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树林放线菌筛选及其抗肿瘤活性测定

周中流;徐立军

关键词:红树林, 放线菌, 抗肿瘤活性
摘要:目的 从我国湛江红树林采集的海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并进行筛选及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放线菌菌株;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测定筛选出的72株放线菌发酵液对肺癌细胞A549与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两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经鉴定分离得到了72株放线菌,其中18%的放线菌发酵液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N2010-37和N2010-68两株放线菌发酵液对上述两种肿瘤细胞株作用较显著.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从湛江红树林放线菌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香精中丹皮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云香精中丹皮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柱(1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磷酸(28:72:0.1:0.1),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丹皮酚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1.2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9%,RSD为1.2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控制云香精的质量.

    作者:封丽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001年、2006年、2010年我院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10年来医院中成药用药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1年、2006年、2010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中,口服药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注射用药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应进一步规范.

    作者:王蓓蓓;黄富宏;王然;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并指导胶质瘤术后化学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59例脑胶质瘤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每例标本以5μm厚度连续切片,作HE染色确定病理组织类型;对患者的生存期进行调查;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脑胶质瘤细胞中MGMT的表达情况;免疫反应染色结果按照Krajewska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卡方检验以及将MGMT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绘制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和分析.结果 MGMT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存在异质性;MGMT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脑胶质瘤细胞中表达阳性率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MT表达阳性患者生存时间低于表达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MT在脑胶质瘤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级别无关,MGM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潘勤;李炜;佟建州;贺建辉;吴红记;甘宁;贾振岭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黄柏胶囊的临床应用概述

    目的 为临床更合理地应用黄柏胶囊和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综述近年来有关黄柏胶囊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结果 与结论黄柏胶囊在治疗痤疮、湿疹和荨麻疹等疾病有明显疗效,但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不良反应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磊;姬志强;李永丽;康文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国产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近、中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明36项健康问卷(SF-36),对在医院行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将完成的问卷分成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分别对未停药、停药1年和停药1年以上患者的SF-36积分进行比较,并考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SF-36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泰嘉组分别为15.56%和7.22%.波立维组分别为19.44%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小骏;江时森;王楠;倪江洪;谢学建;高茗;岳慧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医水火法治疗女性顽固性外阴瘙痒76例

    目的 探讨水火法对女性顽固性外阴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 先将方药煎两煎,第1煎约200 mL备用,第2煎约400 mL,先用第2煎药液坐浴熏洗,洗毕再用第1煎药液分2~3次吸入阴道冲洗器中,反复灌洗阴道,灌洗毕卧床20min;后用制好的熏阴散做成艾柱状,放置于移动座便器内并远离患部进行烟熏约20 min.每日1次,以7次为1个疗程.结果 76例患者中,痊愈71例(93.42%),显效3例(3.95%).无效2例(2.63%),总有效率为97.34%.结论 水火疗法对治疗女性外阴瘙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品英;刘建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龙藤筋骨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龙藤筋骨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颗粒性状、粒度分布、休止角、片面光洁度、硬度、崩解时限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片剂处方.结果 按照(浸膏+药粉):淀粉:糊精=5:3:1的比例混合,以纯化水为润湿剂,湿法制粒、压片,可制得合格的片剂.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所得片剂片重小、崩解快、含水量低、外观好,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片剂制剂通则要求.

    作者:汪涛;胡卫东;李卫兴;刘朝华;李育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清热祛湿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清热祛湿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党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制剂中的党参、黄芪.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清热祛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远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国非处方药品营销模式及营销问题解决对策

    目的 解决非处方药品营销过程中制药企业、中间商、零售终端存在的问题.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制药企业采用的两种非处方药品营销模式(代理式和厂家自销)的优缺点,结合非处方药品营销模式中各成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与结论 选择适合的非处方营销模式,解决营销过程中各成员存在的问题,可以促进产品更快、更有效地进入目标市场.

    作者:樊希;熊季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和发放中的注意事项,以利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的情况,总结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中容易出现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门诊西药房发生药品发放错误共129例,其中2007年46例,2008年32例,2009年30例,2010年21例.主要类型为药品差错58例,剂量差错50例,剂型差错20例,时效差错1例.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制度不完善、单人配发,个人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药品摆放不合理.结论 药品发放的质量好坏与准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避免差错的发生.

