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海英
目的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大豆磷脂粉的干燥失重及磷含量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用积分球漫反射测定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的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微分处理,波长范围为9 060 ~7 950 cm-1,7 500~6 850 cm-1和6 200~4 100 cm-1,回归方法为偏小二乘法(PLS).结果 定量模型中干燥失重及磷含量的佳主因子数分别为10和5,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145和0.082 7,决定系数(R)分别为0.998 7和0.989 8,外部验证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23 1和0.073 6,系统精密度RSD分别为0.8%和0.9%,方法精密度RSD分别为1.6%和1.9%.结论 建立预测模型对大豆磷脂粉原料药的干燥失重及磷含量进行测定是可行的,该法分析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李军山;张博;校军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假阳性率的措施.方法 选择正确的注射溶剂及消毒措施,严格掌握皮试液配制方法,规范皮试结果判断标准.结果 采取新的综合措施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医院门诊皮试结果阳性率从2010年的50%降至2011年的19.52%和2012年的16.54%.结论 严格执行新措施中的操作规范,可降低TAT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增加患者的用药机会和安全.
作者:罗雪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滴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同时服用元胡止痛滴丸及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41例仅服用氟桂利嗪胶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镇静、止痛药,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明显低于治疗组的69.05%(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元胡止痛滴丸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中成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07年至2011年“中成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患者年龄、不良反应类型和药物剂型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2年2月至3月潮州医院门诊部回收的由患者填写的有效调查问卷50份,统计患者的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 共检索到591篇文献、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347例,其中患者以10岁以下儿童和51至60岁中老年人居多,分别占24.50%和20.46%;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1.61%;共涉及54种药品,其中中药注射剂多,占85.88%.结论 医院应做好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建立并健全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规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秀纯;吴雪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AQ C1s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40℃.结果 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525~3.67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低检测限为0.525 μg,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为162.75~171.33 μg/g.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文才华;涂文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四川是我国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生物物种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该文针对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基于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省中药资源发展的运行措施,为推进四川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策略.
作者:王晨;张忠元;张珵;杜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的情况及产生原因,探讨应对措施以提高医院药房服务质量.方法 分析2012年3月至9月医院823例住院患者的退药原因.结果 退药主要原因为医嘱更换占18.71%,患者出院或转科占16.52%,患者拒用占15.43%,重复给药为16.40%,其他原因依次为其他、死亡、不良反应、计算机系统漏方、医嘱传达不及时.科室退药次数较多者分别为整形外科(12.52%)、普外科(12.39%)、重症监护室(11.79%)、肿瘤外科(11.66%).抗生素和呼吸系统用药退药比例高,分别为23.94%与20.90%,其次为循环系统类药物(14.82%).结论 药房退药由多种因素造成,完善药房退药制度及加强医师处方管理,可以降低退药率.
作者:庄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且加强护理、改进皮下注射方法.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并采取正确护理措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作者:周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内膜中层厚度(IMT)与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平均年龄(63.6±7.5)岁;以7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2±7.5)岁.分析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糖尿病持续时间、抗糖尿病治疗方法、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代谢综合征以及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以双侧颈动脉造影(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超声测量IMT.结果 研究组颈总动脉IMT均值和大值高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不是血管危险因子而是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子.单因素分析显示,双侧颈总动脉大血管病变与IMT存在相关性.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在中年(59 ~ 67岁)患者中右侧颈总动脉仍然存在着显著相关性(IMT均值P=0.01,大值P=0.02).在无代谢综合征患者,右颈总动脉分叉处IMT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超声测量IMT可用来评估心血管危险,确定强化抗糖尿病治疗方案.IMT特别是右侧颈总动脉IMT是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敏感预测指标.
作者:余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方法 统计2012年2月至9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分析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磷酸可待因片使用量分别排前3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无滥用倾向.
作者:曾永兰;罗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医院门诊药房实行自动化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医院药房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系统的原理、构造,以及自动化处理不同包装、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等药品或液体的方式.结果 快速发药系统,能够通过滑轨式药库模块和输出系统管理大部分盒装药品;智能存取系统,采取垂直旋转运动进行认址的工作原理,管理普通药品和特殊少量盒装药品.冷藏药品和大容量输液药品等则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结论 门诊药房实行自动化具有缩短取药时间、提高药房工作效率、降低药师工作强度等优势,能解决药房很多现实问题,适合医院目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阮毅铭;郑乐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大理州基本药物配送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大理州零售及批发两类药品流通渠道基本药物的配备情况.结果 基本药物的配备比例较低,且品种集中,不利于基本药物的普及保障.结论 零售药房及批发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杨慧;陈娇;张必达;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降压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可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代红梅;王瑞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影响薄膜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相关因素,为选择适合的包衣材料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基于工作实践、法律法规研究,全面分析、总结可能影响薄膜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 薄膜包衣材料的颜色选择需要考虑法律法规、包衣片剂、薄膜色衣材料、产品等多方面的因素.
作者:孙业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需停止哺乳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芒硝和大蒜外敷肿块局部治疗,以及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和定时用手挤空或用吸奶器吸空淤积乳汁,治疗早期乳腺炎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须停止哺乳.结果 患者均治愈.结论 大蒜及芒硝外敷并加强护理指导对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好,产妇可继续哺乳,且安全无副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耐;张彩芬;孟惠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寻低温下获得较高提取率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方法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用溶剂法和微波对豆粕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浓度等影响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 用溶剂法提取大豆豆粕,在80%乙醇、常压60℃、浸提2h、豆粕与乙醇比例为1∶15 (g/mL)的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得率较高.利用微波对其进行前处理的佳条件为频率400W,固液比为1∶30(g/mL),微波提取时间为6min.结论 溶剂法和微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均可行,适当的微波处理不仅可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同时可提高提取操作的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舒;李文;梁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 介绍临床药师参与l例重症社区获得性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可提高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患者预后,让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应茵;赖志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系统汇总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所有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干预措施致门诊退药处方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门诊退药比例控制为0.5% ~0.8%,实施干预后,规范了门诊退药的流程,完善对门诊退药的全面监控,促进了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焦亿;赵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硼酸湿敷加药浴辅助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 将176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8例.治疗组给予硼酸湿敷同时加药浴治疗;对照组只给予3%硼酸湿敷局部皮损处,不采用药浴治疗.两者均给予抗组胺、抗过敏、糖皮质激素治疗,若伴有浅表的化脓性感染,加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45%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硼酸湿敷加药浴辅助治疗可提高湿疹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星荣;许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则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查血、尿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4.62%,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和90.00%(P<0.05);在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作者:汪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