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质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33例

孙大伟;王凡;许国;蒋雪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前期, 中医药, 体质调养干预, 治疗, 临床研究性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调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体质调养干预组38例与西药对照组38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降糖药物,体质调养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体质调养干预,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HbA1c、FPG、P2hPG变化情况。结果:体质调养干预组HbA1c、FPG、P2hPG下降程度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前期高危体质人群早期进行中医药干预,可使其有效保持在IGT阶段或转变为正常糖耐量者。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疗法治疗脂肪肝92例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社区脂肪肝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2组患者均服用少量常规降血脂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进行饮食、运动干预。采集患者治疗前后BMI、血压,血清酶学指标(ALT、AST、GGT)水平、HOMA值、血脂、B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观察2组患者调脂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ALT,AL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病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明;卢红元;杨建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TNF与2型糖尿病肾病及其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血清TNF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并探讨TNF与血瘀证、痰湿证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入选170例DN Ⅲ、Ⅳ及Ⅴ期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血清肌酐等指标,并采用MDRD计算公式计算血瘀证、痰湿证、血瘀兼痰湿证、无血瘀痰湿证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各组TNF值变化情况。结果:①血清TNF随DN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Ⅴ期TNF高于Ⅲ期、Ⅳ期(P<0.01,P<0.05),Ⅳ期高于Ⅲ期(P<0.01)。②血清TNF与UAlb呈正相关(r=0.272,P=0.000),与GRF呈负相关(r=-0.455,P=0.000)。③随着血瘀证、痰湿证的发生,TNF逐渐升高,血瘀兼痰湿证组高。结论:血清TNF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与其肾脏损害程度一致;中医的痰湿、血瘀与TNF有关。

    作者:杨华;曾娟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历代治疗面部色斑方法拾零

    从面部色斑的文献记载、历代中医美容方法2方面论述中医对面部色斑的预防和治疗,这对现代崇尚以自然、天然为要求的中医药美容、护肤有很好的借鉴和继承作用。

    作者:张平;林俊华;吕文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俄藏黑水城敕赐紫苑丸方考释

    以俄藏黑水城Инв.No.6867原卷图片为底本予以识读并考证发现:俄藏敦煌黑水城“敕赐紫苑丸”是迄今仅见的冠以“敕赐”的唐代佚方。该方药味多,主治广,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是一首治疗气积、食积、痰积、水积、血积、肉积等的杂积通方,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作者:袁仁智;潘文;李盛华;吕有强;扈小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技能操作、疼痛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36±4.89)分和(43.80±4.29)分,低于对照组的(47.68±4.77)分和(47.04±4.09)分(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满意度、疼痛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68±2.98)分、(92.28±3.31)分和(94.96±3.30)分,高于对照组的(89.56±3.06)分、(89.16±2.97)分和(92.32±2.88)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吴静;陈华;陈建朵;郁胜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加味甘露消毒饮治疗早期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甘露消毒饮治疗早期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加味甘露消毒饮治疗,1剂/d,水煎2次,分早晚2次口服,随证或随病加减;对照组45例单纯口服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3片/次,3次/d。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以及ALT、AST、TC、TG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5.6%;治疗组治疗后肝功(ALT、AST)、血脂(TC、TG)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甘露消毒饮治疗早期脂肪性肝病的疗效优于复方蛋氨酸胆碱片。

    作者:罗媛媛;张斌;蔡启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集束化管理在急诊突发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集束化管理运用于急诊突发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以提高急诊科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30起突发事件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发生的27起突发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抢救分区域、护士分层次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评价2种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医患满意度、护士到位及时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护士到位及时率、抢救成功率、医生及家属的满意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提高。结论:集束化管理运用于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的实施中,可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优化急救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戴珍娟;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细胞OCN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OCN)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淫羊藿苷治疗牙周病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矿化诱导条件下将第3代细胞与10~0.001μg/mL6个浓度的淫羊藿苷作用,Elisa测定OCN表达水平。结果:人牙周膜细胞在矿化诱导条件下与不同浓度淫羊藿苷作用72小时后,1~0.01μg/mL组的OCN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10μg/mL组OC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骨向分化。

