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洗方治疗肛门瘙痒用药规律研究

陈兴元;罗湛滨;张力;周铂凡

关键词:肛门瘙痒, 熏洗, 组方规律, 关联规则,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肛门瘙痒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9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文献中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熏洗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苦参、蛇床子、黄柏.四气频次依次为寒性509次、温性388次、凉性80次、平性43次、热性6次.五味频次依次为苦味722次、辛味465次、甘味223次、酸味68次、涩味53次、淡味16次、咸味12次.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459次、膀胱经447次、肾经390次、胃经369次、脾经297次、心经245次、大肠经236次、肺经218次、心包经21次、胆经1 7次、小肠经8次、三焦经1次.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苦参,蛇床子”“苦参,黄柏”“地肤子,苦参”.根据同现关系,将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用网络视图方式展示,其中居于网络图中间的苦参、蛇床子、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等均为临床熏洗治疗肛门瘙痒常用中药.结论:肛门瘙痒熏洗常用的药物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攻毒杀虫为主,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四气的分布以寒、温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苦、辛、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肾为主.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百部是临床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常用的核心药物.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89例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0例,2组均行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同时给予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消肿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天和术后7天疼痛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功能.结果:消肿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术后1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93.26%,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C2、C3型骨折,可促进水肿消退,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

    作者:王晓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调查研究

    目的: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调查研究工作,分析新疆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存续情况和特点.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7个传统知识项目,分析项目特点、项目持有人基本情况和特征.结果:1 07个传统知识项目以单验方为主,约占69.18%,其次为传统诊疗技术,约占28.03%;传统制剂方法约占2.80%;项目持有人的年龄30~60岁者占60.42%,60岁以上者占39.58%,30岁以下者没有;72.92%的项目持有人有执业资格,本科以上学历占10.42%.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及地域特点,但是也存在部分传承人年龄大、学历低、无合法执业资格等问题.

    作者:刘伟;马骏麒;伊河山·伊明;马西虎;杨梅;王先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3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情况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 0月行静脉治疗的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对比2组患者满意度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理论知识评分、技能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正确给药、穿刺工具、高危药物、感染控制、管道管理和维护、职业防护等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静脉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张蕉;陶凤杰;张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支持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牙周指标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GI、PD、CAL、FPG、HbA1c及生理功能、疼痛和不适、心理状态及行为状态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71%,对照组为66.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筱威;许桂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因制宜”理论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临床上除了辨证准确外,还需基于“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了解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病情轻重,了解发病时令,及所处地域环境等.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中医语言表征的汉英翻译策略探讨

    针对中医语言兼具的模糊性、歧义性、文学性、文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多重表征,对中医汉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秦元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经按摩配合系统功能训练在肢体肿瘤保肢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循经按摩配合系统功能训练在肢体肿瘤保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采用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治疗的肢体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为(3.45±6.25)天,对照组为(29.45±10.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完全缓解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对照组分别为60.0%、85.0%,观察组分别为90.0%、95.0%,2组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2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按摩配合系统功能训练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加速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东升;徐文红;马文娟;王锐;宋建民;付来华;李晶;霍静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讲座项目实施效果初步评价

    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讲座项目的实践工作,调研和分析课程开设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以期今后更好地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特聘临床专家项目.

    作者:王娟;林燕;焦楠;闫永红;陈金凤;谷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模式的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2组穿刺及拔针时的疼痛程度、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术前穿刺及拔针时的疼痛程度观察组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6.0%(48/50),对照组为82.0%(4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焦虑评分在入准备室时、入手术室时、静脉穿刺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疼痛,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焦虑状况,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玮;李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催乳汤联合维生素E对产后泌乳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催乳汤联合维生素E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产后24小时内开始服用催乳汤及维生素E,连服5天;对照组则不给予干预.观察2组产后72小时泌乳情况及42天哺乳情况等指标.结果:产后72小时泌乳量4分以上者观察组占57.3%,对照组占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小时乳房饱满度4分以上者观察组占62.0%,对照组占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小时,宫底下降高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小时,血红蛋白值、血清泌乳素值、新生儿黄疸指数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为59.2%,对照组为3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对产后泌乳有良好的影响.

