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48例的用药分析

胡琦;倪韶青

关键词:抗栓药物, 脑出血,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为临床更安全使用抗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住院病历,对48例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ICH)患者的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多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共36例;其次是氯吡格雷,共8例,华法林3例,低分子肝素4例.阿司匹林使用0.3 g/d剂量的13例,0.2 g/d的9例,0.1 g/d的4例,中高剂量引起脑出血者例数较低剂量多;抗栓药物合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较常见ICH.结论 中等剂量到大剂量(≥0.3 g/d)的阿司匹林以及抗栓药物合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可能会增加ICH的危险性.抗栓治疗应采用适合患者的治疗强度,大限度地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酮康唑对奥拉西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酮康唑对奥拉西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RP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96.8),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试验组大鼠连续灌胃给予酮康唑(50 mg/kg,每日1次)7 d后,单次灌胃给予奥拉西坦(200 mg/kg),测定奥拉西坦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单次灌胃给予奥拉西坦(200mg/kg)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奥拉西坦标准曲线方程为Y=0.021 7X+0.105 8(r=0.9992,n=7),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 100 mg/L;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25±8.51)%,(96.29±2.76)%和(98.14±1.62)%,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42%.对照组与试验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分别为(2.807±0.875 1)h和(3.231±1.019)h,峰浓度(Cmax)分别为(52.80±16.94) mg/L和(47.33±8.317)mg/L,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h)分别为(257.2±77.84) mg·h/L和(258.9±67.30)mg·h/L,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酮康唑对大鼠体内奥拉西坦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作者:任静华;张志清;刘宏达;何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3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分成3组.其中奥美拉唑组(OAC组)41例,泮托拉唑组(PAC组)44例,雷贝拉唑组(RAC组)50例.3组均加服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比较用药14 d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717.36元、777.84元、1 060.92元;HP根除率分别为87.80%,90.91%,94.00%,3组无显著性差异;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05%,93.18%,96.00%,OAC组与PA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AC组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严丽华;余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草苁蓉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草苁蓉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il 100-5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对13批次草苁蓉样品色谱图进行共有模式的建立.结果 建立了草苁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得到了28个共有峰,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草苁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草苁蓉药材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张英;鞠爱华;周秀娟;张慧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我院药师干预门诊退药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系统汇总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所有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干预措施致门诊退药处方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门诊退药比例控制为0.5% ~0.8%,实施干预后,规范了门诊退药的流程,完善对门诊退药的全面监控,促进了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焦亿;赵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从安全用药谈药品包装问题

    目的 阐述药品包装对安全用药的影响.方法 分析笔者多年来在窗口发药中遇到的包装问题.结果 包装设计不合理,可引起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病、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药品生产企业改进药品包装势在必行.

    作者:周祖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国产复方缬沙坦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参比制剂比较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将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组,依照自身交叉、对照方案单剂量口服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及参比制剂各2片(含缬沙坦160 mg/氢氯噻嗪25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法及离子对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缬沙坦、氢氯噻嗪的质量浓度,并用BAPP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缬沙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75±0.55)h和(2.75±0.31)h,峰浓度(Cmax)分别为(4 496.44±1 453.66)ng/mL和(4 387.46±1 445.47) ng/mL,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28 955.11±8 122.35)ng/(h· mL)和(29 783.15±9 706.08)ng/(h·mL);氢氯噻嗪Tmax分别为(2.44±0.66)h和(2.25±0.35)h,Cmax分别为(136.68±33.91)ng/mL和(128.12±37.35)ng/mL,AUC0-24分别为(1 018.54±200.73)ng/(h· mL)和(1 008.44±292.30)ng/(h·mL).国产复方缬沙坦片中的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9.8±15.5)%和(107.9±30.6)%.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鹏;廉江平;李小川;方志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与问卷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促进中成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07年至2011年“中成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患者年龄、不良反应类型和药物剂型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2年2月至3月潮州医院门诊部回收的由患者填写的有效调查问卷50份,统计患者的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 共检索到591篇文献、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347例,其中患者以10岁以下儿童和51至60岁中老年人居多,分别占24.50%和20.46%;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1.61%;共涉及54种药品,其中中药注射剂多,占85.88%.结论 医院应做好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建立并健全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规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秀纯;吴雪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2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 μm),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尿苷和腺嘌呤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均在5~5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5%和99.43%,RSD分别为1.18%和1.52%(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的含量.

