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马学霞;李玮;李晓娟

关键词:颈椎病, 椎动脉型, 延续性护理,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嘱情况.结果: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出院后3个月、出院时与入院时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时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护理能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嘱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提高患者的遵医情况.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初发与复发溃疡性结肠炎院外治疗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初次发病和多次发病患者出院后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差异,了解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81例溃疡性结肠炎初次发病与多次发病患者出院后1年的跟踪随访,以问卷调查表和门诊复诊所得资料,分析初次发病和多次发病患者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差异,并分析治疗依从性好坏与1年内累计复发率的关系.结果:饮食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好和总依从性好的比率初次发病患者明显少于多次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累计复发率初次发病患者明显高于多次发病患者(P<0.05).结论:多次发病患者因反复多次发病,有长期痛苦体验,希望疾病早日消除的愿望极大,因而能严格执行医嘱,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初次发病患者因只发病1次,痛苦体验少,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通常较差;同时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率与治疗依从性的好坏呈负相关.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华佗麻药加减方乳膏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华佗麻药加减方乳膏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盐酸小檗碱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优选华佗麻药加减方乳膏剂的提取工艺.结果:华佗麻药加减方乳膏剂的较优提取工艺为:6倍量50%乙醇,提取2次,1.5 h/次.结论:该提取工艺科学合理、质量稳定,为华佗麻药加减方乳膏剂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王东东;孙芸;周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脑利钠肽(BN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同时予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BNP、ET、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ET、LVEF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刘明晖;赵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夏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甘肃省临夏地区成人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原则,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临夏地区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按照民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城市和农村)进行分层抽样;随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签法(抓阄法)进行逐级抽样.结果:临夏地区DM患病率为8.7%,其中新发DM患病率为3.7%,男性患病率为12%,女性患病率为7.1%.城市居民DM患病率为8.3%,农村居民DM患病率为9.0%.在受调查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低.临夏地区成人DM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患病率与民族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回族高于汉族.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文化程度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夏地区DM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且与民族、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安永东;王治中;唐文森;郭天蓉;马莉;杨英;李永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归甲疏通胶囊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目的:观察归甲疏通胶囊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选用健康未孕雌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缩宫素模型组,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缩宫素注射液人工造成动情期,以提高子宫敏感性.实验时处死大鼠并取出子宫,置于不同浓度的归甲疏通胶囊混悬液中,观察各组离体子宫张力、收缩强度、频率和活动力.结果: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强度、频率、活动力等指标,缩宫素模型对照组,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与缩宫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甲疏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强度、频率、活动力等指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中强度、频率、活动力用药各组用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归甲疏通胶囊高、中剂量组,用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模型对照组和归甲疏通胶囊低剂量组,用药10分钟时与用药20分钟、30分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0分钟时与用药30分钟时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甲疏通胶囊可对抗缩宫素致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且有一定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作者:潘文;康开彪;李淑玲;王晓怀;王贵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81例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头针体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6%,对照组为7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E2及PSQI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和体针并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继若;许会英;白晶梅;汤志刚;卢荣;王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隐结构分析新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特点

    目的:基于隐结构分析方法,探讨新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方域化发病特点.方法:利用孔明灯隐结构分析软件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新疆COPD的49个症状和体征进行多维聚类分析.结果:共产生13个隐类,其中Y0因子是总的隐类,鼻干、咽喉痒是新疆COPD的共同发病基础之一;Y2因子影响咽如物塞,咽喉不畅,Y3因子影响咽喉疼痛、痰量多、痰量少或无、干咳,Y4因子影响小便频、痰质黏、痰质稀,Y5因子影响汗出、痰难咳、痰易咳,Y7因子影响脉沉、苔腐腻,Y11因子影响咽喉干、背凉、肢冷、畏寒,Y13因子影响胸痛、咳引胸痛.结论:新疆COPD主要中医病机除了痰浊互结、肺气不降外,与寒燥的关系亦非常密切.

