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曾海松;俞洁东;杨云;刘茵;苗春平;颜耀东
从阳气的量、度、向、势的整体描述出发,对“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进行进一步思考,指出“三伏贴”优时间点的选择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验证.
作者:李鸿泓;张其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配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程不同阶段疼痛程度VAS评分、焦虑程度SAS评分,记录产程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产妇衰竭症状、手术助产、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焦虑程度随产程进展逐步下降,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直到第三产程,2组各个节点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潜伏期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VAS增加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妇出现衰竭症状、手术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0.4)分,高于对照组的(8.8±0.5)分(P<0.001).结论:产时中医穴位按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头位难产率、减少手术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作者:贺晓敏;骆灵;杨敏;陈蓉;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解毒化浊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转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出12只设为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化浊治疗组及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2只,解毒化浊组以解毒化浊方混悬液2.025g/(kg·d)灌胃,罗格列酮组以罗格列酮混悬液0.36mg/(kg·d)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均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0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 mRNA的水平.结果:解毒化浊方与罗格列酮均能降低大鼠FBG、2hPG及FIN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体质量方面与空白组比较解毒化浊组及罗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血清FBG、2hPG、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呈低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解毒化浊方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BG、OGTT(2hPG)及FINS水平,增加骨骼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杨维杰;康学东;朱瑾;余臣祖;王苑铭;安小平;张瀚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隔药灸脐与匹维溴铵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脐疗组、匹维溴铵组各12例.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处理,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尿液代谢谱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变化明显,其中脐疗组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组胺、5-羟色胺、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到体内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等过程;匹维溴铵组除此之外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结论:脐疗可显著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代谢产物谱存在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张晓宁;马玉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强化医务人员成本管理意识,有效降低医院开支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以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成本管理为案例,对医院内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务人员成本意识明显增强,各项成本管理制度明显规范,医院运营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是保证医院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能使医院的管理工作、经济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作者:黄庆英;蔡文华;郭子伟;马铭;许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以“通络”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以“脉络瘀阻”为根结,以“益气祛瘀”“养津祛瘀”“补血祛瘀”“理气祛瘀”“除湿祛瘀”等各种“通络法”为指导思想,具体采用电针+刺血疗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普瑞巴林胶囊+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VAS值、临床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嘉士健;雷行华;黄翠华;嘉雁苓;谢小英;刘建强;肖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辨证施膳、点穴按摩、叩刺、耳穴按摩、中药浴足、运动指导及情志调护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比较2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QOL-BREF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QOL-BREF总分2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简便,辅助降压效果好,可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兰长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半夏泻心汤相关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方法:以半夏泻心汤为关键词,通过适当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等多个数据库,利用NoteExpress2.0文献管理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检索获得2 369篇以半夏泻心汤为关键词的文献,发现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作者1 0人,取得基金支持及科研成果多的研究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该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容为丰富,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结论:近60年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仍需要加强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应设计大量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为指导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崔丽君;张艳;郑志娟;宋小莉;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医康复治疗时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将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在中医康复治疗过程中不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体位、牵引、颈部功能锻炼、心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统计患者恢复情况、病情复发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2.10%,高于常规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情复发率为10.53%,患者满意度为89.47%,优于常规组的26.32%、7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治疗脊椎病过程中,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情况,提升康复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继琼;符艳;吴群英;潘代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单纯针刺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hrance图书馆、EMbase并进行手工检索,获取所有涉及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与药物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91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46,95%CI(3.24,9.22)].结论: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疗法,表明其临床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RCT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较低,因此还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尚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作者:赖乾;智方圆;袁振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2则典型验案论述王自立主任医师从阴阳辨治胸痹心痛病的经验,王自立认为“阳不足者,阴必乘之”,故治疗时从“辛甘合化为阳”出发,重视温通心阳之法的应用.
作者:杨阿妮;柳树英;王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青藏高原不同种红景天中没食子酸进行分析,建立定量分析方法,为其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以30%乙醇提取样品;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甲醇-0.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1.0 μg/mL~200.0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为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回收率好,可用于青藏高原不同种红景天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青;杜守颖;尼玛次仁;米久;次仁旺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曾庆琪教授认为血精的发生多与脾肾两脏亏虚出现的阴虚不能制阳,血虚不及化精,气虚不能固摄有关,治以滋阴降火,健脾益气之法,兼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作者:牛培宁;焦刚亮;杨凯;朱勇;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牙痛患者93例(治疗组),根据牙痛部位予以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另选50例同期就诊的牙痛患者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连续用药6~9剂后,91例患者痊愈率97.9%,总有效率10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止痛起效时间为(1.79±0.61)h,平均有效止痛时长为(19.04±1.22)h,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止痛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牙痛部位的不同以自拟八味牙仙丹加味治疗,可快速起效及长时间有效止痛,连续用药有较高治愈率,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门诊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168例入选者进行临床情况调查、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分析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门诊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7%(60例),女性高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且与抑郁呈负相关(P<0.01);与不伴抑郁情绪障碍者相比,伴抑郁情绪者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知方面均较差(P<0.05).结论:门诊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表现出较多的躯体活动受限、较低的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感.
作者:周心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医院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并在骨伤二科6个病区落实执行.结果:2011年该院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共发生49例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75.4%;2012年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减少19例(P<0.05).讨论:执行“中药注射荆静脉输液规范”在临床中是必要且重要的,加强医院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可明显减少ADR发生的几率.
作者:乔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和/或抗生素、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8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激素+抗生素相比,痰热清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RR=2.07,95%CI(1.62,2.64)]和有效率[RR=1.37,95%CI(1.27,1.47)];且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缩短退热天数、止咳天数、痰色变化天数,RR和95%CI依次为-1.05(-1.36,0.75)、-1.13(-1.43,0.82)、-0.81(-1.11,0.51)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1,95%CI(0.28,0.90)].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单独或与抗生素及激素联合治疗放射性肺炎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改善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燕忠生;冯石芳;李斌儒;史东静;李俊;闫向勇;魏千程;丁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典型医案介绍李妍怡主任治疗眩晕的经验,指出李妍怡主任从血瘀、痰浊、虚证3个方面论治眩晕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谦;杨瑞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分别于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1周、3周、5周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进行测评;3个月追踪调查长期疗效,复查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周玉英;李向丽;潘虹;刘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方法,降低产后抑郁的危害性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晓青;梁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