    作者:刘少静;杨黎彬;王小宁;吴艳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同产地的香附及香附炭挥发油成分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的香附及其炭品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对临床功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香附及其炭品的挥发油分别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香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不同产地的香附及香附炭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不同产地香附存在差异,在药材使用中应控制药品质量,而香附与香附炭的挥发油成分差异可能是临床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亚萍;于生;陈佩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国内外压片机研究现状

    压片机是药物固体制剂制备中生产片剂为重要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压片机的研究热点主要在生产的封闭性、片剂质量检测、高速高质量生产及在位清洗等.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压片机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当今片剂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未来压片机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王笛;赵文昌;赵振昇;宋丽军;石敏;叶伟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某三甲医院2010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年中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较稳定,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其中活血扩管类的品种数及销量均排在第1位;销售金额及DDDs居优势地位的单品种是醒脑静注射液,而血必净注射液的日均费用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认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向光芳;刘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茅莓根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茅莓根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提取茅莓根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 经GC-MS分析结合NIST数据库检索,鉴定出茅莓根中17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 茅莓根低温易挥发性成分中,戊醛、乙酸、3-苯基-2-丙烯酸甲酯3种成分约占茅莓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50%以上.

    作者:刘江亭;李慧芬;崔伟亮;蒋海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目的 观察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妇卫康肛门用药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达91.67%.结论 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文青;牛艳丽;于长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 介绍临床药师参与l例重症社区获得性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可提高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患者预后,让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应茵;赖志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6例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复查胃镜、检测H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HP转阴率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和67.39%(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协同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贺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48例的用药分析

    目的 为临床更安全使用抗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住院病历,对48例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ICH)患者的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多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共36例;其次是氯吡格雷,共8例,华法林3例,低分子肝素4例.阿司匹林使用0.3 g/d剂量的13例,0.2 g/d的9例,0.1 g/d的4例,中高剂量引起脑出血者例数较低剂量多;抗栓药物合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较常见ICH.结论 中等剂量到大剂量(≥0.3 g/d)的阿司匹林以及抗栓药物合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可能会增加ICH的危险性.抗栓治疗应采用适合患者的治疗强度,大限度地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胡琦;倪韶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胸外科手术患者525例,对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00%.主要药物种类有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用药分别为244例(46.48%)、231例(44.00%)、34例(6.48%)、16例(3.05%).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术后抗感染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华;冯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杰雪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目的 验证杰雪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皮肤试验采用同体自身对照,试验组30例,杰雪消毒患者右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患者左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瓶塞试验,试验组30例,杰雪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结果 杰雪和碘酊酒精消毒皮肤、瓶塞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杰雪对皮肤和瓶塞消毒效果均可靠.

    作者:石慧;吴萍;郭辉梦;向成玉;周晓英;吴显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56例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医院美容整形外科行面部整形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术后面部肿胀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观察组(56例)和安慰剂治疗对照组(56例).分别采集两组整形者的血液标本,检查整形者术前,术后2,3,5d各个时间段上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并对术后面部肿胀程度进行分级评价,比较两组分级评价效果.结果 术后2d时对照组平均CRP值为(62.36 ±33.27)mg/L,观察组为(33.72±20.33) mg/L;术后3d,对照组平均CRP值为(28.46±13.75) mg/L,观察组为(14.26±13.18)mg/L;术后5d,对照组平均CRP值为(10.27±8.45)mg/L,观察组为(2.66±2.49) mg/L.两组整形者术后CRP值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各时段CR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整形者治疗后面部肿胀程度分级比较中,观察组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疗效,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纪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微波及溶剂法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目的 探寻低温下获得较高提取率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方法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用溶剂法和微波对豆粕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浓度等影响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 用溶剂法提取大豆豆粕,在80%乙醇、常压60℃、浸提2h、豆粕与乙醇比例为1∶15 (g/mL)的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得率较高.利用微波对其进行前处理的佳条件为频率400W,固液比为1∶30(g/mL),微波提取时间为6min.结论 溶剂法和微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均可行,适当的微波处理不仅可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同时可提高提取操作的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舒;李文;梁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