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护理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干预效果

兰长安

关键词:高血压, 肝阳上亢型, 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辨证施膳、点穴按摩、叩刺、耳穴按摩、中药浴足、运动指导及情志调护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比较2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QOL-BREF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QOL-BREF总分2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简便,辅助降压效果好,可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王自立主任医师从阴阳论治胸痹心痛病经验点滴

    通过2则典型验案论述王自立主任医师从阴阳辨治胸痹心痛病的经验,王自立认为“阳不足者,阴必乘之”,故治疗时从“辛甘合化为阳”出发,重视温通心阳之法的应用.

    作者:杨阿妮;柳树英;王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医院2010~2013年贵重中药饮片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东院贵重中药饮片使用情况与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整理医院201-2013年贵重中药饮片用药数据,对销售量和销售金额排前1 5位的贵重中药饮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重中药饮片销售量和销售金额分别占我院中药饮片总销售量和销售金额的2.45%和16.62%;含贵重饮片处方数占总饮片处方数的22.23%;医院贵重中药饮片销售量较稳定,近4年缓慢下降;贵重中药饮片销售金额逐年减少,平均减少幅度为1 3.5%;中草药处方工作量基本平稳,而贵重药处方量在逐年增加.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东院中药饮片使用合理;部分贵重饮片价格涨势影响其销售量,价廉的贵重药饮片得到更多的应用;做好年度分析工作对中药饮片管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新荣;古今;孟庆隆;韩亚亮;刘青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秦艽醇提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叶秦艽醇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芍组及秦艽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胶原乳液多点皮内注射建立关节炎模型;秦艽组以秦艽乙醇提物1.8 mL(kg/d)灌胃;白芍组以白芍总苷胶囊内容物混悬液2 mL(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第24天、31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关节X线片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及足趾关节明显肿胀、变形,秦艽组及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艽提取物能在早期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一般情况,减轻关节肿胀程度,改善滑膜炎症状,保护关节,体现治疗早期RA的优势.

    作者:王佳;王钢;王丽琴;王涛;田杰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妇产科住院孕产妇在加床、调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从96%提高到99%.结论:在妇产科病房减少加床、调床,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后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BR53)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面对应对得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应对得分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命质量中功能领域得分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症状领域中疲乏、气短、失眠等有所缓解,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使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积极医学应对方式,改善化疗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缓解疲乏、脱发烦恼和疼痛等症状,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晓华;张晓岚;梁玉荣;杨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综合治疗研究

    对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方法,降低产后抑郁的危害性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晓青;梁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医院2010-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某医院近三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医院防控传染病及信息上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预防保健科2010-2012年信息上报的3 083例传染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甲类传染病0例,乙类1 726例,丙类1 274例,其他疾病83例,死亡1例.居前3位的是手足口病955例(30.98%)、肝炎911例(29.55%)、痢疾451例(14.63%),其中肝炎和手足口病2010-2012年构成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肠道传染病1 614例,占52.3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 118例,占36.26%,呼吸道传染病249例,占8.0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9例,占0.62%,其他传染性疾病83例,占2.69%,患病年龄为4个月至84岁,具有流行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2010年传染病共758例(24.59%),2011年862例(27.96%),2012年1 463例(48.10%),3年发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手足口病、肝炎、痢疾等是医院今后防控的重点,应加强和完善传染病信息上报、消毒隔离制度及职业暴露管理.

    作者:高晓凤;杨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早、晚涂2%酮康唑乳膏,中午涂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同时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卡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涂2%酮康唑乳膏,早晚各1次,同时采用传统护理措施.2组均给予氟康唑片100 mg口服,1次/d.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复发率分别为7.50%、2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传统治疗、护理面部脂溢性皮炎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及健康教育指导卡,可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作者:朱慧颖;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李妍怡主任医师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通过典型医案介绍李妍怡主任治疗眩晕的经验,指出李妍怡主任从血瘀、痰浊、虚证3个方面论治眩晕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谦;杨瑞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的再思考——阳气量、度、向、势的完整描述

    从阳气的量、度、向、势的整体描述出发,对“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进行进一步思考,指出“三伏贴”优时间点的选择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验证.

    作者:李鸿泓;张其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解毒化浊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毒化浊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转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出12只设为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化浊治疗组及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2只,解毒化浊组以解毒化浊方混悬液2.025g/(kg·d)灌胃,罗格列酮组以罗格列酮混悬液0.36mg/(kg·d)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均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0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 mRNA的水平.结果:解毒化浊方与罗格列酮均能降低大鼠FBG、2hPG及FIN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体质量方面与空白组比较解毒化浊组及罗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血清FBG、2hPG、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呈低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解毒化浊方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BG、OGTT(2hPG)及FINS水平,增加骨骼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杨维杰;康学东;朱瑾;余臣祖;王苑铭;安小平;张瀚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单纯针刺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比较单纯针刺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hrance图书馆、EMbase并进行手工检索,获取所有涉及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与药物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91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46,95%CI(3.24,9.22)].结论: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疗法,表明其临床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RCT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较低,因此还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尚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作者:赖乾;智方圆;袁振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78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实际应用情况,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 3年3月16日0:00-24:00的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并予以分析.结果:57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共302例,使用率为52.25%,其中治疗用药124例,占41.06%;治疗并预防者30例,占9.9 3%;预防用药148例,占49.01%.单一用药175例,占57.95%;二联用药123例,占40.73%;三联用药4例,占0.99%.全院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前五名依次为:普外科97.20%,胸外科93.75%,泌尿外科89.52%,新生儿科86.73%,五官科72.00%.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29.6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系统较高,经验用药普遍存在,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尹国红;李红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赵健雄教授辨治脾胃病经验

    赵健雄教授治疗脾胃病以传统辨证论治为基础疏肝和胃或健脾温胃,并借鉴西医对脾胃病的认识和诊治思路,吸纳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相关成果,以提高疗效.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抑制血小板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阿胶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DL-C,心率、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心率、SBP、DBP均较治疗前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元琪;骆雨;崔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分别于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1周、3周、5周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进行测评;3个月追踪调查长期疗效,复查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周玉英;李向丽;潘虹;刘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心理模型的人格及社会因素

    目的:为预防和缓解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而构建有效心理模型.方法:对甘肃省21 6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及人格、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人格及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的相关性.结果: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2维度较为突出;人格的“神经质~外向”因子与“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有相关性、“掩饰”因子与“个人成就感”有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总分等4因子与“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有相关性.结论:需统合综效护理专职教师的人格及社会支持因素,以构建有效心理模型.

    作者:李丹琳;张秀芬;张珺;安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并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医院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并在骨伤二科6个病区落实执行.结果:2011年该院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共发生49例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75.4%;2012年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减少19例(P<0.05).讨论:执行“中药注射荆静脉输液规范”在临床中是必要且重要的,加强医院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可明显减少ADR发生的几率.

    作者:乔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牙痛患者93例(治疗组),根据牙痛部位予以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另选50例同期就诊的牙痛患者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连续用药6~9剂后,91例患者痊愈率97.9%,总有效率10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止痛起效时间为(1.79±0.61)h,平均有效止痛时长为(19.04±1.22)h,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止痛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牙痛部位的不同以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可快速起效及长时间有效止痛,连续用药有较高治愈率,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辨证选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玉屏风口服液治疗,3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7%,治疗组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水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辨证选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能升高患儿血清IgA、IgG水平.

    作者:石来军;赵旸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