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茹;张九云;何莉;陈奕铭
顾植山教授重视以《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并擅长以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运用经方,于2014年运用甲午年运气方及三因司天方运气方之附子山萸汤、正阳汤治疗神经内科疑难病获得可喜疗效。
作者: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干燥综合征口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燥综合征口干燥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药雾化吸入,对照组予匹鲁卡品口服,疗程4周。观察口干问卷调查情况及静态唾液流率、方糖试验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静态唾液流率和方糖试验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雾化吸入对改善干燥综合征口干燥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韦尼;陈自佳;翟瑶瑶;朱跃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在“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图像标引工作的介绍,探讨标引规则的制定;对书目、版本、图像本体3类共26项元数据进行详尽说明,辅以必要的示例;并对出处标引、规范制定、提高识图能力、细化释图文字标引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丁侃;胡晓峰;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选用不同单因素水平,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从鲜生姜中提取黄酮物质的工艺条件。方法:选用芦丁作为标准对照,采用回流提取法,以紫外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选取切片厚度、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等进行正交实验的方法学考察,得到佳工艺流程。结果:鲜生姜原料切片厚2 mm,乙醇浓度85%,浸提温度80℃,固液比1:5 g/mL,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收率高。
作者:姜辉煌;侯爽;周祉延;李强;周长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鼻敏愈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46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8例采用鼻敏愈胶囊治疗,6粒/次,3次/d,连用2周,对照组210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1粒/次,1次/d,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85例,有效40例,未愈33例,总有效率87.2%,对照组显效90例,有效45例,未愈75例,总有效率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敏愈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
作者:张应鹏;陈华;樊瑛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在辨证的基础上分为3组,穴位贴敷联合补肺固本合剂组(A),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B),匹多莫德对照组(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A、B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A、Ig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无差异(P>0.05)。 A、B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水平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元素治疗前后3组变化不明显(P>0.05),铁、锌含量治疗前后A、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铁、锌含量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沈玉鹏;任耀全;李冬梅;杨志华;王煜;刘旭琴;梁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师承教育历史渊源与发展入手,分析中医药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简称导师)的遴选,研究生的选拔及师生互选等方面的现状,探讨将研究生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效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并指出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促进中医药研究生的成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作者:宋敏;赵继荣;朱宝;宋瑞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回生胶囊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并观察回生胶囊与化疗或放疗合用时对S 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以及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因未测出小鼠致死剂量,无法测定LD50,故改测大给药量;药效学实验采用回生胶囊8.1、2.7 g生药/kg(体质量)给荷瘤小鼠灌胃。结果:小鼠灌胃给药回生胶囊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1日大给药量为42 g/(kg·d),是临床人日口服剂量0.09 g/(kg·d)的467倍;对环磷酰胺(CTX)化疗或X射线放疗抗小鼠S180肉瘤有增效作用;对CTX或放疗减少S180荷瘤小鼠白细胞和红细胞数有抑制作用;能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小鼠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和分泌,增强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结论:回生胶囊1日内过大剂量口服是安全的,与化疗或放疗药物联合应用有增效和减毒作用,同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殷建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大黄附子汤防治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按就诊顺序以1∶1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黄附子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入院0、7、14天时患者血清IL-22及IL-13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IL-22及IL-13表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病死率治疗组为5.00%,对照组为2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IL-22及IL-13水平呈上升趋势,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22及IL-1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可通过下调患者血清IL-22和IL-13等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起到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作者:陈威;黄庆仪;蒙宇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伤寒论》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以一词多义的英译为切入点,参照斯坦纳的阐释翻译学理论对《伤寒论》中“热”字及相关词语的英译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医典籍的英译尽绵薄之力。
作者:郑鸿翔;张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Ⅱ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血压Ⅱ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护理前后血压差值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意义深刻。
作者:赵雅欣;王淑娟;聂春丽;杨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各20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TUNEL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表现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高于假手术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几乎未见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细胞凋亡个数及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cl-2及Bax的灰度值均高于模型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Bcl-2灰度值较模型组降低,而Bax灰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2组Bcl-2/ Bax灰度值较模型组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可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
作者:刘天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检索近几年国内外中药结合VSD治疗软组织缺损的研究文献,从现代医学角度对中药及复方制剂进行分类,探索其发挥治疗软组织缺损的作用机制,并分析目前中药联合VSD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蒋振兴;刘涛;何志军;李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病因病机及外治疗法入手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熏洗、贴敷、针灸、按摩等疗法,疗效显著,作用直接,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麻木、疼痛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强雨叶;王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石银退热灵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患儿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与对照组128例,2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自拟石银退热灵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口服液,2~3天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退热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银退热灵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不仅起效快,且作用持续时间长。
作者:尚小平;吴黎音;史香连;尚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提高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房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2组患者各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宏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鼻渊丸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术后鼻腔局部用药及内窥镜下鼻腔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鼻渊丸。观察患者鼻腔黏膜肿胀消除以及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9%,对照组为82.14%;2组患者术后1周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丸可能通过加速鼻黏膜修复明显改善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症状。
作者:王中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痹痛合剂对骨性关节炎(OA)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C组)和痹痛合剂组(D组),A组行假手术,B、C、D组采用Hulth法复制OA模型,A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术后分别加服生理盐水,硫酸氨基葡萄糖溶液和痹痛合剂。术后第8周处死,分别大体观察、光镜400×和电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 mRNA表达。结果:B组关节软骨呈典型OA形态学改变,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 mRNA表达减弱;C、D组关节软骨轻度退变,形态学方面与A组接近,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 mRNA表达显著增强,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痹痛合剂与硫酸氨基葡萄糖能延缓OA大鼠关节软骨的退变,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基因的表达,抑制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素明;杭柏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胃清肠合剂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术与传统保留灌肠术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麻痹性肠梗阻(P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症MAP麻痹性肠梗阻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在MAP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传统保留灌肠术,观察组32例在MAP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术”,观察灌肠后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后PI症状缓解时间、药液保留时间、总灌肠次数、患者舒适度、实验室检查数据(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术”与传统保留灌肠术比较,“保留灌肠改良术”可延长药液保留时间并保持温度,减少总灌肠次数,缩短MAP性PI症状缓解及CK、CRP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唐锐;王颖;梁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