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岩
通过普查报道了漳县中药资源情况,并提出了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作者:苏耀海;陈玉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十三味马钱子丸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在同一色谱条件,Dikma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pH值2.8)(10:90);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对十三味马钱子丸中两种成分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士的宁、马钱子碱分别在0.262~1.310μg(r=0.9998)、0.172~0.860μg(r=0.9995)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6%(RSD为1.95%)、98.06%(RSD为2.0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十三味马钱子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郝建明;郭文宾;刘兰生;范潇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舒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不适的比例及程度均较轻,穿刺部位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循证护理的理念融入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舒适护理管理过程中,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的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苏舒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透联合肾衰宁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通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方法透析,高通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法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法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3个月后观察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炎症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和高通组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透联合肾衰宁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小庭;黄国东;谢晓萍;周赤龙;周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大承气汤,1剂/d,早晚保留灌肠。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外科手术率对照组为27.5%,观察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能有效阻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杨学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藏药甘青青兰4种不同提取物对4种临床常见标准菌株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甘青青兰4种提取物有无抑菌活性。结果:甘青青兰(炒制)水提取物、生药材水提取物、生药材乙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0.15 g/mL,0.2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甘青青兰(炒制)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作用。高浓度甘青青兰(炒制)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作用,且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更好。结论:甘青青兰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确切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粪肠杆菌无抑菌作用。
作者:胡君茹;姜华;李喜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学生特点、教师现状、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探讨提高中医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方法,以期解决目前制约中医基础课程教育发展的问题,发展、振兴中医教育工作。
作者:张珺;沈津湛;吴元洁;周美启;王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论述了王自立主任医师对湿邪的认识,介绍其对外湿、内湿、寒湿、湿热的辨证论治心得,阐释湿之寒热之性及湿热“一源三歧”之意。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仿真模型模拟操作联合模块式教学法在研究生学习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椎体强化术的标准化模块式操作步骤,在高年资医师带教下,对骨科专业22名临床研究生进行详细讲解操作要领和见习观摩,然后在仿真模型上进行模拟操作,根据末次实际操作评分评判效果。结果:22名研究生中10人操作规范、步骤正确、完成手术满意、回答问题准确,优秀率达45.45%,10人良好,良好率45.45%,优良率达90.9%。结论:仿真模型模拟操作联合模块式教学法,使研究生们能直观的按模块化步骤模拟椎体强化术实施步骤,有利于他们快速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姚珍松;唐永超;江晓兵;梁德;张顺聪;晋大祥;丁金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疗灌注结合益气活血汤在中晚期膀胱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80例中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双侧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汤口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出院,治疗组的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98.9%,对照组为91.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D4+、CD8+、NK细胞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CD4+与NK细胞值明显上升(P<0.05), CD8+值明显下降,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灌注结合益气活血汤应用于中晚期膀胱癌的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率,这可能与有效改善免疫状态有关。
作者:裴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以“三级预防”思想为指导,从一级预防,术前检查,排除隐患;二级预防,血栓前状态预防,未病先防;三级预防,术后防治等多方面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策略,以期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不断丰富三级预防思想的内涵,为提升患者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玉泉;鄢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组加用保元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阳虚水泛组加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F、FS 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ng-Ⅱ、IL-6及TNF-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辨证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盛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1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A组术前2天起给予塞来昔布200 mg Bid,同时术后第1~4天给予塞来昔布200 mg Bid+止痛泵止痛治疗,术前术后针对疼痛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B组给予止痛泵+安慰剂止痛治疗。术中予常规的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对患者采取超前镇痛护理干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4天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超前使用塞来昔布的同时并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术后的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王颖;郭婕;唐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计量学分析,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三大特色选穴方法。方法:对2002-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6个数据库检索出来的针灸治疗肩周炎的1821篇文献进行取穴规律的计量学分析。结果:透穴应用总频次为412次,使用频次高的是条口透承山,占47.3%;在明确指出阿是穴具体定位的91篇文献中,阿是穴定位在喙突的文献占54.9%;在明确指出肩三针具体定位的94篇文献中,肩髃、肩髎、肩贞被多文献采纳为“肩三针”穴。结论:透穴、阿是穴、肩三针均围绕肩周炎“痹阻不通”的病机进行治疗,逐渐成为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三大特色选穴方法。在临床及科研中,三者之间既各具特性,又联系紧密。
作者:赖雪燕;叶敏;祁冀;林育珊;陈俊琦;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风湿康冲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都给予甲氨喋呤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风湿康冲剂治疗,2组均于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与功能障碍指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恶心呕吐、皮疹、转氨酶升高、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康冲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能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
作者:成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激素配合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以强的松,同时加服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1剂/d;对照组25例,予以强的松口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对照组为6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激素配合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治疗ITP疗效显著。
作者:李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天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B型尿钠肽(BNP)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BNP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液黏度。
作者:王丽红;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定膏配合陇中消肿止痛合剂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3组各42例,治疗一组用消定膏外敷治疗,治疗二组用消定膏外敷+消肿止痛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治疗,3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组在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在缓解疼痛及减轻肿胀方面效果更佳,治疗1组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陇中消定膏外敷联合消肿止痛合剂口服能较好地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疼痛与肿胀,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米仲祥;李盛华;毕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按GB/T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书写。医学期刊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x,不用正体X,也不用Mean或M;中位数用英文大写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不用SD;标准误用英文小写斜体sx,不用SE或SEM。③t检验用英文小写斜体t,不用大写T。④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⑤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⑥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⑦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υ。⑧概率用英文大写P。⑨样本用英文小写斜体n,不用大写N。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望仙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朝阳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12个社区初诊发现的糖尿病患者1535例,随机收取350例入组,采用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并比较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相关得分。结果:干预后患者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和血糖监测管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曾庆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