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雯雯
目的:探讨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牙痛患者93例(治疗组),根据牙痛部位予以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另选50例同期就诊的牙痛患者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连续用药6~9剂后,91例患者痊愈率97.9%,总有效率10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止痛起效时间为(1.79±0.61)h,平均有效止痛时长为(19.04±1.22)h,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止痛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牙痛部位的不同以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可快速起效及长时间有效止痛,连续用药有较高治愈率,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半夏泻心汤相关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方法:以半夏泻心汤为关键词,通过适当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等多个数据库,利用NoteExpress2.0文献管理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检索获得2 369篇以半夏泻心汤为关键词的文献,发现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作者1 0人,取得基金支持及科研成果多的研究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该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容为丰富,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结论:近60年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仍需要加强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应设计大量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为指导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崔丽君;张艳;郑志娟;宋小莉;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方法,降低产后抑郁的危害性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晓青;梁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2则典型验案论述王自立主任医师从阴阳辨治胸痹心痛病的经验,王自立认为“阳不足者,阴必乘之”,故治疗时从“辛甘合化为阳”出发,重视温通心阳之法的应用.
作者:杨阿妮;柳树英;王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和/或抗生素、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8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激素+抗生素相比,痰热清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RR=2.07,95%CI(1.62,2.64)]和有效率[RR=1.37,95%CI(1.27,1.47)];且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缩短退热天数、止咳天数、痰色变化天数,RR和95%CI依次为-1.05(-1.36,0.75)、-1.13(-1.43,0.82)、-0.81(-1.11,0.51)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1,95%CI(0.28,0.90)].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单独或与抗生素及激素联合治疗放射性肺炎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改善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燕忠生;冯石芳;李斌儒;史东静;李俊;闫向勇;魏千程;丁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药物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 0只;选用甘露消毒丹对CCL4所致湿热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检测生化、免疫、病理、细胞通路等指标.结果:造模后48h模型组大鼠ALT、AST、TB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各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TB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能显著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减轻肝细胞病变程度.
作者:魏小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叶秦艽醇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芍组及秦艽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胶原乳液多点皮内注射建立关节炎模型;秦艽组以秦艽乙醇提物1.8 mL(kg/d)灌胃;白芍组以白芍总苷胶囊内容物混悬液2 mL(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第24天、31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关节X线片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及足趾关节明显肿胀、变形,秦艽组及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艽提取物能在早期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一般情况,减轻关节肿胀程度,改善滑膜炎症状,保护关节,体现治疗早期RA的优势.
作者:王佳;王钢;王丽琴;王涛;田杰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鲵肉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Vit E)组和大鲵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 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D-半乳糖诱发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方法造模,腹腔注射D-半乳糖水溶液125 mg/(kg·d);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7周;大鲵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自由采食16、32、48 mg/(g·d)大鲵肉质,阳性对照组灌胃100 mg/(kg·d) Vit E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灌胃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8周.8周后观察大鲵肉对衰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基本体征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TE)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减少,血清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鲵肉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升高,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大鲵肉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鲵肉高剂量组及V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SOD、端粒酶活性,减少MDA含量有关.
作者:蔡佳佳;刘振珂;李吉华;李自发;徐凯勇;徐凌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门诊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168例入选者进行临床情况调查、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分析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门诊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7%(60例),女性高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且与抑郁呈负相关(P<0.01);与不伴抑郁情绪障碍者相比,伴抑郁情绪者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知方面均较差(P<0.05).结论:门诊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表现出较多的躯体活动受限、较低的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感.
作者:周心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实际应用情况,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 3年3月16日0:00-24:00的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并予以分析.结果:57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共302例,使用率为52.25%,其中治疗用药124例,占41.06%;治疗并预防者30例,占9.9 3%;预防用药148例,占49.01%.单一用药175例,占57.95%;二联用药123例,占40.73%;三联用药4例,占0.99%.全院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前五名依次为:普外科97.20%,胸外科93.75%,泌尿外科89.52%,新生儿科86.73%,五官科72.00%.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29.6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系统较高,经验用药普遍存在,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尹国红;李红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隔药灸脐与匹维溴铵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脐疗组、匹维溴铵组各12例.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处理,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尿液代谢谱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变化明显,其中脐疗组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组胺、5-羟色胺、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到体内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等过程;匹维溴铵组除此之外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结论:脐疗可显著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代谢产物谱存在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张晓宁;马玉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络操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RCT试验特例——随机交叉对照设计试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单因素干预研究,评价经络操对高血压患者产生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显效18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10%,2组比较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经络操降压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侯高;李素梅;蒋作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医院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并在骨伤二科6个病区落实执行.结果:2011年该院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共发生49例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75.4%;2012年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减少19例(P<0.05).讨论:执行“中药注射荆静脉输液规范”在临床中是必要且重要的,加强医院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可明显减少ADR发生的几率.
作者:乔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辨证施膳、点穴按摩、叩刺、耳穴按摩、中药浴足、运动指导及情志调护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比较2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QOL-BREF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QOL-BREF总分2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简便,辅助降压效果好,可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兰长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多年临床验证分析发现,敦煌《灸经图》是与伏羲八卦、长沙马王堆帛书一脉相承的重要针灸流派;与中外印藏医、以头脑心脐为脉道渊源的观点相似.治病首选头项部穴,揭示了头脑为人体经脉源始根本,脑强则身壮的思路与“人老脚先老”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四天庭是同名四穴组这一奇葩沿革的始祖,与发际等头穴构成针灸史上早的头针疗法、枕骨疗法;《灸经图》开创了中医脑病学的先河,对推动当前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汤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分别于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1周、3周、5周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进行测评;3个月追踪调查长期疗效,复查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周玉英;李向丽;潘虹;刘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睛明穴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意识水平.结果:治疗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sgow 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睛明穴可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郝孝盈;郭新荣;张亚军;刘静;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方法,通过BL420E描记心脏收缩力及心率变化,观察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对离体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并研究葛根素对肾上腺素、氯化钙心肌收缩量效关系曲线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葛根素溶液使蟾蜍离体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在4.8×10-4~ 4.8 × 10-2 mol/L浓度范围内,注射用葛根素溶液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剂量之间呈明显量效关系,大效应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49%;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可使肾上腺素及氯化钙对心脏的兴奋作用降低.结论: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可抑制蟾蜍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β受体,抑制细胞外钙内流有关.
作者:潘美晴;郑昊;刘梦玉;梁翠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已发表的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关于葛根芩连汤以及加味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 74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991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93.47%,对照组756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75.08%.结论:由于纳入文献不符合系统评价的高质量文献,存在较大偏倚,故不能应用系统评价方法为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提供证据.
作者:安娜;代二庆;任会宁;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曾庆琪教授认为血精的发生多与脾肾两脏亏虚出现的阴虚不能制阳,血虚不及化精,气虚不能固摄有关,治以滋阴降火,健脾益气之法,兼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作者:牛培宁;焦刚亮;杨凯;朱勇;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