    作者:屠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叶绿素铜钠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叶绿素铜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铜钠的含量,研究酸性环境、温度、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光照、叶绿素铜钠颗粒中含水量对叶绿素铜钠含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叶绿素铜钠在酸性环境下,尤其pH小于4时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在850℃以下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当温度达85℃以上时叶绿素铜钠降解很快;叶绿素铜钠的稳定性受金属离子Mg2+,Zn2+.Al3+以及氧化还原剂H2O2,Na2S2O3的影响;而光照对叶绿素铜钠的影响不明显;颗粒含水量较高时,对叶绿素铜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结论 叶绿素铜钠的稳定性受酸性环境,高温,氧化还原剂及二价、三价金属离子的影响.此外,压片前颗粒中水分的含量对叶绿素铜钠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修东;楼飞群;贾天亮;易继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钙离子拮抗剂对颅脑损伤致颅内血肿的保护作用

    颅脑损伤发病急、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近年发现,应用钙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阻断Ca2+内流,减轻脑水肿,对神经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该文对钙离子拮抗剂对颅脑损伤导致颅内血肿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静岩;尹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提高住院病区储备药品质量措施的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住院部病区储备药品质量的措施.方法 药师通过月末检查病区药柜、给病区统一退药和向病区发放统一的药品储存说明等措施,与病区进行交流,指导临床合理管理药品.结果 药品效期情况、药品滞留情况、储存方法等各方面均优于措施实施前,但药师对药品滞留情况的干预率不高.结论 通过药师的干预和指导,医院外科病区用药的储备已基本符合规范,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孙艳;黄宁;李雨婷;谢牧牧;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间接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托吡酯片的无机降解产物

    目的 建立测定托吡酯片中无机降解产物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的间接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方法 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4.5mmol/L对羟基苯甲酸溶液(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9±0.1)-甲醇(97.5:2.5),检测波长为310 nm,检测器极性为负,流速2.0 mL/min,进样量100μL,柱温为40℃.结果 硫酸盐(以SO42-计)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24.673~98.692μg/mL,r=0.999 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4%,RSD=1.65%(n=9).氨基磺酸盐(以NH2SO3-计)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30.063~120.252μg/mL,r=0.999 95(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0.96%(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托吡酯片中无机降解产物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的含量.

    作者:冯金元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国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疫苗类产品既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品,又是一个技术先进的朝阳产品,由于其特殊性,给疫苗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一些潜在问题.该文通过对国内疫苗企业的技术现状及技术创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作者:游丹;肖剑钦;吴俊;仲志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大孔树脂精制杭白菊总黄酮的上样条件研究

    目的 优选D-101大孔树脂精制杭白菊总黄酮工艺中的佳上样条件.方法 将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3个因素上样量、流速和pH设计成3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L9(34)表正交试验,以树脂吸附总黄酮含量、乙醇洗脱总黄酮含量和固体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佳条件.结果 确定佳上样条件为上样量20 mL、pH为5、流速2 BV/h.结论 该佳上样条件可应用于大孔树脂精制杭白菊总黄酮的上样条件研究.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9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厄贝沙坦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1年后的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并与37例健康体检者的指标作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有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房颤组的房颤复发次数减少,用药后用药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及自主神经功能.

    作者:贺涛;唐艺佳;陈旸;李刚;陶剑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

    目的 测定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C为甲醇、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13 21~0.264 2μg范围内,丹酚酸B进样量在0.061 10~1.22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丹参酮ⅡA为98.60%,丹酚酸B为98.58%.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快速,可作为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晓蓉;余敏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亚油酸乙酯胶丸中维生素C和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亚油酸乙酯胶丸中维生素C和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Fire 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04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10:90:0.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维生素C质量浓度在12.09~24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9%,RSD为1.09%(n=9);烟酸质量浓度在12.57~251.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RSD为1.0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沈黎;刘玉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酪酸梭菌活菌片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目的 检测酪酸梭菌活菌片中活性酪酸梭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选取15种常见抗菌药物,通过纸片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酪酸梭菌种对头孢噻肟、头孢唑林、氨基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酪酸梭菌可与头孢菌素、氨基苷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联用,应避免与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联用.

    作者:叶玲梅;陆红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