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泽;任俊赏
目的:探讨甘草喷雾剂对实验大鼠全麻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利多卡因组,甘草喷雾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插管法制作动物模型.持续插管60分钟后,拔出气管导管,分别摘取各组动物咽喉部黏膜及其下组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组动物股动脉取血,离心抽取血清,检测TNF-α、IL-1及IL-10的含量.结果:大鼠血清TNF-α、IL-1、IL-10含量及炎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甘草喷雾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喷雾高、中剂量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喷雾高剂量组与甘草喷雾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各剂量组黏膜上皮表面炎性渗出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固有膜内炎细胞浸润均较生理盐水组减轻.结论:甘草喷雾剂对气管插管后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曦;薛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目标受众的认知特点,结合翻译功能、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探讨它们与中医语言的关系和影响,研究中医语言翻译,以有效传递中医药文化,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
作者:刘艾娟;杜文静;童兴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试从病因上的四大学说、与中医五行相互结合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多样性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阐明佛医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的成就以及对医学发展的带动作用.
作者:梁玲君;李良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给予半悬浮式体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预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引流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总输血量观察组分别为(419.45±36.39)mL、(21.98±4.84)g/L和(902.84±61.34)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肺内感染、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3.3%、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半悬浮式体位的实施与护理能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改善.
作者:陈琪;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激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应用健康质量评分评价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腹压痛消失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质量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护理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应激心理和生活质量.
作者:任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根结穴加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根结对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针刺5次,治疗10次后判定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下腰痛评分(M-JOA)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程度分级及改善率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根结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侠;李彦龙;逯俭;汤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中医情志调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调护.分析比较2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对乙肝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病因及症状、抗病毒药物知识、情绪影响相关性、饮食禁忌、自我护理等方面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观察组分别为(31.6±6.1)分、(41.7±4.7)分,对照组分别为(39.7±4.1)分、(58.9±5.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生活评分护理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护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提升其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丽莉;赵斌;陈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国劲酒对疲劳性亚健康患者疲劳程度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饮用中国劲酒,50 mL/次,1次/d,晚上佐餐饮用,每周饮用5天,停饮2天;对照组饮用10%药量中国劲酒,饮用方法同观察组.2组均饮用8周,在第4、8周各访视1次.观察2组疲劳量表评分及安全性.结果: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分第8周与第4周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点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667%,对照组为3.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劲酒对亚健康所造成的疲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对脑力疲劳和躯体疲劳均有改善作用.
作者:陆世广;冯声宝;李静;殷涛;石莹莹;石姣;陈彦和;刘源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行侧旋复位法治疗闭合性距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旋复位法治疗5例闭合性距骨脱位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平均时间8个月.其中优3例,可1例,差1例.随访期间未发现距骨坏死.结论:早期行侧旋复位法治疗闭合性距骨脱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可有效预防距骨缺血坏死的发生,预后良好.
作者:张磊;赵道洲;邓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肠道畸形心脏直视术后伴发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例先心病合并肠畸形并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后精心医护,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先心病患儿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快明确病因,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给予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甘培英;董晓燕;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分期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64.10%、58.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97.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治疗后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时点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点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且可较好地纠正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
作者:高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检查前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检查前服用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2组筛查效果与检查情况.结果:镜下肠道清洁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总次数和进镜时间分别为(8.13±0.98)min、(7.29±2.13)次与(34.29±10.45)min,对照组分别为(9.10±0.20)min、(6.34±2.10)次与(45.35±11.10)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检查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均未影响检查效果.直肠癌检出率观察组为98.7%,对照组为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聚乙二醇电解质应用于直肠癌早期筛查肠道准备中,能提高检查效率与直肠癌的检出率,改善肠道清洁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敏;刘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丁螺环酮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AMA及Y-BOCS评分2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8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张永国;郭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基于隐结构分析方法,探讨新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方域化发病特点.方法:利用孔明灯隐结构分析软件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新疆COPD的49个症状和体征进行多维聚类分析.结果:共产生13个隐类,其中Y0因子是总的隐类,鼻干、咽喉痒是新疆COPD的共同发病基础之一;Y2因子影响咽如物塞,咽喉不畅,Y3因子影响咽喉疼痛、痰量多、痰量少或无、干咳,Y4因子影响小便频、痰质黏、痰质稀,Y5因子影响汗出、痰难咳、痰易咳,Y7因子影响脉沉、苔腐腻,Y11因子影响咽喉干、背凉、肢冷、畏寒,Y13因子影响胸痛、咳引胸痛.结论:新疆COPD主要中医病机除了痰浊互结、肺气不降外,与寒燥的关系亦非常密切.
作者:李超;高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CT、MRI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以旁中央型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肝肾亏虚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的狭窄,而且常出现曲度变直现象;湿热痰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骨质增生样变和生理曲度的变化;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管狭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较为复杂,腰椎的曲度变化、腰椎管的狭窄及骨质增生都多见.结论: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王恩甲;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地区不孕症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取新疆农村地区筛查出的477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有生育能力的正常人群677例作为对照组,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方法辨析体质类型,调查不孕症患者的体质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明显增多而平和质明显减少(P<0.05).在病例组中,与<35岁年龄段比较,35≥岁年龄段血瘀质、气郁质明显增多(P<0.05);在病例组中与病程<3年者比较,病程≥5年者和病程3~5年者的血瘀质明显增多(P<0.05);与原发性不孕比较,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中血瘀质显著增多(P<0.05).结论:新疆农村地区不孕症人群有易感体质共性,在不孕症不同年龄、病程及类型中血瘀质患者呈病情加重趋势.
作者:高琦;邢栗菸;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脑利钠肽(BN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同时予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BNP、ET、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ET、LVEF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刘明晖;赵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健胃清肠汤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术后腹腔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2组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组同时给予健胃清肠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1.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28%,对照组为18.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清肠汤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术后腹腔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强光;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疏肝滋肾汤内服、外敷治疗女性腰椎骨性关节炎(L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疏肝滋肾汤口服、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壮骨关节丸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僵硬感、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试验、腰椎活动角度等症状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滋肾汤内服、外敷治疗LOA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薄云;赵丽艳;李淑贤;王振宏;王春英;李红;耿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头针体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6%,对照组为7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E2及PSQI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和体针并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继若;许会英;白晶梅;汤志刚;卢荣;王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