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路
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我校将原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室撤并,重新组建了机能学多媒体实验室,用计算机系统研究开发了26个实验,应用于高职、高专和中等卫校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德才;潘文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为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普通中专学校,教育和培养好在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当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式,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不断探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建设人才.现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卫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各国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走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者:运怀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形势,由于中职生普遍年龄偏小,思想不够成熟,心理素质较差,自控能力弱,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容易走极端,产生不良的竞争意识和行为,对其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担任班主任工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郑智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冲击已悄然开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无关的职业已从1970年的95%下降到2002年的不足10%.而明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必将会成为人们谋生的本领,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一方面,信息技术对我们是如此重要,而另一方面,对我们教师来讲,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又是一门相对较为崭新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相比,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已渐成一种新的模式.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潜下心来,多作研究、探索和总结.纵观本校及相关院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历程,笔者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朱守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师的授课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2年来运用综合评教方法,提高了评教效果.
作者:张显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规范性是衡量一篇学术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参照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指出广西中等医学教育第三次学术会入编论文在规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论文写作规范的宣传力度和增强标准化意识,严格把关,以提高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的质量.
作者:卓庆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就教学活动中,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掘学生个性潜能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从对卫校高护及中专女生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入手,用EPQ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94名女生进行了心理问卷测试.从研究结果看,特定的气质类型是构成某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
作者:路镇美;陈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学分制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广泛论证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校对2003级中专各专业新生实施学分制.本文试从学分制的内涵和特征、实施措施、本校特点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刘宇晖;黄辉;吴炳南;陈洪;周迎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基础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名护士应掌握的基本的技术.为了更好地让中专护生掌握基本护理技术,顺利完成实习,适应护理工作,我们筛选丁言雯主编<护理学基础>教材涉及的近40项护理技术操作[1]中的24项操作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杨彩先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资料与方法1.118例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至少有一项阳性)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5~58岁,平均37.4岁,排除乙肝以外的其它感染性疾病.对照组18例,属体检健康者,男13例,女5例,年龄25~44岁,平均32.1岁.
作者:陈进凡;乔登嫣;张邦能;郑新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探讨了卫生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转变教育理念、不断获取新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培养和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始终是护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开放性实验教学法正是顺应这一目标和要求而产生的.教学中,通过把握开放步骤,把握开放程度和开放时间等课后强化教学法,充分调动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巩固和加深了技能操作,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等.
作者:江月英;王丽萍;兰春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沟通谈几点意见.1教师的人际吸引力是师生沟通的前提教师可在教学中利用和制造一些因素诱发学生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从而提高吸引力.对初次进入解剖实验室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教具的准备,还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帮助学生克服见到尸体就恐惧的心理;对初次进入妇产科实验室的学生,要消除其羞怯心理.教师符合职业要求的谈吐、热情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可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暗示,消除学生进入实验室的陌生感、紧张感,使学生的情绪变得轻松愉快.同时,教师可通过精湛的专业技术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树立战胜困难、不断探索的信心.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以适当的赞美,可使学生体会到实验教学中的互动过程是快乐的、富有生气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作者:杨明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从学生入校成绩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新合并组建的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原卫校比较,具有入校成绩参差不齐、专业培养目标高于原校的特点.为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教与学,笔者于2002年12月(即期末时)对我校护理专业新生进行了学习现状的调查(发放调查表400份,收回390份,回收率97.5%),现就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所产生的各种不足,探讨在应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如何对多媒体教学有一个较为正确的定位,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谭素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增强馆员队伍素质的三点设想.
作者:吕晓霞;郭国庆;马炳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谈话作为一门艺术,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的.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对进行个别谈话深有感触.笔者认为其是有章可循的,现归纳为以下步骤,以便共同探讨.
作者:黄颖;李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分析了国内外护理教育的需求情况,我国加入WTO后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调整护理教育层次结构,构建以专科教育为主、多层次的综合性护理教育体系.
作者:陈沁;王晓青;邓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