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恒立;赵国彪;马中兴;陈晓东;白雪红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大面积烧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针对肺部感染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感染率为3.2%,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感染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2例;对照组完全依从8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2例。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7.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鲁正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罗中华;云立新;牛崇信;王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胃清肠合剂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术与传统保留灌肠术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麻痹性肠梗阻(P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症MAP麻痹性肠梗阻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在MAP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传统保留灌肠术,观察组32例在MAP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术”,观察灌肠后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后PI症状缓解时间、药液保留时间、总灌肠次数、患者舒适度、实验室检查数据(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术”与传统保留灌肠术比较,“保留灌肠改良术”可延长药液保留时间并保持温度,减少总灌肠次数,缩短MAP性PI症状缓解及CK、CRP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唐锐;王颖;梁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Ⅱ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血压Ⅱ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护理前后血压差值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意义深刻。
作者:赵雅欣;王淑娟;聂春丽;杨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在辨证的基础上分为3组,穴位贴敷联合补肺固本合剂组(A),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B),匹多莫德对照组(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A、B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Ig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A、Ig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无差异(P>0.05)。 A、B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水平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元素治疗前后3组变化不明显(P>0.05),铁、锌含量治疗前后A、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铁、锌含量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沈玉鹏;任耀全;李冬梅;杨志华;王煜;刘旭琴;梁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中药穴位敷贴作用原理、选穴原则、用药选择、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药原理、中药穴位敷贴在治疗婴幼儿腹泻中的优势5方面入手对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腹泻近期发展动态、原理及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的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李新茹;张九云;何莉;陈奕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改善睡眠,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中的7个评分项目数值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
作者:祁霞珍;秦松杰;胡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及标准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芪地黄汤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等肾功能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尿白蛋白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含量2组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0%,对照组为6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汪永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含量。方法:分别以没食子酸和葡萄糖作为测定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的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得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36 mg、1.73 mg。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信,可以作为甜叶菊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何巧丽;李柯翱;季志红;田树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禀赋薄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昆虫叮咬,气虚不摄、血溢脉外,阴虚火旺、灼伤血络,瘀血阻络、血不归经5方面探讨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并辨证为热伤血络、阴虚火旺、瘀血阻络、气不摄血4种分型,用自拟紫癜系列方加减治疗,并注重审证求因,清热解毒祛风,并活用活血化瘀方法,同时勿忘健运脾胃。
作者: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师承教育历史渊源与发展入手,分析中医药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简称导师)的遴选,研究生的选拔及师生互选等方面的现状,探讨将研究生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效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并指出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促进中医药研究生的成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作者:宋敏;赵继荣;朱宝;宋瑞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缺乳的影响。方法:将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和成功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量及成功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满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率,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甘凤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对阳虚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液及血清中透明质酸(H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C3组。 A组采用祛寒逐风合剂治疗,B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C组以祛寒逐风合剂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液和血清中HA的含量。结果:关节液HA水平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HA含量A、C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祛寒逐风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阳虚型KOA能升高患者膝关节滑液中HA含量,降低血清中HA含量。
作者:贾潇;尤从新;颜春鲁;柴喜平;柳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鼻渊丸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术后鼻腔局部用药及内窥镜下鼻腔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鼻渊丸。观察患者鼻腔黏膜肿胀消除以及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9%,对照组为82.14%;2组患者术后1周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丸可能通过加速鼻黏膜修复明显改善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症状。
作者:王中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方面探讨近几年对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的研究和治疗进展,指出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工作方式的不断改变,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不断成为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随着对颈椎以及脊柱解剖结构、载荷传导方式、退化与退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治疗理念不断发生着改变、治疗方案不断发生改进,但仍尚未形成为同行们所公认的治疗方案和标准。
作者:邓强;张彦军;慕向前;李中锋;陈文;朱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痹痛合剂对骨性关节炎(OA)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C组)和痹痛合剂组(D组),A组行假手术,B、C、D组采用Hulth法复制OA模型,A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术后分别加服生理盐水,硫酸氨基葡萄糖溶液和痹痛合剂。术后第8周处死,分别大体观察、光镜400×和电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 mRNA表达。结果:B组关节软骨呈典型OA形态学改变,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 mRNA表达减弱;C、D组关节软骨轻度退变,形态学方面与A组接近,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 mRNA表达显著增强,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痹痛合剂与硫酸氨基葡萄糖能延缓OA大鼠关节软骨的退变,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关节软骨细胞中Bc1-2基因的表达,抑制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素明;杭柏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方法:运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结合中医四诊仪对200例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证。结果:肥胖人群概括起来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病变脏腑涉及脾、肾,标实以湿、痰、瘀为主。结论:本研究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其他相关疾病病前状态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思路和可借鉴的依据,更好地发挥中医“因人制宜”“治未病”的优势,为人群的“治未病”提供了方法与途径。
作者:黄萍;周青;商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大黄附子汤防治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按就诊顺序以1∶1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黄附子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入院0、7、14天时患者血清IL-22及IL-13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IL-22及IL-13表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病死率治疗组为5.00%,对照组为2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IL-22及IL-13水平呈上升趋势,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22及IL-1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可通过下调患者血清IL-22和IL-13等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起到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作者:陈威;黄庆仪;蒙宇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在“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图像标引工作的介绍,探讨标引规则的制定;对书目、版本、图像本体3类共26项元数据进行详尽说明,辅以必要的示例;并对出处标引、规范制定、提高识图能力、细化释图文字标引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丁侃;胡晓峰;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