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素丽;尚秀娟;曹凤英
就铁皮石斛的现代生物活性、药理作用、临床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进一步保护铁皮石斛资源,更好地研发和应用铁皮石斛.
作者:相萍萍;王旭;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对黄连汤名称和配伍等方面的论述,与半夏泻心汤的比较,以及所列举的一则医案,以论证传统观点认为升降脾胃的黄连汤方剂确有交通心肾的功用.
作者:赵训冰;滕佳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儿痢疾方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湿热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泄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在2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儿痢疾方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湿热证泄泻的次要症状;治疗3天后治疗组泄泻主要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痢疾方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疗小儿湿热泄泻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任耀全;吴丽萍;沈玉鹏;史正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传说中的名医——伏羲、医书之祖——岐伯、敦煌遗书——《灸经图》、武威汉代医简惊世出土及晋朝高秀,洞明医术——皇甫谧5方面入手论述作为针灸发源地之一的甘肃,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第一部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是甘肃庆阳人岐伯所作,之后安定朝那(甘肃平凉地区)皇甫谧历时25年写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充分表明了勤劳、智慧的甘肃人民,在历史的发展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为祖国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丰富人类的科学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贡献.
作者:盛雪燕;邢家铭;韩雅迪;张彦峰;严兴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云南民间民族医药进行历史回顾,针对云南民间民族医药发展中的困境进行综述,提出促进云南民间民族医药发展的相关建议.
作者:郑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数.方法:将NAFLD患者13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即脾虚湿痰证(32例)、肝郁脾虚证(30例)、痰瘀互结证(30例)、湿热内蕴证(34例)和肝肾不足证(4例,因样本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以同期不嗜酒的30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AFLD不同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中医各证型间按脾虚湿痰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依次升高,湿热内蕴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其他三个证型(P<0.05);痰瘀互结型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P<0.05),但肝郁脾虚与脾虚湿痰两证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作者:范小芬;邓银泉;陈玖;吴国琳;李剑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藏药圆柏属植物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对藏药圆柏属药材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基源的藏药圆柏在形态学、显微鉴定学、TLC图谱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藏药圆柏属植物的鉴定和提高相关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作者:武雪;宋平顺;赵建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便于观察中药处方疗效、利于增强学生就业实力、便于促进科研合作关系、避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直面基层缺医少药现状、了解基层医疗条件改观、缓解当前严峻就业形势7个方面探讨延长中医研究生到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的理由和必要性,为中医院校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作者:闫立彬;张家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红皮、黑皮花生茎叶水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方法:将SPF级KM种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地西泮阳性对照组,红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及黑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水提及超声辅助的方法充分提取两种花生茎叶的有效成分,灌胃给药7天,1次/d.观察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及对抗3-MP诱导惊厥程度.结果:红皮花生茎叶高、中剂量组与黑皮花生茎叶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1);红皮及黑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除黑皮花生茎叶低剂量组外,其余组均能降低小鼠惊厥率(P<0.05).结论:红皮花生与黑皮花生茎叶水提物对小鼠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中红皮花生茎叶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略高于黑皮花生.
作者:李欣芮;陆永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针对性地提出中药功效英译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总结前人经验,合理探讨中药功效的术语翻译方法与技巧,以期为中医药对外交流事业尽绵薄之力.
作者:郑鸿翔;张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藏药烈香杜鹃叶和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和花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叶和花的挥发油分别鉴定出44种和58种化合物.其中,叶的主要成分为苄基丙酮,相对百分含量为54.748%;花的主要成分为桉叶油二烯,相对百分含量为8.740%.结论:烈香杜鹃叶和花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李明珠;宋平顺;赵建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传统中医针刺与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筛选出针刺对照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评价质量,并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3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OR=1.15,95%CI(0.69,1.91)]、MMSE量表评分[MD=0.40,95%CI(-2.18,2.97)]、ADL量表评分[MD=0.60,95%CI(-0.54,1.74)]、HDS评分[MD=-0.20,95%CI(-1.19,0.80)]与西药比较相当,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对照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优势尚不明确,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邹靖锋;谢珂;郭培燕;董绪帅;赵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筛选适宜在甘肃定西市多样性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优良黄芪新品种.方法:采用AMMI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的优势,对2012—2013年定西市4个主产县区选用7个参试品系进行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结果:所有参试品系中HQZX04-03-02表现稳定,但产量低;HQZX04-04-01的稳产性较好,产量高,较当地主栽品种陇芪1号增产24.23%;各试点间的鉴别力具有差异,其顺序为:漳县马泉>渭源新寨>岷县禾驮>陇西首阳.结论:黄芪各品系不同试点AMMI模型中的主成分分值共解释总互作和的87.6%,比线性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能更有效地分析基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作者:尚虎山;刘效瑞;王富胜;张华;李亚杰;魏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医者仁术、妙手回春;传道授业、桃李吐芳;潜心治学、医研并进;衷中参西、硕果累累5方面系统回顾了李妍怡主任医师志于杏林、仁心仁术及其学术思想.
作者:巩婷;杨瑞龙;樊省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考察亚麻子大孔树脂纯化物(MREF)的急性毒性,为拟定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溶液)和MREF溶液低剂量组(0.000 253 g/mL)、中剂量组(0.002 53 g/mL)、高剂量组(0.025 3 g/mL),每组10只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测定LD50或进一步实验测定大给药量.结果:干预7天内对照组,MREF溶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皮肤、毛发、眼和黏膜、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及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无动物死亡;LD50未测出,受试动物灌胃MREF溶液(0.025 3 g/mL)的24小时内大给药量为33.7 g/kg,相当于成人每天服用MREF 0.12 g/kg(按60 kg体质量计算)的505.5倍,未见毒性反应.结论:低、中、高剂量的MREF溶液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由其大给药量可知该药口服安全,属无毒级.
作者:钱梦茹;刘效栓;刘军刚;李喜香;李季文;毕映燕;张亚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针刀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只接受依那西普治疗,观察2组患者0、4、8、12周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学指数(BASMI)、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BASMI、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BASMI、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依那西普能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障碍.
作者:王智明;李伟青;田雪梅;陈文玉;王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就老年综合评估(CGA)体系在老年人评估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探究总结,以便将其更好地与我国传统养老服务评估模式融合,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俊羽;徐桂华;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化湿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法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氯沙坦组和温肾活血化湿方组,每组20只;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假手术组、UUO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氯沙坦组灌胃氯沙坦[10 mg/(kg·d)],温肾活血化湿方组灌温肾活血化湿方汤剂[9.8 mg/(kg·d)].于造模后第7、14、21天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第7、14、21天UUO组中NF-κB表达较假手术组高(P<0.05),治疗组在第7天较UUO组低(P<0.05).结论:温肾活血化湿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李建省;靳锋;王宝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七活血汤与心痛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70例,根据入院后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痛定片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七活血汤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ST-T等变化情况;同时发放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对2组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为42.86%,对照组为4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研究组患者PF、RP、BP、SF、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景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梅核气主要辨证分型及不同分型的用方规律.方法:查找古今文献,选出符合标准的医案,整理每个医案中梅核气的症状、治法及方药,对其进行系统总结并分析.结果:梅核气的辨证分型包括痰气互结型、肝郁气滞型、肝郁化火型、气滞血瘀型、肝胃不和型、肝肾阴虚型、痰湿蕴结型、湿热互结型、正气虚弱型、肾阳亏虚型,并据此遣方用药.结论:梅核气病机复杂,并不局限于痰气互结,临床上如遇此病应辨证论治,方可起效.
作者:王婧文;吴爽;张丹丹;马雪颜;秦田雨;鲜梦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