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WTO与我国护理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

陈沁;王晓青;邓敏

关键词:护理教育, 层次结构, WTO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护理教育的需求情况,我国加入WTO后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调整护理教育层次结构,构建以专科教育为主、多层次的综合性护理教育体系.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性学习在社区保健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1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社区保健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重要教学理念和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及学科学习中选择和确立力所能及的专题或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应用和实践的机会;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能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及责任感和使命感[1].

    作者:李若琼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合理选用抗消化性溃疡药

    消化性溃疡通常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胃酸、胃蛋白酶对组织的自我消化及胃粘膜的屏障作用遭破坏有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如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甚至癌变、危及生命.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治疗新药层出不穷,但其作用机理不外乎减少胃酸分泌、中和胃酸、缓解平滑肌痉挛、保护溃疡面等,现分述如下.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关于出入院病人做病毒标志物及梅毒抗体四项检查的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许多入院病人希望在住院治疗的同时也作一下全面的体检,进一步了解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许多病人需要进行诸如手术、输血、透析、体外循环等治疗.

    作者:黄仕君;贾福苏;陈进凡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多媒体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笔者对几种外科病采用多媒体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深深地体会到外科学需要多媒体来展示,它有以下几个优势.

    作者:王热闹;钱爱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切实加强教学主体管理

    教学质量是通过管理来实现的,教学管理包括教学文件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主体管理等.从培养学生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和建立质量评价系统等方面说明加强教学主体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马尚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加强会计环境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它适应经济环境而产生,又伴随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人员的行为举止,制约着会计工作所做出的各项成果.会计环境对会计活动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李道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酶标免疫实验假阴阳性原因探析

    目的比较血凝法、酶标免疫一步法与二步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优缺点,避免实验中影响结果的因素,提高准确性.方法分别同时用血凝法和酶标一步法测定50份血清;用一步法和二步法测定22份血清的HBsAg.结果血凝法高效价的3份血清用酶标一步法出现假阴性;本该用酶标一步法的试剂改成二步法做的22份血清与阴性阳性对照血清全部出现假阳性.结论酶标一步法比血凝法敏感,但可出现前带现象造成假阴性;而改用二步法,若试剂不纯则可导致假阳性.故用一步法还是二步法,应按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作者:苏盛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关于开展病理学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的研究总结报告

    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法将多种教学媒体,尤其是近年来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教学课件等有机优化组合起来开展教学.在临床医学大专班和中专护理班病理学教学中尝试应用此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法能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作者:邵少慰;夏波;郑恒;肖行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纹学与染色体疾病

    手纹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关手纹的应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世界上早认识和应用手纹的国家.手纹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水平,特别是某些遗传性疾病、主要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都具有很明显的手纹特征.手纹检查是遗传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

    作者:邢秀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设想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实践教学是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护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目前,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提出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设想,即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训练、课间临床见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孟发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纤支镜气管内给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护理

    我科于1997年10月至2001年5月应用纤支镜气管内局部注射抗痨药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15例.护理上积极配合,解决了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为其顺利治疗提供了帮助.

    作者:卢庆润;宋梅;卢庆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谈卫生类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从发展的角度,讨论卫生类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作者:匡锦平;王惠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谈中专生宿舍管理

    对中专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宿舍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笔者从事学校宿舍管理工作多年,就宿舍管理工作浅谈我校的做法.

    作者:黄江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骨科下肢手术后的功能锻炼

    自1980年以来,我科非常重视下肢术后病人的功能锻炼工作,促使患肢功能达到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良好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袁国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悬钩子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悬钩子属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潘健;谭明雄;陈宪明;谭安治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操作临床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基础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名护士应掌握的基本的技术.为了更好地让中专护生掌握基本护理技术,顺利完成实习,适应护理工作,我们筛选丁言雯主编<护理学基础>教材涉及的近40项护理技术操作[1]中的24项操作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杨彩先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探索

    学分制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广泛论证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校对2003级中专各专业新生实施学分制.本文试从学分制的内涵和特征、实施措施、本校特点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刘宇晖;黄辉;吴炳南;陈洪;周迎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运用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师的授课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2年来运用综合评教方法,提高了评教效果.

    作者:张显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

    作为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普通中专学校,教育和培养好在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当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式,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不断探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建设人才.现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卫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术室消毒灭菌的管理及监测

    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直接影响着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和贯彻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衡量手术室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1],也是降低医院内感染率、防止交叉感染、预防和减少手术过程中可能诱发切口感染因素的具体工作.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管理不仅要强调环境、器械和物品的管理,还应重视手术人员的管理.1995年5月以来,我院手术室制定了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卫生学标准和监测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旭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