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平
目的:对已发表的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关于葛根芩连汤以及加味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 74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991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93.47%,对照组756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75.08%.结论:由于纳入文献不符合系统评价的高质量文献,存在较大偏倚,故不能应用系统评价方法为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提供证据.
作者:安娜;代二庆;任会宁;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抑制血小板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阿胶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DL-C,心率、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心率、SBP、DBP均较治疗前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元琪;骆雨;崔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从阳气的量、度、向、势的整体描述出发,对“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进行进一步思考,指出“三伏贴”优时间点的选择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验证.
作者:李鸿泓;张其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叶秦艽醇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芍组及秦艽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胶原乳液多点皮内注射建立关节炎模型;秦艽组以秦艽乙醇提物1.8 mL(kg/d)灌胃;白芍组以白芍总苷胶囊内容物混悬液2 mL(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第24天、31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关节X线片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及足趾关节明显肿胀、变形,秦艽组及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艽提取物能在早期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一般情况,减轻关节肿胀程度,改善滑膜炎症状,保护关节,体现治疗早期RA的优势.
作者:王佳;王钢;王丽琴;王涛;田杰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青藏高原不同种红景天中没食子酸进行分析,建立定量分析方法,为其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以30%乙醇提取样品;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甲醇-0.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1.0 μg/mL~200.0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为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回收率好,可用于青藏高原不同种红景天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青;杜守颖;尼玛次仁;米久;次仁旺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药物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 0只;选用甘露消毒丹对CCL4所致湿热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检测生化、免疫、病理、细胞通路等指标.结果:造模后48h模型组大鼠ALT、AST、TB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各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TB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能显著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减轻肝细胞病变程度.
作者:魏小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睛明穴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意识水平.结果:治疗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sgow 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睛明穴可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郝孝盈;郭新荣;张亚军;刘静;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鲵肉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Vit E)组和大鲵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 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D-半乳糖诱发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方法造模,腹腔注射D-半乳糖水溶液125 mg/(kg·d);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7周;大鲵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自由采食16、32、48 mg/(g·d)大鲵肉质,阳性对照组灌胃100 mg/(kg·d) Vit E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灌胃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8周.8周后观察大鲵肉对衰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基本体征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TE)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减少,血清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鲵肉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升高,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大鲵肉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鲵肉高剂量组及V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SOD、端粒酶活性,减少MDA含量有关.
作者:蔡佳佳;刘振珂;李吉华;李自发;徐凯勇;徐凌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早、晚涂2%酮康唑乳膏,中午涂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同时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卡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涂2%酮康唑乳膏,早晚各1次,同时采用传统护理措施.2组均给予氟康唑片100 mg口服,1次/d.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复发率分别为7.50%、2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传统治疗、护理面部脂溢性皮炎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及健康教育指导卡,可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作者:朱慧颖;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后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BR53)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面对应对得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应对得分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命质量中功能领域得分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症状领域中疲乏、气短、失眠等有所缓解,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使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积极医学应对方式,改善化疗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缓解疲乏、脱发烦恼和疼痛等症状,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晓华;张晓岚;梁玉荣;杨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多年临床验证分析发现,敦煌《灸经图》是与伏羲八卦、长沙马王堆帛书一脉相承的重要针灸流派;与中外印藏医、以头脑心脐为脉道渊源的观点相似.治病首选头项部穴,揭示了头脑为人体经脉源始根本,脑强则身壮的思路与“人老脚先老”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四天庭是同名四穴组这一奇葩沿革的始祖,与发际等头穴构成针灸史上早的头针疗法、枕骨疗法;《灸经图》开创了中医脑病学的先河,对推动当前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汤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和/或抗生素、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8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激素+抗生素相比,痰热清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RR=2.07,95%CI(1.62,2.64)]和有效率[RR=1.37,95%CI(1.27,1.47)];且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缩短退热天数、止咳天数、痰色变化天数,RR和95%CI依次为-1.05(-1.36,0.75)、-1.13(-1.43,0.82)、-0.81(-1.11,0.51)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1,95%CI(0.28,0.90)].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单独或与抗生素及激素联合治疗放射性肺炎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改善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燕忠生;冯石芳;李斌儒;史东静;李俊;闫向勇;魏千程;丁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实际应用情况,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 3年3月16日0:00-24:00的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并予以分析.结果:57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共302例,使用率为52.25%,其中治疗用药124例,占41.06%;治疗并预防者30例,占9.9 3%;预防用药148例,占49.01%.单一用药175例,占57.95%;二联用药123例,占40.73%;三联用药4例,占0.99%.全院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前五名依次为:普外科97.20%,胸外科93.75%,泌尿外科89.52%,新生儿科86.73%,五官科72.00%.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29.6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系统较高,经验用药普遍存在,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尹国红;李红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隔药灸脐与匹维溴铵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脐疗组、匹维溴铵组各12例.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处理,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尿液代谢谱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变化明显,其中脐疗组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组胺、5-羟色胺、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到体内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等过程;匹维溴铵组除此之外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结论:脐疗可显著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代谢产物谱存在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张晓宁;马玉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络操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RCT试验特例——随机交叉对照设计试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单因素干预研究,评价经络操对高血压患者产生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显效18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10%,2组比较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经络操降压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侯高;李素梅;蒋作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曾庆琪教授认为血精的发生多与脾肾两脏亏虚出现的阴虚不能制阳,血虚不及化精,气虚不能固摄有关,治以滋阴降火,健脾益气之法,兼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作者:牛培宁;焦刚亮;杨凯;朱勇;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方法,降低产后抑郁的危害性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晓青;梁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赵健雄教授治疗脾胃病以传统辨证论治为基础疏肝和胃或健脾温胃,并借鉴西医对脾胃病的认识和诊治思路,吸纳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相关成果,以提高疗效.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以“通络”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以“脉络瘀阻”为根结,以“益气祛瘀”“养津祛瘀”“补血祛瘀”“理气祛瘀”“除湿祛瘀”等各种“通络法”为指导思想,具体采用电针+刺血疗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普瑞巴林胶囊+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VAS值、临床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嘉士健;雷行华;黄翠华;嘉雁苓;谢小英;刘建强;肖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部药房退药情况,探索改善措施.方法:收集医院201 3年9月至2014年2月住院病人退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9月份退药张数多为3 927张,退药占31.34%,9月份退药金额多为1 686 604.04元,医院退药小儿科多为1 028次,占6.42%,内科停用/采用多占20.47%.结论:医院大部分科室都有退药情况,个别科室较多,应从信息系统、医嘱行为、医保用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构建完整的退药干预措施,进而减少退药的发生.
作者:邵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