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教育观视角下的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单军娜;祝红兵;庞博;李艳微;栾吉斌

关键词:中医院校, 英语教学, 人文素养教学模式
摘要:围绕人文教育观融入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人文教育观融入中医院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指明了目前中医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几点构建措施,为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陇中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6例,其中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治疗者28例,PVP治疗者28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观察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矢状面Cobb角变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的发生,并将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及功能均具有明显改善,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组间比较,2组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前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组Cobb角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与术前比较Cobb角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obb角比较,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组较单纯PVP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与单纯PVP在骨水泥的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与单纯PVP治疗均能迅速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能早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陇中正骨手法联合PVP能更好的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但两者都不能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作者:张彦军;邓强;李盛华;朱宝;李中锋;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对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配合健康教育及穴位按摩对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的健康教育和呼吸训练指导,并进行穴位按摩.比较2组干预半年后的遵医情况、血气分析及复发率.结果:按医嘱服药率、避免被动吸烟率、避免过敏原率、预防感染率、合理饮食率、定期复查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02)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11.5%,对照组为4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配合健康教育及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支气管炎患儿的遵医行为,改善血气分析,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秀玲;王雅格;吴学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醒脑静辅助奥氮平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谵妄45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辅助奥氮平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口服或鼻饲,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静滴醒脑静注射液,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谵妄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合并症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谵妄确诊时(T0)、治疗后24小时(T1)、治疗后48小时(T2)、治疗后76小时(T3)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谵妄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合并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IL-6水平同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较T0时显著降低(P<0.05),并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醒脑静辅助奥氮平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谵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均较单独使用奥氮平好.

    作者:解鑫隆;徐朝军;尹晓清;王兆礼;杨进;程宇;张胜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改善老年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改善老年亚健康状况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老年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朱丹溪养老理论、现代健康管理理论为指导进行医养结合的生活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上述干预,观察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干预前以及同期对照组老年人群,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老年孤独量表UCLA-LS评分低于未干预的老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康管理在改善老年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莉;周青;殷翠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选穴规律的文献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穴位运用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录入穴位处方,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含31首穴位处方,89个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溪、廉泉、足三里等,穴位分布频次较高的部位依次是头颈部、下肢部、腰背部等,穴位分布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膀胱经、任脉、胃经、脾经等,使用频次较高的部位依次是头颈部、下肢部、腰背部等,使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膀胱经、任脉、胃经、脾经等,并得出17组腧穴配伍组合及核心处方2首.结论: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重视局部取穴,治法以滋阴生津,清热理气为主,结果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

    作者:宋陈惠;王海瑜;诸葛叶婷;张继胜;刘小平;李方凯;朱跃兰;侯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补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

    目的:观察补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精解毒方.观察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临床获益率、体质量增加稳定率及治疗前后KPS评分提高率、毒副反应及化疗周期.结果:疾病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体质量增加稳定率及KPS评分提高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平均化疗周期长于对照组.结论:补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控制率和临床获益率,且能够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老年人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安青;吴燕波;李伟兵;包玉华;俞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国内小儿中医体质研究现状,探讨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为资料来源,检索1949年1 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表的小儿中医体质文献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小儿中医体质文献数量近5~10年呈快速增长趋势,覆盖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广东、北京、辽宁等地处于领先地位.结论:对小儿中医体质的研究逐年发展,但尚存在研究热点不均、特色缺乏、科研投入不足等缺陷.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研究方向和病种,加强科研投入.

    作者:宋辰斐;薛征;邢磊;徐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瑶药抗疲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血清SOD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瑶药抗疲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瑶药抗疲方组,每组10只.模拟中医劳力、劳神、房劳法建立CFS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采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结果:大鼠血清SOD活性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模型组大鼠高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较对照组都明显升高(P<0.01);瑶药抗疲方组大鼠血清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而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高切和低切黏度下降(P<0.01),血浆黏度下降(P<0.05).结论:瑶药抗疲方可改变CFS模型大鼠氧自由基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增强CFS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液黏度.

