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毅
目的 建立测定玄参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不同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鲜玄参进行自然晾晒干燥、烘箱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桃叶珊瑚苷进样量在0.11~1.81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n=6);采用微波真空干燥和自然晾晒干燥的玄参中桃叶珊瑚苷含量远高于烘箱干燥的玄参.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玄参中桃叶珊瑚苷含量,方法专属性好、准确、稳定可靠.微波真空技术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能较好地保留桃叶珊瑚苷等有效成分.
作者:颜春潮;梁晨;洪伟;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患者,男,71岁,体重50 kg,于2011年8月29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收入我院,在院期间补充诊断直肠腺癌、深部真菌病、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氨茶碱解痉平喘、氨溴索止咳化痰、环磷腺苷葡胺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作痰培养,多次结果示大肠埃希菌1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10月3日患者血细胞逐渐增高,11月2日白细胞总数高达20.33×109/L,中性粒细胞高达88.24%.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血常规和病情相继更换以下抗菌药物,均静脉滴注,9月27日左氧氟沙星0.5 g,每日1次,共14d;11月10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每8 h 1次,共14 d,联用阿米卡星0.4 g,每日1次,共10d;由于效果不佳,11月25日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1 g,每8 h 1次,共15 d.
作者:白红;林海霞;张承;官真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96例,并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采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从0.6~0.8mL/(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则给予利巴韦林以10~15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2次.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80.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宪萍;王海艳;胡凤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应由相关主体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规定缺位,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机制.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49例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并配合针刺.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刘庆友;邵宏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为临床更合理地应用黄柏胶囊和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综述近年来有关黄柏胶囊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结果 与结论黄柏胶囊在治疗痤疮、湿疹和荨麻疹等疾病有明显疗效,但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不良反应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磊;姬志强;李永丽;康文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医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制订药房质量管理措施.结果 针对药房存在的贮存环境不合格、产品过期等问题,采取规范药品领入管理、效期管理等措施,加强对药师的素质教育.结论 实行规范化管理,可降低药品损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王艳春;李悦;左利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检索2000年至2011年7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有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体克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该药所致过敏性休克以老年和青壮年人群发生率较高;用药30 min内为发生高峰期,但部分病例有迟发性;62例中死亡10例.结论 应规范该药的使用条件和方法,加强用药安全监测,预防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正确的服用方法,从而促进药效的发挥.方法 依据临床工作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中药汤剂服法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与结论正确恰当的服用方法可促进中药汤剂的药效,掌握汤剂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促进中药疗效发挥的重要环节.
作者:程京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清热祛湿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党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制剂中的党参、黄芪.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清热祛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远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测定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C为甲醇、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13 21~0.264 2μg范围内,丹酚酸B进样量在0.061 10~1.22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丹参酮ⅡA为98.60%,丹酚酸B为98.58%.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快速,可作为安神补心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晓蓉;余敏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医院2007年以来开展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结果 与结论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用药风险.医院应将ADR监测工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陈玉皇;侯疏影;薄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TFH)的新工艺.方法 以β-CD为辅助材料,提取沙棘中沙棘总黄酮,同时测定沙棘总黄酮的提取量、提取率以及浸膏中沙棘总黄酮含量等指标,并与传统醇提、水提工艺进行比较.结果 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的沙棘总黄酮提取量、提取率以及浸膏中沙棘总黄酮含量等指标,与醇提工艺接近,但明显优于水提工艺(P<0.05).结论 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无污染等特点,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吴春芝;谷福根;师帅;孟根达来;王毅;张爱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10年来医院中成药用药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1年、2006年、2010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中,口服药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注射用药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应进一步规范.
作者:王蓓蓓;黄富宏;王然;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优选D-101大孔树脂精制杭白菊总黄酮工艺中的佳上样条件.方法 将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3个因素上样量、流速和pH设计成3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L9(34)表正交试验,以树脂吸附总黄酮含量、乙醇洗脱总黄酮含量和固体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佳条件.结果 确定佳上样条件为上样量20 mL、pH为5、流速2 BV/h.结论 该佳上样条件可应用于大孔树脂精制杭白菊总黄酮的上样条件研究.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简便、快捷的金麻杏止咳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在5块薄层板上鉴别前胡、黄芩、麻黄、枇杷叶、金银花、苦杏仁和桔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甲醇-0.1%磷酸(4.5:9:86.5)为流动相,测定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与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 通过方法学考察,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505~0.505 μg(r=0.999997),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1488~1.488μg(r=0.99996)范围内分别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麻黄碱回收率为100.14%,RSD为1.98%(n=9);苦杏仁苷回收率为97.88%,RSD为1.64%(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实用,可用于金麻杏止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桂茹;张文臣;安丽娜;申玉龙;张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B组70例,单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C组50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3组疗程均为21 d.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A,B,C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25%,80.0%和72.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组好,B组次之,C组降低较少.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与高压氧联用有协同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江霞;高厚明;刘志承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检测缬沙坦胶囊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α-酸性糖蛋白柱(AGP,100mm×4.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2.51 g与磷酸二氢钾1.91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异丙醇(9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结果 缬沙坦对映异构体在0.009 44~0.188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约为1.510 4ng,定量限约为3.3984 n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缬沙坦胶囊中缬沙坦对映异构体的检测.
作者:曲建文;周艳;李树波;胡蓉;刘佳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国用药现状、临床路径的定义和优势,以及如何利用临床路径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医院应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各科室为患者服务,制订优化的用药方案.
作者:李沉纹;李卓恒;管海燕;于彩平;罗明和;刘洋;卢来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和发放中的注意事项,以利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的情况,总结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中容易出现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门诊西药房发生药品发放错误共129例,其中2007年46例,2008年32例,2009年30例,2010年21例.主要类型为药品差错58例,剂量差错50例,剂型差错20例,时效差错1例.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制度不完善、单人配发,个人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药品摆放不合理.结论 药品发放的质量好坏与准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避免差错的发生.
作者:屠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