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在控制骨外科手术感染中的应用

侯小维

关键词:骨科手术, 感染率, 住院天数, 消毒供应, 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评估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对控制骨外科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对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前后1 727例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1年来常规生物学监测结果及实施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前后手术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后手术室空气培养及手术人员手表面培养、医疗物体表面培养合格率均达100%,病房空气培养、换药室空气培养有个例培养未合格.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前手术感染54例(6.7%),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后手术感染37例(4.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前为(15.95±5.78)天,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后为(13.67±5.31)天,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感染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有关药学服务模式下药物信息利用和管理的研究

    起源于西方的全科医学与生长在东方的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二者对疾病的治疗与健康的促进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汲取二者的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面向基层和社区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舜;吴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性选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资料,对患者基本信息、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97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细菌153株,检出的菌株中耐药菌株占69.28%.革兰氏阳性菌株54株,占细菌的35.29%,排列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99株,占细菌的64.71%,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90%左右.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都超过了75%,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左右,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这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80%,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该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菌株的耐药性与其他医院有较大差别,临床医生应该加强手术切口的感染防控,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薛世萍;乔登嫣;程麦莉;石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波清洗机不加多酶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波清洗机不加多酶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效果.方法:将临床使用后的1 08个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A、B2组,分别采用手工加多酶清洗剂清洗和超声波清洗机不加多酶清洗剂清洗,通过肉眼观察及对经过消毒干燥保存7天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监测,判断清洗效果.结果:肉眼观察,清洗合格率A组为100%,B组为90.74%.细菌监测结果显示,清洗有效率A组为96.29%,B组为94.44%,清洗合格率、清洗有效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波清洗机不加多酶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清洗效果满意.

    作者:秦元莉;付金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ELSD法测定泽兰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泽兰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Hypersil ODS(4.6mm×250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88∶12),流速1.0 mL/min,柱温:4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0℃;气体压力:30psi;喷雾器级别:85%.结果:在选定条件下,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可获得较好的分离.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泽兰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定量测定.

    作者:廖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张立平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张立平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位在脾、胃、肝、胆四脏.痰浊、湿热、气滞、血瘀为致病的重要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大法.

    作者:刘源;张立平;陈丽如;聂玮;姚玉璞;刘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截至201 3年4月.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的6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包括5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相比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低心率、平均心率、高心率和24小时总心搏数;与中西医组相比参仙升脉口服液在低心率、平均心率和高心率的改善方面效果欠佳,而临床有效率和24小时总心搏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单独应用或加用参仙升脉口服液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低心率、平均心率和高心率,同时并不增加患者24小时总心搏数,但限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尚需要开展高质量的RCT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支持.

    作者:张辉;魏丰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DW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行颅脑CT、常规MRI和DWI扫描后进行影像学(包括48h内CT和DWI)的图像特征分析及ASPECT评分.结果:发病后1小时至1周,病灶在DWI上显示均质高信号,而CT、常规MRI多未能显示;在发病后1~3周内呈混杂高信号,大约在3周后高信号消失.DWI诊断超早期脑梗死敏感性为36/39=0.92,特异性为15/23=0.62.结论:DWI对超早期脑梗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晓辉;杨小飞;黄煜;吕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枳实、枳壳本草考证

    通过考证历代本草文献,对枳实和枳壳药名、品种、炮制、药理、性能及应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枳实和枳壳的理解,以期对临床用药起指导作用.

    作者:李琳;滕佳林;王加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肿止痛洗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消肿止痛洗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和试验,测定消肿止痛洗液对5个规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方法学验证中各菌的回收率菌>70%,该方法可行.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试验得出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消肿止痛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霍玲玲;冯健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症状评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超声雾化熏眼护理.结果:干眼症不适症状评分病例构成情况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干眼症患者不适症状.

    作者:苏芳赟;罗向霞;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40例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脂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能明显降低血压,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郭麦荣;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温肾活血化湿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化湿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法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氯沙坦组和温肾活血化湿方组,每组30只.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但不结扎输尿管),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假手术组、UUO组给予生理盐水,氯沙坦组灌胃氯沙坦(10 mg·kg-1·d-1),温肾活血化湿方组灌温肾活血化湿方(9.8 g·kg-1· d-1).于造模后第7、14、21天留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14天温肾活血化湿方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尿蛋白定量(P<0.05),第21天温肾活血化湿方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降低(P<0.05).温肾活血化湿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温肾活血化湿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smad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温肾活血化湿方通过抑制TGF-β1,上调smad7蛋白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李建省;王宝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依从性现状分析

    目的:掌握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依从性现状,为住院患者全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及解决思路.方法:选择市、县、乡三级医院具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医嘱的住院患者45 0例,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依从性调查.结果:450例患者中出现了依从性不佳278例(61.78%),患者年龄越小、学历越高依从性越差,职业中以干部的依从性差.结论:在住院患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且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朱丽娟;贺红梅;左小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0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0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护肝降酶和降血脂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化痰汤.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48周彩色多普勒肝脏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0%,治疗组为9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肝脏超声回声衰减程度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减轻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NASH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陈芳玉;张杰;毛莲香;李德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家庭访视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访视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名60岁以上的社区居家老年人按照居住街道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干预组接受每2周1次的定期家庭访视,主要从老年病管理、心理指导、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居家安全宣教4个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等观察指标干预组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改善(P<0.05),并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社区家庭访视能有效改善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瑜;吴显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康妇炎胶囊预防人工流产术后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在人工流产术后预防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康妇炎胶囊,2 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和卵巢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带增多、腰腹部疼痛、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后不良反应及盆腔炎症的发生率.

    作者:蒋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甲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对甘肃省中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了解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方法,从而实现医院协调持续的良性运行和发展,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作者:杨雅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栓再造丸配合功能锻炼对中风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栓再造丸配合功能锻炼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 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中风后遗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抗栓再造丸配合功能锻炼.结果:BI指数及Q0L评分治疗后2组均上升(P<0.05),观察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9%,对照组为79.4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4.41%,对照组为14.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栓再造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晓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化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或血浆中糖化白蛋白(G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GA、hc-CRP、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GA、hs-CRP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GA、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早期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作者:祁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科团队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科团队管理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全科团队管理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体重指数、血压、心率和血糖监测情况.结果:观察组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及按时服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科团队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红兵;秦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