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英;蔡文华;郭子伟;马铭;许曼莉
目的:对临床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选取能较全面反映临床护理质量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将其量化、合成,得到各护理单元综合评价数值.结果:各护理单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依次为:内一科(10.0469)、内二科(9.7841)、内三科(9.5513)、外二科(9.3703)、外一科(9.0025).结论:综合指数法避免了人为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结论直观,应用方便,说服力强,有利于激发公平竞争意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邹以新;杨萍;赖群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验方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服用活血益气通经汤及腰痛宁胶囊,30天为1个疗程.2组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按ODI评分系统、VAS疼痛视觉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 5例(32.61%);显效1 7例(36.96%);有效11例(23.91%);无效2例(6.52%);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10.87%);显效15例(32.61%);有效16例(34.78%);无效10例(21.74%);总有效率为78.26%.2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及缓解疼痛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且疗效优于腰痛宁胶囊.
作者:柴旭斌;王少纯;周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体质致病、中医饮食理论以及体质在糖尿病饮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中医理论及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提示糖尿病的发病与体质有相关性;阴虚质、痰湿质是糖尿病好发的两种体质;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而中医饮食遵循平衡、食量的控制原则,强调食物性味对脏腑功能及体质的调节作用,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到糖尿病饮食中,丰富了饮食治疗的内涵;目前针对患者偏颇体质进行了饮食治疗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发现将体质理论应用到糖尿病饮食在患者的症状及生化指标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周卓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创立PBL教学法与师承教学相结合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本科实习教学模式.方法:对20名本科实习生采用新的本科实习教学模式,门诊实习设立试诊单制度,病房实习以PBL教学法为主要手段,实习时间为1个月.结果: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应诊能力与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学生初步了解耳鼻咽喉常见病的中西医诊断与基本处理原则.结论:PBL教学法与师承教学相结合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本科实习教学模式是更有效的中医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谭智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体会,从多媒体与板书、绘图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教学充分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4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作者:宋艳梅;王文全;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状况,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加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某社区患者的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现场调查,并通过描述性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总体满意度水平不高(54.9%),在满意度单项指标中,社区医生治疗技术、效果等满意程度较低;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总体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社区医生治疗技术、健康教育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从多层面、多环节考虑,以改进工作,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和春兰;权金林;李德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基于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探究吴茱萸的应用沿革,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吴茱萸发挥的功用及临床运用各有特点:汉代首明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之功;魏晋隋唐时期弘扬温中降逆、止泻定痛之效,提出祛痰消积之用;宋金元时期在继承前贤成就基础上,突出逐瘀消癖的功用;明清时期强调其开郁化滞、散寒降逆、助阳止泻的效用.
作者:于鹰;王均宁;张成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配比的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配比1组和配比2组,每组50人,配比1组用5:2(泽泻50 g,白术20 g)的泽泻汤治疗,配比2组用1:1(泽泻35 g,白术35 g)的泽泻汤治疗.1月后观察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下降,配比1组和配比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和8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血脂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配比的泽泻汤对高血脂患者均有疗效,1:1配比的泽泻汤疗效优于传统的5:2配比的泽泻汤的疗效.
作者:高艳琼;延华;金瑞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血小板聚集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紧张型头痛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效率及血浆内皮素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及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5.9士11.2)ρ/(ng·L-1)及(32.2±5.9)%,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任福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大鼠肺组织CD34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管穿刺快速推注博来霉素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SPF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后第2日起灌胃干预各组大鼠,于灌胃后第7、14、28天,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比较CD34在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组织CD34的表达在7、14、28天较同期空白组增强(P<0.05);黄芪甲苷组、激素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黄芪甲苷高、中剂量组肺组织CD34的表达较激素组减弱(P<0.05);低剂量组表达与激素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CD34的表达,其干预效果与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红;沈明霞;谢海彬;缪天玲;冯玉平;王胜武;邓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依据临床证候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4组,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形、非杓形、深杓形和反杓形4级,观察动态血压水平,计算出夜间血压下降率,以此判断血压变异性.结果:肝火亢盛组呈明显昼高夜低,阴虚阳亢组呈夜高昼低,阴阳两虚组和痰湿壅盛组的昼夜节律不明显,同时阴阳两虚组收缩压升高明显,痰湿壅盛组舒张压升高明显,非杓型患者易出现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在中医辨证分型各组分布中存在差异.中医辨证分型能够协助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对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有潜在价值;动态血压作为高血压的重要检测手段,可为高血压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参考.
作者:张帆;杨志杰;张保丽;秦昕;高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系统评价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文献库、CNKI、VIP、CBM,查找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1998年1月至2014年10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合计患儿人数为1 8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七味白术散为主方或七味白术散合并西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相比,七味白术散主方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具有更好的临床治愈率,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此研究证据尚不能确定完全适用于临床,其疗效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王倩;孙远岭;李继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术后三阴乳腺癌患者9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术后服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服用中药至少1年;对照组按照美国西医指导标准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无病生存者占88.00% (44/50),总生存率为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2/48),83.33 (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通过口服中药能有效提高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减少复发转移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指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辨证施治、古方化裁、自拟方药、成药治疗、结合西药、针药并用等;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改善胃黏膜组织、调整胃泌素、前列腺素含量及胃、十二指肠运动等方面效果显著.但进一步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建立客观的诊断指标,研究规范的辨证方法,对中医药治疗BRG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源;张立平;陈丽如;聂玮;姚玉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提高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CNP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情况.结果: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费用方面对照组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对单纯性股骨干骨折患者有较好效果,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侯小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从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选择部分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在实验室研究抗菌中草药的小抑菌浓度,用来治疗对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耐药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方法:采用试管法,测定连翘、黄连、大黄、黄芩、板蓝根、草河车、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白芍等中草药对临床分离的8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出具有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中草药.结果:10种单味中草药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是连翘、黄连、大黄、黄芩、板蓝根、草河车、鱼腥草、金银花等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效果更明显.结论:用中草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即可防止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保护抗菌素不致过快产生耐药性,而且还能减少过度使用抗菌素对人体造成的副作用.
作者:穆廷杰;杨芬兰;金海红;李维嫒;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指出合理用药系统在对处方的审查和监测中表现出了科学性、合理性及使用的便捷性等特点,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研究提供了极大帮助;对控制乱开药、多开药等不合理行为有显著规避效果,能预防及避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用药管理水平.
作者:张宝林;滕璐灵;来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患者80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发生特殊部位出血情况、护理干预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以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椎管内出血以及皮肤出血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溶栓治疗者,积极监测患者血小板变化,提高护理重视程度,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史玛诺;冯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促进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和基于中药、天然药物资源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及创新药物的发现,在对当前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综述的同时尝试提出中药营养素及中药化学物质相结合的系统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以供参考.
作者:李季文;刘效栓;李喜香;毕映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奇正青鹏软膏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瘢痕疙瘩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稀释后局部瘢痕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外用奇正青鹏软膏.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治愈率26.67%,对照组6.67%.结论:青鹏软膏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对预防瘢痕疙瘩增生、复发、止痒、止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爱萍;边芳;李湘君;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