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高职护生特点抓好入学后的第一阶段教育

曾德碧

关键词:护生, 特点, 第一阶段教育
摘要:高职教育是正在我国兴起和有待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类别,高职新生与普通高校和中专学校新生在入学动机、入学心理及行为表现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把握其特点,抓好高职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阶段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确定努力的方向十分重要.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大专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差异与解决方法

    本文就40名护理大专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差异,提出:根据实习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带教计划,并将临床能力培养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带教计划中.结果显示,这40名大专实习生在出科综合考评中的优良率为100%,而实践能力较入科时也有显著提高.

    作者:周秋凤;周宗芳;唐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12例草乌中毒抢救的体会

    生草乌是国家规定的毒物中药管理的品种.农村常以生草乌泡酒饮用或煎汤药服用,极易引起急性中毒.现将我院自1994~2000年收治的12例患者的抢救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李存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医学教育中的医德教育

    现代医学教育使医学知识的传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由于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往往只获得了知识,而缺乏对自己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的理解,缺乏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医学服务的对象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在生理或心理上失衡的有痛苦的人,医生只有具备同情心、责任感,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为病人服务,争取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获得事业的成功.

    作者:解心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医学中职向高职改制后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通过对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统计、分析,找出了差距,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柯连安;钱敏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医学院校应加强在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

    目前医学院校在职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普遍缺乏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许多教师主要靠个人多年来的点滴感性经验和实践知识来指导其教育、教学活动,或简单效仿他人的经验与作法作为指导教学的普遍原则.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活动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轻视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立新;王胜荣;金玉忠;张秋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略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青少年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的现象,提出实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挫折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行的教育学观点.

    作者:叶茂绿;邓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反意疑问句句式的用法归纳

    反意疑问句句式是英语的4种疑问句句式之一.它表示提问人对情况或看法还没有十分的把握,并表示对此怀疑时所提出询问对方的一种句式.这种疑问句句式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用陈述句,而后一部分则用一个附着前一部分的简略问句,即:陈述句+简略的一般疑问句(中间用逗号隔开).

    作者:丁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学生干部产生方法的问卷调查

    2001年11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就北京、重庆两所中学采用轮流或抓阄产生班干部的方法开展了讨论,节目播出后在我校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此,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中专学校同年龄阶段学生对产生学生干部(包括班、团、学生会干部)的看法,以便学生科和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愿望搞好学生干部的选用.

    作者:朱明瑶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无纸化考试--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无纸化考试就是将某课程题库输入计算机,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题型组卷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的一种测试方法.它是目前考试中较为先进、前沿、客观的一种考试方法.它对学生运用计算机来解决所学课程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对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培养创造型、实用型人才,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笔者就无纸化考试的作用、条件、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宁国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量化护理程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及研究

    探讨量化护理程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参照关于重症胰腺炎的11项诊断标准,根据重症胰腺炎全病程演变的3个时期的特点,每期按生命体征、症状与体征、腹腔穿刺、血氧指标、实验室指标、B超、并发症等8个内容20个项目,进行护理评估.依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3种护理类型,其中Ⅰ类为病情危重,每项记1.5分,共30分.Ⅱ类为病重,每项记1分,总分20分.Ⅲ类为病情稳定,每项0.5分,总分10分.此外,年龄大于55岁者,每增加10岁加1分,提示有胰外侵犯者,每区增加1分.由此将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指标予以量化.根据不同的护理评估指标,拟定标准的护理计划与措施,补充护理计划与措施,并对每项护理措施在时间上予以量化.采用分段对照法,将112份病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符合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研究组按量化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则按普外科护理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执行医嘱-按医嘱级别护理.两组均观察: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数、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率、患者满意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例所有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处理,在平均住院日、症状或体征缓解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下降14%,治愈率提高27%,说明量化护理程序在重症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中发挥了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程雯洲;芦国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山东省中等卫生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概况

    本文就山东省中等卫生学校卫生信息专业的名称、专业设置标准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进行了分析,提出应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和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制定专业设置标准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

    作者:梁玉涛;王辉;刘岩;邱玉水;徐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山东省益都卫校在校生视力情况调查

    笔者自1989年9月~2000年7月对在校生进行了系统的视力检查、验光及记录,操作均由笔者完成.入校后第一周检查视力、验光1次,以后每学期期中、期末各1次.学生年龄在15~20岁之间.

    作者:张军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浅议护理兼职教学

    目的:聘请临床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主管护理师到卫校兼职任教.结果显示:经过一年的尝试,达到了互教互学、优势互补的目的,学生反应良好,兼职教师受到普遍欢迎;教学方向切合临床,学生感性认识增强,同时教师个人素质、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马嫦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专实习护生与在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7级在广州医学院附二院毕业实习的中专护生与98级在校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97级实习护生SCL-90的阳性症状总痛苦水平及各因子分均高于98级在校护生(P<0.001),表明中专实习护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学校与临床带教老师应对中专实习护生的心理卫生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贺意辉;钟润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谈新形势下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要求

    临床见习课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带教老师角色的多重性:病人的医生;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学校与医院的联络者.这对临床带教师资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就新形势下临床见习带教老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简要讨论.

    作者:张学思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第四版《基础护理学》教材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我们在将第四版全国中等卫生学校<基础护理学>(丁言雯主编,1999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应用于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几处示意图有几点看法,提出与编者及同道们商榷.

    作者:杜美香;赵秀森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浅谈聘用教师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也步入正常轨道.我校也不例外,在用人制度改革的大潮中,率先将人才推向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对新进的教师一律通过人才市场实行人事代理,教师的聘用途径为再就业机构、人才交流中心、劳务市场招聘和其他途径,并签定聘用合同,聘用合同的鉴定,确立单位与职工之间的人事关系,打破了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这一制度的实行给单位用人机制注入了活力,达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境界,但同时也给他们的档案管理带来新的课题.

    作者:汪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医学生医德教育四要素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冲击着每个人的灵魂,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民拥戴的好医生.笔者根据医院存在的各种现象和病患者对医生的不同反映,认为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医风认真,和医心仁爱等4方面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4个要素.

    作者:张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人人都应重视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护理为全方位、多元化的临床护理提供了一条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渠道.本文从3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人人都应重视精神健康.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影响康复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康复医学的兴起是医学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多,给康复医学带来了契机和新的要求,从而也促进了康复医学的迅猛发展,而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是,在我国康复护理的发展与康复医学的发展极不相称.如何有效地推广和实施康复护理,使之健康、深入地发展,其关键是要掌握现代医学模式和正确理解康复护理的内涵.本文就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促进康复护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梁利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