    作者:赵弼洲;田佳灵;余占海;胡永寿;马海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银汤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的影响。方法: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其病情进展情况分为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每期30例,均以消银汤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加减,1剂/d。同时以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人为对照。分别检测银屑病各期和健康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清中白介素18的含量。结果:经消银汤治疗后进行期、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退行期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期患者之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低。结论:消银汤可降低血清中IL-18的水平,使银屑病患者免疫调节趋向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沈雷鸣;殷洁;刘元林;肖海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推拿技术及音乐疗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将50名护理实习学生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学生对38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6天后,再由试验组学生实施推拿及音乐等舒适护理6天,之后对护理实习学生和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学生对护理技术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围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综合多学科理论与技术开展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崔巧玲;贾喜平;郑强霞;刘旭君;雷海瑛;杨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养阴生肌散急性毒性及全身过敏性实验研究

    目的:对养阴生肌散进行安全性试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养阴生肌散按1∶0.7配成混悬液,0.02 mL/g灌胃,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运用养阴生肌散对豚鼠进行致敏和攻击,观察豚鼠有无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结果:养阴生肌散LD50未能测出,按照毒理学评价标准,LD50>1000 mg/kg,属无毒性物质,本实验剂量增加到12000 mg/kg仍未出现毒性反应,表明养阴生肌散对小鼠安全无毒;对豚鼠全身过敏反应呈弱阳性。结论:养阴生肌散急性毒性及全身过敏性安全指标基本符合规定要求。

    作者:李喜香;刘效栓;张小华;禚君;豆金彦;刘军刚;高小恒;张坚;张芳丽;马岚;郑立娟;吴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安坤种子浓缩丸打光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安坤种子浓缩丸打光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基丸装量、包衣锅转速、滑石粉用量、停锅吹干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8(27)正交实验,以打光后丸剂含水量和外观为指标优选其打光工艺。结果:优选打光工艺为750 mL 45%乙醇,基丸装量40 kg/锅,糖衣锅转速30 r/min,滑石粉用量0.5 kg,停锅吹干时间20分钟。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控制安坤种子浓缩丸的质量。

    作者:詹文强;刘盈骅;刘高宏;王宝才;张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TBI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NDS评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光民;王连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血管病的综合预防途径探讨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为脑血管病长期预防的有效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综合预防方案,并对预防对象进行指导、监督和观察,3年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坚持预防与未坚持预防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社区患者能够长期坚持预防的人数与非社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把脑血管病的综合预防与社区医疗服务结合起来,才能保持脑血管病预防的合理性和长期性,才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作者:赵爱江;石海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虢周科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经验

    从虢周科教授对中风后抑郁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用药,调理善后,病案举例等方面详述虢周科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的临证经验,其运用“三期五脏十候辨证体系”,采用郁乐冲剂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作者:魏佳;虢周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并按照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 Man 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1058例DN患者。大部分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提示阴性结果的试验可能未发表)及试验方法质量低下。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可降低DN患者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甘油三酯,并且可改善DN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总有效率;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可降低早期DN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但不能降低临床期和晚期DN患者的血清肌酐和总胆固醇;③黄芪注射液降低早期 DN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的疗效与卡托普利相似;降低早期DN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素氮的疗效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相似,但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肌酐的疗效不如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期间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由于纳入试验方法质量低下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使本系统评价的证据强度不足,有待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作者:任芳;徐厚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筋针刺疗法研究

    从经筋针刺针具及针刺手法的研究入手分析,发现目前对经筋针刺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多,而对其治疗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指出如何用现代医学的知识解释经筋针刺的机理应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吴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虚邪”源流

    从“虚邪”命名、“虚邪”致病特点以及“虚邪”概念的演进3方面入手探讨《黄帝内经》中“虚邪”概念的形成有其较为复杂的认识背景,其与“虚风”一词密切相关,指出“虚邪”派生于“虚风”,有较强致病力,常与异常气候变化有关,这与《难经》的认识不同;后世医家在运用其概念时,含义又有了延伸;中医学概念常随时代变迁,在学习或者运用相关概念时应当注意其中的变革,以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作者: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西部中医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东汉陇上著名道医封君达有关文献及里籍考

    从历代有关封君达文献记载,有关封君达的名、字、号以及封君达里籍浅论3方面探讨近期评出的甘肃古代十大名医封君达为东汉至三国时期陇上著名道医,其资料在有关史书、医书、道书、地方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因封君达活动范围主要在今之武山、陇西、渭源一带,且曾与曹操谈论过养生之道,其行踪到达过中原等地,因此认为封君达是武山人或陇西人。

    作者:李应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