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敏
目的 比较爱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与单纯化学治疗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方法 将66例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GP (gemcitabine+ cisplatin)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GP方案+爱迪注射液治疗,连续4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为48.49%,但疾病控制率治疗组(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爱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滢;张永军;芦柏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38例,治疗组仅6例,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剑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减轻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冲配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配液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调配中心冲配人员压力源,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配液工作责任大,技术操作环节多,工作不规律,冲配人员心理压力源来自各方面,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结论 管理者应注意缓解冲配人员的工作压力,重视冲配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更多地给予冲配人员理解和支持.
作者:陈翠萌;丁小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硝酸甘油在预防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使用硝酸甘油预防PEP,用药过程中观察硝酸甘油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副作用.结果 硝酸甘油用于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副作用有低血压(60.81%)、头痛(16.22%),少见的副作用有静脉炎(2.70%).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上述副作用.结论 ERCP术后使用硝酸甘油必须加强用药护理.
作者:黄秀芹;单秀云;陈小微;林正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生殖系统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使用药品的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序号比值.结果 生殖医学中心临床用药主要集中在治疗不孕药、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辅助用药、保胎等药品.结论 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治疗学和药物经济学属性,用药合理.
作者:李欣;凌春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四乙酰葛根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四乙酰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在0.103 8~0.934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y=12 871X-24.554,r=0.999 9(n =7),检测限为6.65 ng/mL(S/N=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4%,RSD=1.32%(n=9),有关物质含量为1.02%~1.2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四乙酰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人月;张毅;陈国庆;杜洪飞;杨大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缩宫素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缩宫素联合早期护理干预进行预防治疗、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42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妃恩;童燕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丁祥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46例使用丙戊酸的患者用药前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种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9802X+2.4777(r=0.9793),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不需相互校正,均可用于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作者:范毅;钱南萍;陈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手术前后的护理,为骨科术后DVT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后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于术后6~8h开始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2 500 IU/d)进行7~10d干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检查确定患者有无DVT发生.结果 试验组术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4.26%;对照组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21.28%.对照组DVT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伤口周围皮下淤血3例,淤血伴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结论 骨科大手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徐起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5 ~82岁手术患者160例,术后镇痛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使用舒芬太尼,B组使用盐酸吗啡.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
作者:潘应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新疆曼陀罗子(生品、提取物)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对大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羟甲基纤维素钠)、曼陀罗子提取物组(每kg含生药1.55,3.10,6.20 g)、曼陀罗子生品组(每kg含生药3.1g)、曼陀罗子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组(成品组,每kg含生药2 g),每100 g体重1 mL连续灌胃大鼠90 d,分别观察在给药90 d和停药15d后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酯酶(TChE)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对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MAO、TCHE影响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其差异没有剂量和时间规律性.结论 在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范围内,新疆曼陀罗子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对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MAO及TChE无明显影响.
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尤力都孜·买买提;艾西木江·热甫卡提;闫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儿按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方案治疗(除气管扩张剂);治疗组3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波,每次1.25 μg/kg,2次/d.在入院当天、住院第3天、第7天分别测定患儿潮气量(vT)、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VT、Ti/Te、tPTEF/tE、vPTEF/vE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减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缩短疗程,给药途径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王琼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ED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ED化疗+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ED化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卡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疼痛、失眠、食欲不振、总体健康/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ED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顾燕儿;蒋红娜;黄剑虹;吕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麻醉恢复室中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46例麻醉恢复室中患者分为两组,各7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用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治疗组患者全部达到满意镇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术后即刻(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的综合护理,146例患者均顺利术后恢复至正常的清醒状态,麻醉恢复室期间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等.结论 盐酸右旋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且呼吸抑制小,适用于麻醉恢复室患者镇静,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麻醉恢复室并发症.
作者:邵敏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10 mg/d的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同期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00 mg/d的拉米夫定(LAM)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在12,24,48周时两组患者的治疗转阴率.结果 经过12,24,48周治疗,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转阴率为27.12%,42.37%和76.27%,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00%,48.00%和60.00% (P<0.05).结论 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显著,比传统的拉米夫定治疗方法有明显进步.
作者:楼永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27例,均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每天1次,每次0.2 mg.记录比较52例患者治疗前、连续服药治疗4周以及治疗半年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及前列腺大小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重症组患者23例有效,轻症组27例均有效,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重症组和轻症组的IPSS评分分别为(20.11±2.33)分、(10.51±1.03)分,MFR评分分别为(9.23±2.01)分、(11.63±1.31)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半年后重症组和轻症组的前列腺体积分别为(33.71±5.23)mm3和(29.57±4.45)mm3,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对于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俊岭;邵强;宫香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8例,均给予孟鲁司特,10 mg/d,连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进行主观感受比较及肺功能检查,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行动耐力、睡眠质量、心理积极感觉均明显改善;治疗前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2.299±0.260)L和(80.0±18.4)%,治疗4周分别为(2.627±0.497)L和(91.2±15.5)%,治疗12周分别为(2.790±0.520)L和(97.8±21.2)%(P<0.01);治疗前大呼气流量(PEF)及PEF占预计值百分比为(173.8±54.7) L/min和(36.8±10.5)%,治疗4周分别为(243.7±81.5) L/min和(52.3±20.3)%,治疗12周分别为(254.1±73.1)L/min和(53.8±14.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龙瑜琴;赵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针对我国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疼痛治疗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阐述规范化癌痛治疗中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和保障癌症患者无痛,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每天3次,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溃疡愈合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嗳气等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例(17.50%),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9例(47.50%),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根除率,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钭慧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