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王雅格;吴学琴
目的:分析国内小儿中医体质研究现状,探讨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为资料来源,检索1949年1 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表的小儿中医体质文献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小儿中医体质文献数量近5~10年呈快速增长趋势,覆盖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广东、北京、辽宁等地处于领先地位.结论:对小儿中医体质的研究逐年发展,但尚存在研究热点不均、特色缺乏、科研投入不足等缺陷.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研究方向和病种,加强科研投入.
作者:宋辰斐;薛征;邢磊;徐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译名混乱的现状及学术界对该术语英译的不同理解,探讨规范“中医药”译名的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唤起学术界及时规范“中医药”译名,促进中医药译名的标准化.
作者:胡永;崔娜;杨婷;王萱;梁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助消贴改善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S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胃肠动力药及灌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助消贴在患者脐部(神阙穴)进行贴敷,2次/d,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及胃肠道营养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2.75±5.33)小时,优于对照组(26.38±9.24)小时,观察组消化道耐受率94.87%与对照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助消贴外敷能改善SBI患者胃肠功能,并能减少应激性溃疡等消化系统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旦丹;钟宝;全中平;张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讲座项目的实践工作,调研和分析课程开设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以期今后更好地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特聘临床专家项目.
作者:王娟;林燕;焦楠;闫永红;陈金凤;谷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支持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牙周指标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GI、PD、CAL、FPG、HbA1c及生理功能、疼痛和不适、心理状态及行为状态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71%,对照组为66.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筱威;许桂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2016年由苏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9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证型分成3组:气滞痰热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阴两虚夹瘀证组,分析各组证型与3-DG数值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3-DG水平相关.糖尿病患者普遍3-DG水平较高,其中3DG异常升高与气阴两虚证密切相关(P<0.05).且夹瘀者3-DG水平增高更明显.结论:3-DG水平增高与气阴二虚证密切相关,亦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的原因;3-DG加重糖尿病患者机体瘀的程度,也加重了虚、损的程度,是并发症的不利因素.
作者:黄菲;江国荣;殷美琦;牟宗平;刘元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穴位运用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录入穴位处方,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含31首穴位处方,89个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溪、廉泉、足三里等,穴位分布频次较高的部位依次是头颈部、下肢部、腰背部等,穴位分布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膀胱经、任脉、胃经、脾经等,使用频次较高的部位依次是头颈部、下肢部、腰背部等,使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膀胱经、任脉、胃经、脾经等,并得出17组腧穴配伍组合及核心处方2首.结论: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重视局部取穴,治法以滋阴生津,清热理气为主,结果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
作者:宋陈惠;王海瑜;诸葛叶婷;张继胜;刘小平;李方凯;朱跃兰;侯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参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丹参合剂,2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Hp根除率、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 (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p根除率观察组为93.75%(45/48),对照组为77.08%(37/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61.42%、95.83%,对照组分别为33.33%、77.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2、IL-6、IL-8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Hp阳性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张伟;张振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美多芭治疗,初始剂量为半片,每天服用3次,服用1周后,每周的日用剂量增加半片,直到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为止.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临床疗效、美多芭用量情况.结果:步距和运动完成时间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多芭用量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减少药物的摄入量.
作者:盛刚;郭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柴芍抗松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口服柴芍抗松汤,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福善美),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抑郁障碍临床疗效及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结果: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对照组为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7%,对照组为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GDS评分越低;相同时间点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柴芍抗松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继宏;杨鹏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为主,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头痛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38%,观察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下痛、偏头痛、额部痛等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简、便、验、廉,且治疗频次少,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魏千程;王瑾;甘云霞;王自斌;王自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为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按照设定检索方式进行专业检索,将检索结果导入Citespace绘制关键词网络图谱和时区视图,导入SPSS 21.0绘制聚类树状图.结果:在关键词知识图谱方面,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中药、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等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关键词聚类树状图方面,主要分析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常见证型、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常见的研究类型;在关键词时区分布知识图谱方面,以1 0年为一研究阶段,研究主题依次为中医药临床观察、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中药灌肠具体改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等.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涉及理论、临床等各个环节,又结合了现在科技手段,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静;刘笑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1片/次,2次/d;观察组口服柴芍六君子汤,1剂/d.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SAS、SD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7%,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观察组为86.5%,对照组为7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汤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作者:付全芳;王捷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围绕人文教育观融入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人文教育观融入中医院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指明了目前中医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几点构建措施,为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军娜;祝红兵;庞博;李艳微;栾吉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分析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病机,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内因是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肝肾亏虚,与筋骨关系密切.故临床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肝主筋、肾主骨”的生理特点出发,探析“疏肝补肾”法在治疗该病中的机理及思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李振豪;关永林;王振东;冯明明;董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采用传统制备方法,考察大枣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取大枣1 kg,在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分别加入10倍量,8倍量,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3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沉淀,滤过,滤液常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5(80~85℃)的清膏,加入炼蜜或炼糖(约为清膏2倍),文火煎熬至规定的相对密度(不低于1.32),凉膏,即得.结果:传统制备方法制备的大枣煎膏剂质地细腻,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传统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操作性大,可作为大枣煎膏剂的制备工艺.
作者:刘世军;李松;唐志书;宋忠兴;崔春利;刘红波;梁艳妮;张娱;许洪波;马宝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醒窍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醒窍益气汤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鼻塞、鼻痒等证候积分,鼻腔功能,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83%,对照组为7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鼻腔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0.83%,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窍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善鼻腔功能、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郜元坤;付艳乔;李国义;朱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氟罗沙星,0.4g/次,1次/d,晨起顿服;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减半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结果:腰骶疼痛、白带量多且气臭色黄、神疲乏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精力、疼痛程度、情感变化、睡眠质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躯体活动能力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尤彩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3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情况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 0月行静脉治疗的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对比2组患者满意度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理论知识评分、技能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正确给药、穿刺工具、高危药物、感染控制、管道管理和维护、职业防护等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静脉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张蕉;陶凤杰;张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针对中医语言兼具的模糊性、歧义性、文学性、文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多重表征,对中医汉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秦元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