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116例

何建银

关键词:喜炎平, 小儿病毒性肠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32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治疗,治疗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6 d后,观察疗效及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 d后,治疗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和总疗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0.17%,总有效率为93.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4%和7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杭白菊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以Fick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半衰期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 所得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动态过程,其活化能为22.37 kJ/mol.结论 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

    作者:徐菊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3例,调查统计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方式、药物类别、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各年龄段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0~6个月为75.36%,6~12个月为80.36%,1~2岁为73.89%,2~3岁为77.50%,3~7岁为92.86%,7岁以上为86.72%,平均83.03%;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占91.44%,肌肉注射给药占2.55%,静脉注射给药占6.00%;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多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类占74.71%,青霉素类占20.05%;二联用药率为10.34%.结论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注意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国俊;罗宏丽;曾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消癌平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统一的消癌平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癌平制剂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通关藤对照药材高效液相图谱主峰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0.08~1.2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1%.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控制消癌平制剂质量,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秦岩;孙立华;于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2006年至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 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近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动态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费用及规范使用情况.结果 医院在5年内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下降,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近年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合理、科学地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011年我院7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65例(92.86%);抗肿瘤药物引发的多见,有37例(52.86%);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29.0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9例(12.86%).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萍;廖应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刍议保健食品广告审查中的问题

    目的 为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及宣传提供参考.方法 从合法性与合理性方面对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应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做到合法、科学、合理,以促进保健食品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

    作者:颜红;蔡远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美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比较研究

    生物药品和疫苗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推动了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该文从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美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找出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作者:赵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习中的实践体会

    目的 解决药学院的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方法 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 与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肖顺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3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室颤动患者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例患者经抢救和辨证施护,均转危为安.结论 及早发现心室颤动是前提,及时电除颤复律是关键,精心护理是保障.

    作者:王会青;沈华;安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和研究适应广东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以推动广东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系统模型,从不同阶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结果 与结论展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合作或委托代理关系.总结了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促进了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悔兴;董国俊;韩利文;刘基柱;时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含单味药材参类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研究

    目的 考察含单味药材参类(人参、西洋参)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 采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与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西洋参药材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相比较.结果 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少量产品的测定结果比较接近,大部分产品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达到产品质量可控和产品使用安全有效,对于以单味药材投料的参类产品应采用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同时达到监测产品投料的目的,尽快淘汰UV法测定总皂苷的测定方法.

    作者: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化学原料药在我国医药制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大,大宗化学原料药更是我国医药出口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化学原料药面临污染严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未来几年专利药的到期,将成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机遇.该文旨在针对化学原料药出口带来的问题及面临机遇,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化学原料药出口现状,推动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宁宁;孙利华;姜春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经验体会

    目的 为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管理体系文件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对实验室认可工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与结论应提高药品检验所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高药品检验能力.

    作者:冯华东;马涛;冯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甲硝唑外用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目的 了解甲硝唑外用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归纳近些年发表的有关甲硝唑外用制剂文献资料.结果 近年相继研制了一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外用制剂,作用范围扩大,疗效较好.结论 甲硝唑外用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或减少口服用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学如;余小辉;涂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五味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TMC18柱(150mm×4.6mm,5 μm);以乙腈-水(56: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87 04~0.696 32 μg,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3.40%,RSD为1.42%(n:6);五味子甲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8 304~0.146 43μg,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0.88%(n=6);五味子乙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0 80~0.326 4 μg,r=0.999 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8%,RSD为0.7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云端;李正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红山胶囊对试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红山胶囊的调脂效果.方法 取72只SD雄性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预饲1周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根据血清TC水平随机分为普饲组、模型组、关降之组及红山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开始时,除普饲组外,其余各组挟用高脂饲料造模.造模后第11天各组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关降之4mg/kg,红山胶囊4,2,1 g原生药/kg.每日灌胃1次,给药后第28天晚禁食不禁水,次日晨取血检测甘油三酯(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TC/HDL-C.结果 红山胶囊2,4 g原生药/kg剂量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呈刺量依赖性降低血清TC,TG,LDL-C.TC/HDL-C,对血清HDL-C则有升高或抑制其降低作用.红山胶囊1 g原生药/kg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也有一定的调脂作用.结论 红山胶囊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涛;田红;张临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消肿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30例

    目的 观察消肿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消肿止痛膏外敷惠处,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用跌打七厘片,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0.00%,显效率30.00%,有效率20.00%.对照组治愈率23.33%,显效率40.00%,有效率36.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消肿止痛膏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莫达非尼肠溶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莫达非尼肠溶片的含量、释放度及其有关物质.结果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莫达非尼肠溶片平均含量为99.6%;在盐酸溶液中2 h无崩解或裂片,在磷酸盐缓冲液45 min的释放度大于75%,且批间重视性良好;有关物质浓度均小于莫达非尼浓度的1%.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莫达非尼肠溶片制剂的质量控制,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切实可行.

    作者:安晔;马宏达;郭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及药师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门诊用药患者220例,询问其用药情况.并进行用药依从性判断.通过设计问卷表进行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20例患者中,配合调查200例(90.91%),200例患者用药依从122例(61.00%).不依从78例(39.00%).78例不依从患者平均年龄为(60.12±15.34)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54例(69.23%),经济状况较差.病程平均(45.23±12.23)d.不依从影响因素为药品标签太专业,药品因素,担心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复杂,迷信媒体广告,医惠关系紧张等.结论 影响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门诊药师应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加强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郑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该文对其源用历史、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牡丹皮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永军;魏尊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