    作者:许娟;马丽灵;付蕊红;刘海艳;王晋萍;韩艳;李占辉;马宏霞;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醒脑静辅助奥氮平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谵妄45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辅助奥氮平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口服或鼻饲,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静滴醒脑静注射液,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谵妄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合并症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谵妄确诊时(T0)、治疗后24小时(T1)、治疗后48小时(T2)、治疗后76小时(T3)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谵妄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合并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IL-6水平同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较T0时显著降低(P<0.05),并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醒脑静辅助奥氮平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谵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均较单独使用奥氮平好.

    作者:解鑫隆;徐朝军;尹晓清;王兆礼;杨进;程宇;张胜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辨证护理,并给予中医护理技能干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基础护理.比较2组降压效果.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观察组为81.66%(49/60),对照组为68.33%(4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辨证施护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因血压升高导致的眩晕、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宗惠;丁劲;张丽琴;葸英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70例

    目的:观察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真武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血清光抑素C(cystatin C)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FPG、24小时尿蛋白定量、NAG、α1-MG、BUN、Scr、Ccr、cystatin C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57%,对照组为6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型DN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糖和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

    作者:樊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氟罗沙星,0.4g/次,1次/d,晨起顿服;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减半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结果:腰骶疼痛、白带量多且气臭色黄、神疲乏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精力、疼痛程度、情感变化、睡眠质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躯体活动能力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汤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氟罗沙星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尤彩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虎藤组方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虎藤组方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仅采用低嘌呤饮食干预,观察组同时口服虎藤组方煎剂,1剂/d,水煎分服,干预14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PG、IL-1β3、UA、TG、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及LDL降低,HDL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FINS、HOMA-IR、IL-1β、UA、LDL、TG、TC等指标均下降,HDL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FG、IL-1β 、UA、TG、FINS及HOMA-IR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及LDL降低,HDL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藤组方可能通过降低血尿酸及白细胞介素1β,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

    作者:徐倩;李盈;高珊;姚民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龙江医派马骥教授治疗咳嗽经验

    对于咳嗽,马骥认为无论是内感还是外伤,其基本病机皆是肺失宣降;辨证施治从“风”“热”“痰”入手,以清热解毒、宣肺理气为基本治则.

    作者:张宇;姜德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译名之争

    通过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译名混乱的现状及学术界对该术语英译的不同理解,探讨规范“中医药”译名的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唤起学术界及时规范“中医药”译名,促进中医药译名的标准化.

    作者:胡永;崔娜;杨婷;王萱;梁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倒“爪”形拨针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51例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为主,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头痛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38%,观察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下痛、偏头痛、额部痛等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简、便、验、廉,且治疗频次少,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魏千程;王瑾;甘云霞;王自斌;王自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疏肝补肾”法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探析

    分析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病机,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内因是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肝肾亏虚,与筋骨关系密切.故临床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肝主筋、肾主骨”的生理特点出发,探析“疏肝补肾”法在治疗该病中的机理及思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李振豪;关永林;王振东;冯明明;董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瑶药抗疲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血清SOD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瑶药抗疲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瑶药抗疲方组,每组10只.模拟中医劳力、劳神、房劳法建立CFS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采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结果:大鼠血清SOD活性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模型组大鼠高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较对照组都明显升高(P<0.01);瑶药抗疲方组大鼠血清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而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高切和低切黏度下降(P<0.01),血浆黏度下降(P<0.05).结论:瑶药抗疲方可改变CFS模型大鼠氧自由基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增强CFS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液黏度.

    作者:张林平;戴必胜;欧阳资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