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检测意义

祁瑞芳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或血浆中糖化白蛋白(G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GA、hc-CRP、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GA、hs-CRP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GA、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早期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肿止痛洗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消肿止痛洗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和试验,测定消肿止痛洗液对5个规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方法学验证中各菌的回收率菌>70%,该方法可行.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试验得出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消肿止痛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霍玲玲;冯健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潘立酮联合香砂养胃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4例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香砂养胃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餐前服用;观察组同时给予香砂养胃片,1.8 mg/次,3次/d,餐前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2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44%,对照组为73.5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14.81%,对照组为43.39%,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总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香砂养胃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作者:冯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化痰祛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化痰祛瘀方,每日1剂,水煎分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可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流速度.

    作者:雷世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系统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原有系统数据仓库、人工智能和模型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计算医学诊断参考模型,辅助用户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苦参碱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自噬、凋亡作用,探讨苦参碱抑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单体及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RB(sulforhodamine B,磺基罗丹明B)法检测苦参碱对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不同浓度苦参碱引起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苦参碱干预后Siha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同时用MDC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鉴定自噬的发生;后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能显著抑制Siha细胞增殖,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诱导Siha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Sih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在苦参碱组观察到细胞质中可见大量的大小不等的空泡,而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胞质中的空泡逐渐增大增多;MDC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可见苦参碱组比未处理组显示更强的荧光信号和更多的MDC标记颗粒;实时定量RT-PCR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ax和在自噬中起重要作用的Beclin 1基因在苦参碱组的表达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而且诱导细胞死亡时凋亡和自噬均被激活,自噬基因Beclinl参与了苦参碱诱导的自噬,而苦参碱的促凋亡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凋亡分子Bax的表达相关.

    作者:赵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张立平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张立平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位在脾、胃、肝、胆四脏.痰浊、湿热、气滞、血瘀为致病的重要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大法.

    作者:刘源;张立平;陈丽如;聂玮;姚玉璞;刘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在控制骨外科手术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对控制骨外科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对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前后1 727例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1年来常规生物学监测结果及实施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前后手术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后手术室空气培养及手术人员手表面培养、医疗物体表面培养合格率均达100%,病房空气培养、换药室空气培养有个例培养未合格.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前手术感染54例(6.7%),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后手术感染37例(4.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前为(15.95±5.78)天,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实施后为(13.67±5.31)天,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量化规范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感染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侯小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有关药学服务模式下药物信息利用和管理的研究

    起源于西方的全科医学与生长在东方的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二者对疾病的治疗与健康的促进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汲取二者的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面向基层和社区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舜;吴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0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0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护肝降酶和降血脂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化痰汤.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48周彩色多普勒肝脏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0%,治疗组为9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肝脏超声回声衰减程度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减轻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NASH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陈芳玉;张杰;毛莲香;李德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00例高血压患者葡萄糖代谢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葡萄糖代谢情况.方法:抽取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二步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及2小时餐后血糖(2hPG).结果: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正常血糖(NGR)62例(62.0%),检出空腹血糖受损(IFG)38例(38.0%);其中直接糖尿病(DM)5例(5.0%),确诊糖调节受损(IGR)33例(33.0%),糖耐量受损(IGT)29例(29.0%),空腹血糖受损(IFG)4例(4.0%).结论:高血压患者中,特别是伴超重或肥胖者应每年应检测1次血糖OGTT,可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王熙明;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配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不孕症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输卵管通畅和妊娠的影响.方法:将84例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藤汤加减保留灌肠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症状缓解、消失时间,1个月病原体转阴率以及阻塞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盆腔炎复发率及成功妊娠率.结果:干预组盆腔炎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个月后病原体转阴率为77.78%(35/45),输卵管通畅率为40.00% (18/45),盆腔炎复发率为6.67%(3/45),成功妊娠率为31.11%(14/4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盆腔炎症状缓解和消失快,阻塞输卵管通畅率高,盆腔炎复发率低,成功妊娠率高.

    作者:谭艳辉;陶柏霖;刘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性选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资料,对患者基本信息、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97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细菌153株,检出的菌株中耐药菌株占69.28%.革兰氏阳性菌株54株,占细菌的35.29%,排列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99株,占细菌的64.71%,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90%左右.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都超过了75%,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左右,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这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80%,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该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菌株的耐药性与其他医院有较大差别,临床医生应该加强手术切口的感染防控,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薛世萍;乔登嫣;程麦莉;石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黄膏治疗特应性皮炎45例

    目的:观察金黄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外用金黄膏、凡士林软膏薄涂于患处,大面积不超过人体1/3为宜,每日1~2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时EASI评分和对金葡菌定植情况.结果:金葡菌转阴率治疗2周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SI评分治疗2周、4周时2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5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陶以成;郎娜;佘远遥;迟慧彦;田凤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枳实、枳壳本草考证

    通过考证历代本草文献,对枳实和枳壳药名、品种、炮制、药理、性能及应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枳实和枳壳的理解,以期对临床用药起指导作用.

    作者:李琳;滕佳林;王加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供试品中所含黄芩苷进行测定.结果: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芩苷在0.0314~1.25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样品中黄芩苷含量为4.58 mg/g.结论:HPLC法测定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帆;孙岩;杨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裴正学教授治疗白血病经验小结

    从白血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入手,对裴正学教授治疗白血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祁元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浮针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通过浅析浮针理论、临床研究,并对目前浮针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今后应拓展的研究思路,说明浮针经过短暂的10余年发展,机理逐渐完善,临床适应症范围得到了很大拓展.

    作者:杨江霞;符仲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心理、饮食与电刺激干预,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食欲、心理负担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切与低切全血黏度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干预后经过调查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梅;李宝娥;贺艳霞;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甲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对甘肃省中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了解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方法,从而实现医院协调持续的良性运行和发展,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作者:杨雅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62例

    目的:观察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针剌组,每组1 62例.针刀组采用“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针刺组采用相关穴位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刀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96%和87.65%;针刺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76%和85.80%.2组比较,针刀组愈显率优于针刺组(P<0.05),而总有效率却相当(P>0.05).Lysholm评分、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针刀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膝性骨关节炎,疗效优于针刺疗法.

    作者:李向军;王海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