    作者:张林平;戴必胜;欧阳资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药熏洗方治疗肛门瘙痒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肛门瘙痒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9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文献中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熏洗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苦参、蛇床子、黄柏.四气频次依次为寒性509次、温性388次、凉性80次、平性43次、热性6次.五味频次依次为苦味722次、辛味465次、甘味223次、酸味68次、涩味53次、淡味16次、咸味12次.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459次、膀胱经447次、肾经390次、胃经369次、脾经297次、心经245次、大肠经236次、肺经218次、心包经21次、胆经1 7次、小肠经8次、三焦经1次.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苦参,蛇床子”“苦参,黄柏”“地肤子,苦参”.根据同现关系,将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用网络视图方式展示,其中居于网络图中间的苦参、蛇床子、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等均为临床熏洗治疗肛门瘙痒常用中药.结论:肛门瘙痒熏洗常用的药物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攻毒杀虫为主,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四气的分布以寒、温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苦、辛、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肾为主.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百部是临床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常用的核心药物.

    作者:陈兴元;罗湛滨;张力;周铂凡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疏肝补肾”法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探析

    分析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病机,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内因是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肝肾亏虚,与筋骨关系密切.故临床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肝主筋、肾主骨”的生理特点出发,探析“疏肝补肾”法在治疗该病中的机理及思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李振豪;关永林;王振东;冯明明;董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健康医疗背景下医院医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从制度分隔,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良性互动;职能弱化,医保服务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观念固化,医保工作缺乏思变创新;人才匮乏,医保管理缺乏有效执行力等4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医院医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健康医疗背景下如何强化和落实定点医院医保管理的对策.

    作者:甘培艳;龚成香;霍小宁;甘培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氟罗沙星,0.4g/次,1次/d,晨起顿服;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减半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结果:腰骶疼痛、白带量多且气臭色黄、神疲乏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精力、疼痛程度、情感变化、睡眠质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躯体活动能力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尤彩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中医语言表征的汉英翻译策略探讨

    针对中医语言兼具的模糊性、歧义性、文学性、文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多重表征,对中医汉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秦元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38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美多芭治疗,初始剂量为半片,每天服用3次,服用1周后,每周的日用剂量增加半片,直到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为止.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临床疗效、美多芭用量情况.结果:步距和运动完成时间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多芭用量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减少药物的摄入量.

    作者:盛刚;郭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定坤丹治疗月经过少50例

    目的:观察定坤丹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于月经周期第5日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连续服用21天;观察组于经前10日开始口服定坤丹,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量、面色、神疲乏力症状积分和血清雌三醇(E3)、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催乳激素(PR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量、面色、神疲乏力等症状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E3、PRL、LH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坤丹治疗月经过少疗效确切,并可调理性激素水平.

    作者:程芳;郭晓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经按摩配合系统功能训练在肢体肿瘤保肢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循经按摩配合系统功能训练在肢体肿瘤保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采用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治疗的肢体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为(3.45±6.25)天,对照组为(29.45±10.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完全缓解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对照组分别为60.0%、85.0%,观察组分别为90.0%、95.0%,2组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2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按摩配合系统功能训练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加速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东升;徐文红;马文娟;王锐;宋建民;付来华;李晶;霍静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3-DG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2016年由苏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9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证型分成3组:气滞痰热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阴两虚夹瘀证组,分析各组证型与3-DG数值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3-DG水平相关.糖尿病患者普遍3-DG水平较高,其中3DG异常升高与气阴两虚证密切相关(P<0.05).且夹瘀者3-DG水平增高更明显.结论:3-DG水平增高与气阴二虚证密切相关,亦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的原因;3-DG加重糖尿病患者机体瘀的程度,也加重了虚、损的程度,是并发症的不利因素.

    作者:黄菲;江国荣;殷美琦;牟宗平;刘元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辨证护理,并给予中医护理技能干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基础护理.比较2组降压效果.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观察组为81.66%(49/60),对照组为68.33%(4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辨证施护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因血压升高导致的眩晕、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宗惠;丁劲;张丽琴;葸英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倒“爪”形拨针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51例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为主,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头痛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38%,观察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下痛、偏头痛、额部痛等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简、便、验、廉,且治疗频次少,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魏千程;王瑾;甘云霞;王自斌;王自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48例

    目的:观察丹参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丹参合剂,2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Hp根除率、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 (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p根除率观察组为93.75%(45/48),对照组为77.08%(37/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61.42%、95.83%,对照组分别为33.33%、77.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2、IL-6、IL-8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Hp阳性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张伟;张振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