    作者:李超;高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二期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子宫腺肌病120例

    目的:观察中医二期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湿热瘀结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中医二期疗法治疗方案:经期服用汤剂四逆金铃失笑散加减+中成药独一味胶囊;非经期服用汤剂蒲翘消瘰失笑散加减+中成药内异康复片+妇安宁栓直肠给药,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清CA125、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经行腹痛疼痛程度、经行腹痛疼痛持续时间、性交痛、持续性盆腔疼痛、肛门坠痛、痛有定处、月经量多、经色黯红夹血块)、次要症状(经期延长、带下异常、二便异常)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二期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王妍;魏绍斌;魏少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六君子汤治疗老年患者晚期癌痛45例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老年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观察组加服六君子汤加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缓解率2组均为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眩晕、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老年癌痛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何玲;郭成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分析

    目的:分析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况,探讨科学的管理和改进方法.方法:采用SCL-90量表,随机选取甘肃省30家医疗机构(包括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急诊护理人员,按照资料类别分为省级医院、兰州市级医院、地州级医院及县级医院4个组,进行系统全面调查,了解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统计学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1/3的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尤以强迫症状突出,占到总人数的37.0%.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更差,地州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心理不良倾向更为突出.结论:甘肃省急诊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堪忧,各级医院领导层和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卫生健康状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减轻压力,维护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作者:肖文;周刚;柳淑艳;贺菊芳;贺莉;龚海军;来积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甘草喷雾剂对大鼠全麻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草喷雾剂对实验大鼠全麻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利多卡因组,甘草喷雾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动物模型.持续插管60分钟后,拔出气管导管,分别摘取各组动物咽喉部黏膜及其下组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组动物股动脉取血,离心抽取血清,检测TNF-α、IL-1及IL-10的含量.结果:大鼠血清TNF-α、IL-1、IL-10含量及炎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甘草喷雾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喷雾高剂量组与甘草喷雾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各剂量组黏膜上皮表面炎性渗出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固有膜内炎细胞浸润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结论:甘草喷雾剂对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曦;薛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与标本根结理论的关系浅析

    通过剖析通元针法及标本根结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举1病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传统的根结标本理论为通元针法配合手足三针治疗疾病.

    作者:庄娟娟;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佛医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的成就

    试从病因上的四大学说、与中医五行相互结合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多样性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阐明佛医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的成就以及对医学发展的带动作用.

    作者:梁玲君;李良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9例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分期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64.10%、58.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97.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治疗后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时点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点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且可较好地纠正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

    作者:高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刺络放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8例

    目的:观察膻中及天突穴针刺放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膻中、天突针刺放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7%,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膻中、天突针刺放血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并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施巍;苟小军;王道才;李达;张连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观察与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1%,对照组为3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上肢后伸角度、旋内角度2组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8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大上肢前屈后伸角度、旋内角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耀梅;陆松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刘翠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疆农村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地区不孕症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取新疆农村地区筛查出的477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有生育能力的正常人群677例作为对照组,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方法辨析体质类型,调查不孕症患者的体质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明显增多而平和质明显减少(P<0.05).在病例组中,与<35岁年龄段比较,35≥岁年龄段血瘀质、气郁质明显增多(P<0.05);在病例组中与病程<3年者比较,病程≥5年者和病程3~5年者的血瘀质明显增多(P<0.05);与原发性不孕比较,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中血瘀质显著增多(P<0.05).结论:新疆农村地区不孕症人群有易感体质共性,在不孕症不同年龄、病程及类型中血瘀质患者呈病情加重趋势.

    作者:高琦;邢栗菸;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给予半悬浮式体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预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引流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总输血量观察组分别为(419.45±36.39)mL、(21.98±4.84)g/L和(902.84±61.34)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肺内感染、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3.3%、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半悬浮式体位的实施与护理能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改善.

    作者:陈琪;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情志调护联合健康教育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中医情志调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调护.分析比较2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对乙肝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病因及症状、抗病毒药物知识、情绪影响相关性、饮食禁忌、自我护理等方面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观察组分别为(31.6±6.1)分、(41.7±4.7)分,对照组分别为(39.7±4.1)分、(58.9±5.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生活评分护理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护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提升其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丽莉;赵斌;陈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