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军;王海东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科团队管理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全科团队管理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体重指数、血压、心率和血糖监测情况.结果:观察组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及按时服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科团队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红兵;秦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化湿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法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氯沙坦组和温肾活血化湿方组,每组30只.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但不结扎输尿管),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假手术组、UUO组给予生理盐水,氯沙坦组灌胃氯沙坦(10 mg·kg-1·d-1),温肾活血化湿方组灌温肾活血化湿方(9.8 g·kg-1· d-1).于造模后第7、14、21天留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14天温肾活血化湿方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尿蛋白定量(P<0.05),第21天温肾活血化湿方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降低(P<0.05).温肾活血化湿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温肾活血化湿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smad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温肾活血化湿方通过抑制TGF-β1,上调smad7蛋白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李建省;王宝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生脉饮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天,随访1年内的复发情况、治疗后止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汗时间观察组为(5.3±0.8)天,对照组为(8.3±1.0)天.观察组汗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5.1%,对照组为3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效果良好.
作者:刘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牟慧琴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为致病之本,风、寒、湿、热等诸邪侵袭为病之标,诊治中宜脉证相参,用经方攻补兼施,以扶正祛邪、通络止痛,终达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
作者:张永奎;魏宗彬;严凤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分析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专科护理为导向,对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王会梅;徐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访视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名60岁以上的社区居家老年人按照居住街道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干预组接受每2周1次的定期家庭访视,主要从老年病管理、心理指导、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居家安全宣教4个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等观察指标干预组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改善(P<0.05),并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社区家庭访视能有效改善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瑜;吴显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输卵管通畅和妊娠的影响.方法:将84例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藤汤加减保留灌肠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症状缓解、消失时间,1个月病原体转阴率以及阻塞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盆腔炎复发率及成功妊娠率.结果:干预组盆腔炎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个月后病原体转阴率为77.78%(35/45),输卵管通畅率为40.00% (18/45),盆腔炎复发率为6.67%(3/45),成功妊娠率为31.11%(14/4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盆腔炎症状缓解和消失快,阻塞输卵管通畅率高,盆腔炎复发率低,成功妊娠率高.
作者:谭艳辉;陶柏霖;刘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00例.体温38.5℃以下者,对照组给予降温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观察组给予壮医药线背八穴点灸.体温≥38.5℃者2组均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液,或者二种药物交替使用,观察组加用壮医药线背八穴点灸.结果:4小时内退热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37.5 ~ 38.4℃与38.5 ~ 40.0℃的患儿在治疗0.5小时后体温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1、2、3、4小时后,体温38.5 ~ 40.0℃的患儿体温下降明显(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显效,且对38.5 ~ 40.0℃的患儿体温下降幅度影响较大.
作者:张晓春;王媛媛;李志锋;王力宁;黄瑾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自噬、凋亡作用,探讨苦参碱抑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单体及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RB(sulforhodamine B,磺基罗丹明B)法检测苦参碱对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不同浓度苦参碱引起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苦参碱干预后Siha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同时用MDC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鉴定自噬的发生;后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能显著抑制Siha细胞增殖,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诱导Siha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Sih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在苦参碱组观察到细胞质中可见大量的大小不等的空泡,而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胞质中的空泡逐渐增大增多;MDC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可见苦参碱组比未处理组显示更强的荧光信号和更多的MDC标记颗粒;实时定量RT-PCR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ax和在自噬中起重要作用的Beclin 1基因在苦参碱组的表达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而且诱导细胞死亡时凋亡和自噬均被激活,自噬基因Beclinl参与了苦参碱诱导的自噬,而苦参碱的促凋亡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凋亡分子Bax的表达相关.
作者:赵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咽炎含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18(150mm×6.0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40∶ 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进行检测.结果: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14.21~35.52μg/mL,线性方程为:Y=6 999.6X+1 921.6,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 (RSD%=1.13%).结论:该法稳定、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咽炎含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脂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能明显降低血压,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郭麦荣;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性选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资料,对患者基本信息、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97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细菌153株,检出的菌株中耐药菌株占69.28%.革兰氏阳性菌株54株,占细菌的35.29%,排列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99株,占细菌的64.71%,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90%左右.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都超过了75%,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左右,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这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80%,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该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菌株的耐药性与其他医院有较大差别,临床医生应该加强手术切口的感染防控,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薛世萍;乔登嫣;程麦莉;石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医特色人文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儿中,随机挑选16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使用中医人文特色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分别统计2组患儿的满意度、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患者满意度及医患纠纷的发生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特色人文护理的方法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吕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抗生素静滴及生肌玉红膏创面换药.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口服消肿止痛汤,1剂/d.2组均连续用药7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肛门疼痛、便血、创缘水肿等症状治疗后2组均好转(P<0.05),治疗组好转更明显(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用于混合痔术后可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梁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分析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处方的选穴组方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41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组合,并获得新处方7首.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参考.
作者:董迹菲;翟培杞;孙炜;董文亮;郭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就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及加强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阐述,以期为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郑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掌握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依从性现状,为住院患者全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及解决思路.方法:选择市、县、乡三级医院具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医嘱的住院患者45 0例,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依从性调查.结果:450例患者中出现了依从性不佳278例(61.78%),患者年龄越小、学历越高依从性越差,职业中以干部的依从性差.结论:在住院患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且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朱丽娟;贺红梅;左小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心理、饮食与电刺激干预,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食欲、心理负担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切与低切全血黏度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干预后经过调查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梅;李宝娥;贺艳霞;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VSD促进小腿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生理盐水中加入黄芪注射液灌洗,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游离全厚植皮或局部转移皮瓣覆盖创面.比较2组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行二期手术闭合创面时间.结果: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行二期手术闭合创面的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开放性创面,行VSD引流后加入中药黄芪注射液灌洗与用生理盐水灌洗相比较,能更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疗周期.
作者:赵萍;李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缪氏止泻方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加味缪氏止泻方联合蒙托石散+美肠安治疗;对照组单用蒙托石散+美肠安治疗.结果:腹痛、便血、里急后重、腹泻等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9%,对照组为75.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缪氏止泻方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于礼建;吴迪;梁昆;邬晓东;徐立群;魏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