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A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李雯雯;沈沛成

关键词:IgA肾病, 病因病机, 治法, 实验研究, 综述
摘要: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IgA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对IgA肾病的治疗、单药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就IgA肾病的中医药研究状况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2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汤剂内服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IL-6和TNF-α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振诚;李小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湿热瘀阻型复发性盆腔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与中药熏蒸2种给药途径治疗湿热瘀阻型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发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熏蒸组各30例.灌肠组予中药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熏蒸组予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灌肠组为96.67%,熏蒸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灌肠组为10.00%,熏蒸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熏蒸给药治疗.

    作者:刘贝贝;于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调控细胞自噬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中药调控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细胞自噬与中医相关性等方面对自噬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大伟;齐新;高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云南地方高校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探讨

    云南中医学院通过制度保障、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毕业实践训练、实施科研计划训练项目等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实效.今后应进一步造就创新型师资队伍、改革学业评价、完善创新奖励机制,以全面提升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

    作者:韩欣欣;黄之镨;高洁;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伤寒论》中白术运用撷英

    从药物简介、功效发微、配伍与剂量、现代药理等4个方面简要探析白术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功效,并加以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更好的使用白术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禚昌红;张沁园;张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针酸枣袋泡茶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金针酸枣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总黄酮含量和色香味感官评分为指标,筛选袋泡茶制作和冲泡的佳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制备佳工艺为烘干温度为75℃,烘干时间为2小时,粉碎度为10~20目;正交实验表明,茶水比为4:200(g:mL),冲泡水温为沸水,冲泡时间为15分钟,冲泡次数为两次.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金针酸枣袋泡茶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徐瑶;崔永;付晓芸;罗晓煜;王婷;孙伟宁;万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43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参麦注射液和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方口服治疗,术后14天观察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检测肱动脉内径.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05%,对照组为65.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积分,血清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参麦注射液、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证候积分,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内皮功能.

    作者:王宇彤;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炎症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治疗组,每组16只.左肾切除+一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治疗组给予苦瓜总皂苷灌胃,分别于实验第4周、8周处死大鼠各半,测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及炎性因子;免疫组化、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MCP-1的变化特点.结果:苦瓜总皂苷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MCP-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的表达,进而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终调节2型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作者:李易;田鲁;王港;陈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方证信息采集探索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经验的研究

    目的:探索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李云英教授门诊确诊为慢性咽炎的患者102例,调查慢性咽炎的基本证型、年龄分布及基本用药分布频率.结果:102例患者中男50例,女5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者70岁,小者3岁,主要分布在21~40岁;痰火郁结型57例(55.89%),肺阴虚损型36例(35.29%),肝肾阴虚型6例(5.88%),脾肾阳虚型3例(2.94%);出现频率高的10味中药分别是法半夏、僵蚕、陈皮、黄芩、桔梗、柴胡、猫爪草、浙贝母、玄参、紫菀等.结论:李云英教授认为慢性咽炎以实证为主,痰瘀、虚火、阴虚多交互错杂,阳虚者较少见,治疗时应强调化痰理气.

    作者:杜晓轲;陈文勇;李云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anⅡA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5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中随机取42只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模型(手术组),另外8只大鼠行假手术(假手术组).4周后,手术组大鼠死亡12只,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将存活的30只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CVF).碱水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anⅡA能显著减少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CVF、PCVF、 羟脯氨酸含量,降低α-SMA、CTGF、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且高剂量TanⅡA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TanⅡA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桥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蓓蓓;张静;常文静;蔡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蓝合剂药效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金蓝合剂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评价其对风热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小鼠咳嗽模型、小鼠免疫模型,比较用药前后咳嗽次数、哮喘潜伏期、体温等指标,评价金蓝合剂对相关病症的治疗作用.结果:金蓝合剂可缓解大鼠由于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发热症状;延长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提高小鼠羊红细胞(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光度值(HC50),显著增强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结论:金蓝合剂能明显减轻咳嗽症状,具有解热、增强免疫等作用,对风热感冒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志惠;王平;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防治现状进行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作者:高博;范强;李钦;杨丽霞;白宇;程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变更交谈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变更交谈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谈话基础上,变更交谈方式,并行阶段性评估,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干预前后2组临床症状自觉评分变化情况以及2组干预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自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于对照组(P<0.05),FEV1/FVC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变更交谈方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作者:贾锦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矩阵针灸联合电温针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42例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联合电温针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O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矩阵针刺联合电温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VAS及JOA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观察组为63.64%,对照组为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联合电温针治疗OCI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体征及功能活动.

    作者:袁涛;金钰钧;兰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葡醛内酯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中药复方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肺结核(P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2、3组,每组50例,3组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等药物抗结核治疗,治疗1组同时给予葡醛内酯片预防肝损害,治疗2组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预防肝损害,治疗3组采用中药复方预防肝损害.观察3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2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与治疗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肝功能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肺结核保肝治疗中,中药复方、葡醛内酯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具有同等的保肝、护肝作用.

    作者:王建云;周莹荃;贾忠;白少丽;梁云;同重湘;郭明娟;李宗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平衡针刺配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平衡针刺及康妇炎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宫炎平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天,随访半年,观察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10.42%,对照组为2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刺配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玉萍;杨双娥;张银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

    目的:观察益肺补脾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BA)并发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肺补脾方,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等.结果:喘息、咳嗽、高烧、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C(IgC)、免疫球蛋白M(IgM)等含量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损伤发生率为35.71%(15/42),复发率为28.57%(12/42);观察组肾损伤发生率为9.52%(4/42),复发率为11.90%(5/42).肾损伤发生率及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补脾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BA并发RRI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马向荣;牛宏英;杜炜;俞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模式的探索

    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从中医卒中单元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中西康复卒中单元结合途径等方面,探索中医卒中单元在针灸康复病房中运用的新模式.

    作者:冯春燕;张春红;李金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骨刺膏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46例

    目的:观察骨刺膏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2组均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2 mL/次,1次/周,连续注射5次.观察组于注射3天后,以骨刺膏外敷膝关节,每3天换1贴.治疗5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78.26%,对照组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活动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刺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明显改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邢涛;董林;姚五平;张天太;魏国俊;徐玉德;雷宁波;王志勇;郑恒恒;张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103名体检人群不同糖代谢状况与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干部人群中不同糖代谢状况与血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不同糖代谢状态将血糖分层为血糖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IFG合并IGT、新诊断糖尿病(DM)5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各组异常检出率,比较各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变化,及其与糖代谢指标及各种病史的相关性.结果:1)男性糖代谢异常(包括IGT、DM、IFG)检出率高于女性;在各年龄组中,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受损.2)在糖耐量减低的233例中,50~5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高.3)DM组红细胞压积较NG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IFG合并IGT组血小板较NGT组明显升高,IFG合并IGT组血小板较IG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有序Logostic回归显示:年龄、体质指数、HCT、TG、高血压与糖代谢相关.结论:红细胞压积、血小板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张文霞;施一帆;周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