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
目的 探讨提高住院部病区储备药品质量的措施.方法 药师通过月末检查病区药柜、给病区统一退药和向病区发放统一的药品储存说明等措施,与病区进行交流,指导临床合理管理药品.结果 药品效期情况、药品滞留情况、储存方法等各方面均优于措施实施前,但药师对药品滞留情况的干预率不高.结论 通过药师的干预和指导,医院外科病区用药的储备已基本符合规范,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孙艳;黄宁;李雨婷;谢牧牧;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医院血栓通冻干粉所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至2010年收集的48例与血栓通冻干粉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大于60岁的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6.25%),用药1~7 d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43.75%).药品不良反应常以皮疹、瘙痒为主的过敏反应,其次为发热、寒颤、多汗的全身性损害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药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情况;制药企业应加强研发,生产合格有效产品,并重视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郑水莲;俞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疫苗类产品既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品,又是一个技术先进的朝阳产品,由于其特殊性,给疫苗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一些潜在问题.该文通过对国内疫苗企业的技术现状及技术创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作者:游丹;肖剑钦;吴俊;仲志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检测缬沙坦胶囊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α-酸性糖蛋白柱(AGP,100mm×4.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2.51 g与磷酸二氢钾1.91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异丙醇(9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结果 缬沙坦对映异构体在0.009 44~0.188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约为1.510 4ng,定量限约为3.3984 n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缬沙坦胶囊中缬沙坦对映异构体的检测.
作者:曲建文;周艳;李树波;胡蓉;刘佳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9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厄贝沙坦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1年后的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并与37例健康体检者的指标作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有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房颤组的房颤复发次数减少,用药后用药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及自主神经功能.
作者:贺涛;唐艺佳;陈旸;李刚;陶剑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云香精中丹皮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柱(1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磷酸(28:72:0.1:0.1),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丹皮酚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1.2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9%,RSD为1.2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控制云香精的质量.
作者:封丽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从我国湛江红树林采集的海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并进行筛选及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放线菌菌株;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测定筛选出的72株放线菌发酵液对肺癌细胞A549与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两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经鉴定分离得到了72株放线菌,其中18%的放线菌发酵液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N2010-37和N2010-68两株放线菌发酵液对上述两种肿瘤细胞株作用较显著.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从湛江红树林放线菌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中流;徐立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颅脑损伤发病急、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近年发现,应用钙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阻断Ca2+内流,减轻脑水肿,对神经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该文对钙离子拮抗剂对颅脑损伤导致颅内血肿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静岩;尹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家兔离体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以家兔肠张力为指标,给予同一离体盲肠相同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粗提物水溶液、乙酰胆碱、硫酸阿托品、新斯的明,对比不同影响;给予不同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粗提物水溶液,对比不同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对家兔肠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家兔肠平滑肌对冬凌草甲素不敏感,这为冬凌草甲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生理依据.
作者:杨敏;卢静;牟金金;徐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喉白斑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服用养阴遂瘀汤,对照组48例服用金嗓散结丸,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54例,治愈18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48例,治愈14例,好转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结论 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师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患者,男,71岁,体重50 kg,于2011年8月29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收入我院,在院期间补充诊断直肠腺癌、深部真菌病、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氨茶碱解痉平喘、氨溴索止咳化痰、环磷腺苷葡胺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作痰培养,多次结果示大肠埃希菌1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10月3日患者血细胞逐渐增高,11月2日白细胞总数高达20.33×109/L,中性粒细胞高达88.24%.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血常规和病情相继更换以下抗菌药物,均静脉滴注,9月27日左氧氟沙星0.5 g,每日1次,共14d;11月10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每8 h 1次,共14 d,联用阿米卡星0.4 g,每日1次,共10d;由于效果不佳,11月25日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1 g,每8 h 1次,共15 d.
作者:白红;林海霞;张承;官真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规范医师处方书写和处方调剂审核,建立合理用药制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处方点评的实例.结果 与结论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发挥药师的专业水平,改善处方的书写及用药情况,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作者:魏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制舒肝抗纤丸并制订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柴胡、郁金、牡丹皮、血竭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泛制成水丸.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 制备的丸剂均匀、崩解好,显微鉴别专属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无干扰;柴胡皂苷A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1.6 μg,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为1.44%(n=6).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准确、快速,能较好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马小兵;陈艾明;杨卫东;李恒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10年来医院中成药用药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1年、2006年、2010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中,口服药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注射用药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应进一步规范.
作者:王蓓蓓;黄富宏;王然;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龙藤筋骨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颗粒性状、粒度分布、休止角、片面光洁度、硬度、崩解时限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片剂处方.结果 按照(浸膏+药粉):淀粉:糊精=5:3:1的比例混合,以纯化水为润湿剂,湿法制粒、压片,可制得合格的片剂.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所得片剂片重小、崩解快、含水量低、外观好,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片剂制剂通则要求.
作者:汪涛;胡卫东;李卫兴;刘朝华;李育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头花蓼咀嚼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的含量、出膏率为指标,在热淋清颗粒制备的基础上,对水用量及辅料进行考察,以确定头花蓼咀嚼片的佳制备工艺.结果 头花蓼咀嚼片的处方及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水提2次,每次1.5 h;80℃减压干燥;每个处方10 g甜菊素.结论 头花蓼咀嚼片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且性状、片重差异及微生物限度考察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作者:蒋叔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测定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C为甲醇、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13 21~0.264 2μg范围内,丹酚酸B进样量在0.061 10~1.22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丹参酮ⅡA为98.60%,丹酚酸B为98.58%.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快速,可作为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晓蓉;余敏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正确的服用方法,从而促进药效的发挥.方法 依据临床工作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中药汤剂服法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与结论正确恰当的服用方法可促进中药汤剂的药效,掌握汤剂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促进中药疗效发挥的重要环节.
作者:程京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检索2000年至2011年7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有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体克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该药所致过敏性休克以老年和青壮年人群发生率较高;用药30 min内为发生高峰期,但部分病例有迟发性;62例中死亡10例.结论 应规范该药的使用条件和方法,加强用药安全监测,预防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医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制订药房质量管理措施.结果 针对药房存在的贮存环境不合格、产品过期等问题,采取规范药品领入管理、效期管理等措施,加强对药师的素质教育.结论 实行规范化管理,可降低药品损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王艳春;李悦;左利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