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沈玉鹏;任耀全;李冬梅;杨志华;王煜;刘旭琴;梁勤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反复, 免疫功能, 微量元素, 穴位贴敷, 补肺固本合剂, 补肺益寿合剂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在辨证的基础上分为3组,穴位贴敷联合补肺固本合剂组(A),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B),匹多莫德对照组(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A、B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A、Ig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无差异(P>0.05)。 A、B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水平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元素治疗前后3组变化不明显(P>0.05),铁、锌含量治疗前后A、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铁、锌含量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知信行模式对提高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提高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房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2组患者各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宏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Ⅱ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Ⅱ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血压Ⅱ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护理前后血压差值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意义深刻。

    作者:赵雅欣;王淑娟;聂春丽;杨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师承教育模式分析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

    从师承教育历史渊源与发展入手,分析中医药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简称导师)的遴选,研究生的选拔及师生互选等方面的现状,探讨将研究生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效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并指出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促进中医药研究生的成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作者:宋敏;赵继荣;朱宝;宋瑞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芍药苷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芍药苷(0.5,2 mg/mL)对HepG2肝癌细胞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标法检测Caspase 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芍药苷能逐渐降低HepG2肝癌细胞活力,在48小时抑制率高;并能提高Caspase 3活性,抑制细胞核内NF-κB p65磷酸化,IκBα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凋亡。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效果。

    作者:张亚武;权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罗中华;云立新;牛崇信;王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芍药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各20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TUNEL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表现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高于假手术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几乎未见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细胞凋亡个数及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cl-2及Bax的灰度值均高于模型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Bcl-2灰度值较模型组降低,而Bax灰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2组Bcl-2/ Bax灰度值较模型组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可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

    作者:刘天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经过改良的雷火神针疗法及中药汤剂(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莫沙比利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对照组为71.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动力。

    作者:沈雁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古代主要妇科医籍治疗恶阻的方药

    目的:整理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恶阻的方药,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恶阻的方剂,应用MS SQL SERVER 2008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治疗恶阻的方药规律。结果:古代妇科医籍中治疗恶阻常见的配伍为以半夏为核心的配伍,方剂为六君子汤,其次为以竹茹为核心的配伍,方剂为橘皮竹茹汤;脾胃虚弱为恶阻常见的病机,其次为肝胃不和。结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分析古代妇科专著中治疗恶阻的方药规律,有益于恶阻治疗中的知识挖掘。

    作者:施学丽;邓家刚;蒋筱;范丽丽;赵晓芳;郭超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芪地黄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及标准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芪地黄汤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等肾功能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尿白蛋白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含量2组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0%,对照组为6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汪永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肝颗粒治疗各型肝炎76例

    目的:观察护肝颗粒治疗各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葡醛内酯、肌苷片、白蛋白及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护肝颗粒,1袋/次,2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4%,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显著降低(P<0.05)。结论:护肝颗粒治疗各型肝炎疗效较好,可较好改善肝功能。

    作者:曼琼;吴晶;牛晨霞;王园;贾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接骨丹对大鼠骨缺损愈合疗效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X光片,并根据骨折肢X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骨折肢进行相应评分,考察接骨丹对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较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作者:牛恒立;赵国彪;马中兴;陈晓东;白雪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大面积烧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针对肺部感染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感染率为3.2%,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感染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2例;对照组完全依从8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2例。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7.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鲁正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穴位敷贴在婴幼儿腹泻中的应用

    从中药穴位敷贴作用原理、选穴原则、用药选择、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药原理、中药穴位敷贴在治疗婴幼儿腹泻中的优势5方面入手对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腹泻近期发展动态、原理及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的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李新茹;张九云;何莉;陈奕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三维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时间、空间进行合理配置,划分为校内(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科技训练)、校外(教学实习、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课题(毕业设计、创新实验、教师科研)3个模块,提出了基于3个模块的三维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并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理论研究方法。

    作者:黎霜;陈洪波;韦畅;蒋永荣;蒋冬云;韦平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运动功能及脊髓腹角、损伤点处层黏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造模采用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手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斜板实验评分及L3~5节段脊髓和患侧坐骨神经处LN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7天后,模型组大鼠的斜板实验评分与同期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处的表达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升高(P<0.05);LN在正常组、模型组中脊髓腹角的表达量较坐骨神经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在推拿治疗20次后,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斜板实验评分与同期正常组相比有差异(P<0.05),推拿组斜板实验评分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升高(P<0.05);同时,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处的表达均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推拿组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损伤处的表达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LN在正常组、推拿组中脊髓腹角的表达量明显较坐骨神经中的表达高(P<0.01)。结论:推拿可以上调周围神经损伤大鼠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处的表达,加快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SNI大鼠的运动功能。

    作者:张林峰;于天源;潘璠;鲁梦倩;冼思彤;崔旻珍;姚斌彬;郭鑫;贾文端;陶艳红;马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在辨证的基础上分为3组,穴位贴敷联合补肺固本合剂组(A),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B),匹多莫德对照组(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A、B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A、Ig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无差异(P>0.05)。 A、B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水平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元素治疗前后3组变化不明显(P>0.05),铁、锌含量治疗前后A、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铁、锌含量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沈玉鹏;任耀全;李冬梅;杨志华;王煜;刘旭琴;梁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渊丸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黏膜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鼻渊丸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术后鼻腔局部用药及内窥镜下鼻腔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鼻渊丸。观察患者鼻腔黏膜肿胀消除以及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9%,对照组为82.14%;2组患者术后1周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丸可能通过加速鼻黏膜修复明显改善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症状。

    作者:王中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黄附子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22及IL-1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大黄附子汤防治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按就诊顺序以1∶1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黄附子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入院0、7、14天时患者血清IL-22及IL-13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IL-22及IL-13表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病死率治疗组为5.00%,对照组为2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IL-22及IL-13水平呈上升趋势,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22及IL-1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可通过下调患者血清IL-22和IL-13等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起到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作者:陈威;黄庆仪;蒙宇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甜叶菊中总多酚及总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含量。方法:分别以没食子酸和葡萄糖作为测定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的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得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36 mg、1.73 mg。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信,可以作为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何巧丽;李柯翱;季志红;田树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测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及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血液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及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齐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