;文建强;王玉;康国荣;郑访江;鲁培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碘染色法对淮河流域早期食管癌普查的应用效果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淮河流域对2 004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行组织活检,并搜集中医四诊资料用以辨证分型.结果:碘染色前后诊断发现食管癌患者分别为25例、48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208例、64例;活检组织学诊断发现食管癌患者57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272例.食管癌发现率染色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不同证型在病变部位、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证型在病变大小、恶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检查中碘染色可明显提高浅表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型与病变大小、恶性程度相关;重视早期临床症状和内窥镜检查是提高食管癌诊断水平的主要方法.
作者:付彦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450例产妇进行产后抑郁、一般情况与认知功能调查.结果:产妇发生产后抑郁者100例,发生率为22.2%;教育程度、意外妊娠、妊娠合并疾病、初产妇与分娩方式为影响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抑郁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完成总应答数、总错误数、完成一个分类卡片数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状况与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呈负相关,与完成总应答数和总错误数呈正相关.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多伴随有认知功能损害,并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田安安;魏彩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耳穴放血、贴压及面部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门诊就诊的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耳穴放血、贴压及面部拔罐法;对照组采用体穴针刺、大椎穴及背部阿是穴刺络拔罐法,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放血、贴压及面部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安全、方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亚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归芪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归芪多糖高剂量组(100 mg/kg)、归芪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和阳性药物对照组[黄芪精口服液(1.8 g/k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皮下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药物组分别灌服归芪多糖(50 mg/kg和100 mg/kg)和黄芪精口服液(1.8 g/kg),1次/d,连续灌服6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并加强2天后计算小鼠耳廓肿胀度及脾脏、胸腺指数.结果:100 mg/kg归芪多糖能明显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与阳性对照药物黄芪精口服液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归芪多糖在50~100mg/kg剂量范围内可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萎缩,增加小鼠免疫脏器指数.结论:归芪多糖可恢复小鼠对外源性过敏原所导致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且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和胸腺的萎缩.
作者:许珊丽;王恒瑞;于双;樊文博;蒲秀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以2010-2012年<西部中医药>(原<甘肃中医>)所载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比较方法,对所载1 559篇文献按照基金来源、作者地域分布、作者学历分布、作者职称状况及其他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学术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外科高危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11例神经外科高危患者分为对照组(176例)和评估组(135例),对照组不进行评估,仅实施常规护理,评估组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教材<护理学基础>第3版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作为评估工具,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压疮发生率为4.0%,评估组发生压疮2例,压疮发生率为1.48%,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是准确筛选神经外科压疮高危人群的评测工具,预防压疮实用有效.
作者: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电动步态减重仪进行步态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把100例患侧肌力未达到3级,不能达到站立平衡状态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针刺按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电动步态减重训练仪,在患者不能达到站立平衡时,进行早期步态训练,并配合康复训练,30天后观察患者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偏瘫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运用电动减重步态训练仪有利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及步行速度的提高.
作者:肖红;王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肿痛消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肿痛消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影响条件(即醇沉浓度、浸膏相对密度、烘干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同时对颗粒粒度、水分含量、生产效率等进行检验分析.优选该颗粒剂的佳制备生产工艺.结果:综合分析试验中的各项指标,肿痛消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是醇沉浓度为含醇量60%,相对密度为1.26~1.36,烘干温度为55~65℃.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葛新春;毕映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香桂养胃散的佳制备工艺,并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木香、肉桂、干姜、香附、川芎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对芍药苷,阿魏酸,橙皮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强,色谱斑点分离良好,色谱定量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论:香桂养胃散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可控.
作者:张永玲;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9-2011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敷擦复方共111首,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较高,补虚药只占5.09%.祛风湿类常用的药为生川乌、生草乌;活血化瘀药常用乳香、红花;解表药常用细辛;清热药常用黄柏;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生天南星、白芥子;常用的敷擦剂为酒、醋.结论: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在运用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清热、化痰药物,以畅通气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常用毒性药物为生品川乌、细辛、草乌,复方应配伍解表药、开窍药以促进药物在体表的吸收.
作者:唐瑛;肖力强;江花;王倩;王科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必要时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单纯夹板固定者4~6周拆除夹板,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者如干骺端稳定,2~3周后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如干骺端不稳定,4周时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夹板固定不超腕关节,并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同时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即时、3天、7天、14天时骨折复位丢失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个月时从腕关节的疼痛和屈伸活动2方面评价疗效.结果:优259例,占83.55%;良40例,占12.90%;可6例,占1.94%;差5例,占1.61%.结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少数无效病例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等有限手术方法.
作者:邓强;刘朝辉;王亚伟;张彦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穿心莲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穿心莲片中铜(Cu)、砷(As)、镉(Cd)、汞(Hg)、铅(Pb)的含量.结果:穿心莲片中铜(Cu)、砷(As)、镉(Cd)、汞(Hg)、铅(Pb)的含量分别在10、2、0.1、0.02、0.8 ppm范围,折算成日服剂量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的各元素的大日摄入量.结论:穿心莲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远低于相关标准,服用安全.
作者:黄文华;宋艳刚;谭隋子;刘东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蛇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溃疡面外敷猪甲生肌膏治疗;对照组62例溃疡面用0.2%雷佛奴尔溶液湿敷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4例,好转6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38例,好转15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5.48%,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疗效优于雷佛奴尔溶液.
作者:罗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两益汤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和血清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哮喘的机理.方法:采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等体积混合液制备急性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生理盐水(A组)、两益汤(B组)和氨茶碱(C组)对哮喘潜伏期的影响;以卵蛋白致敏法制备慢性豚鼠哮喘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生理盐水组(D组)、两益汤组(E组)和地塞米松组(F组)豚鼠血清TNF-α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两益汤组能明显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P<0.01),两益汤组与氨茶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益汤组能显著降低哮喘状态下豚鼠血清TNF-α(P<0.05),并能显著降低哮喘状态下豚鼠血清IL-4的水平(P<0.01).结论:两益汤有延长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的作用,其对哮喘呼吸道炎症的抑制可能与下调哮喘豚鼠TNF-α和IL-4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庆大;刘萍;蔡乐;李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探讨高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特点及原则,认为高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因其多数合并消化道疾病,且PCI术后为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造成心肌长期大面积缺血,故术后护理应纠正心功能,评估出血风险,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以减少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发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三黄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寻找治疗痔疮的新型中药栓剂.方法:采用水、丙二醇及水和丙二醇的混合液分别做药物分散媒进行试验,以分散度、黏度、沉降度为指标进行考察,同时对外壳基质PEG1000、PEG4000、十六醇的配比进行优选,以栓剂硬度、形成时间及熔融时间为考察指标,确定基质处方佳方案,后将黄芩、黄连、黄柏3味中药灌装于半合成脂肪酸酯制成的空心栓壳中,制成三黄中空栓,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考察.结果:三黄中空栓各项指标符合标准.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程晓华;姜华;徐玉娥;蒋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